最近,全球投資圈都在熱議一個詞——中國資產重估。
高盛、貝萊德這些華爾街巨頭突然改口,說中國資產被低估了,A股和港股的科技板塊更是漲得停不下來。但你可能不知道,這場“重估”背后藏著一個關鍵角色——深圳。
這座城市一直是“創新永動機”,它正在用科技硬實力告訴世界:中國的核心資產,早就不是過去的白菜價了。
深圳的科技巨頭們,都在暴漲
先說深圳的互聯網大廠——騰訊。
3月3日,騰訊旗下的AI應用——騰訊元寶,超越DeepSeek,成為中國區蘋果應用商店免費App下載榜第一。
作為AI領域厚積薄發的代表,騰訊元寶1個月前還默默無聞,但在接入DeepSeek后,就和坐火箭一樣,一路飆升至第一,瞬間拉開了與抖音豆包、Kimi和文心一言之間的差距。
而騰訊云,作為AI的算力基礎,也為DeepSeek提供了能夠支撐千億參數模型訓練的算力,讓AI進化得更快。
受多重利好影響,騰訊的股價,從今年最低的364.8港元/股,暴漲到如今544港元/股,市值增長了1.6萬億港元。
其次是深圳的新能源巨頭——比亞迪。
2月10日,比亞迪在深圳總部發布全民智駕戰略,讓旗下所有車型都搭載智駕系統。3月2日,比亞迪又和大疆合作,舉辦了智能車載無人機系統“靈鳶”的發布會,持續加速智能化布局。
數據顯示,比亞迪去年的銷量達到了驚人的427萬輛,成為全球新能源車市場銷量冠軍。
比亞迪的股價也是一路飆升,從今年最低的245.4港元/股,暴漲到如今的361.6港元/股,市值增長3366億港元。
深圳還有目前唯一上市的人形機器人企業——優必選。
最近也在極氪5G智慧工廠開展了全球首例多臺、多場景、多任務的人形機器人協同實訓,也就是機器人已經可以組隊搬磚了。
目前優必選正在探索建立,面向多任務工業場景的,通用人形機器人群體作業解決方案,推動人形機器人從單機自主向群體智能進化。
因此,優必選的股價也是水漲船高,從今年最低的40.8港元/股,漲到如今的106.6港元/股,翻了一倍多。
從上述三家上市企業就可以看出,深圳的科技巨頭們,早已布局了AI應用、新能源汽車、人形機器人等新生賽道,甚至已經開始搶占生態位,隨著未來AI的發展,互相之間還能互補,形成產業鏈帶動深圳的整體發展。
中國資產成投資焦點
其實,還有很多扎根深圳,在科技領域非常出色,但尚未上市的企業,比如華為、大疆,估值分別達到6800億元、1500億元。假設它們都能上市的話,自然也是資本市場上的“吸金獸”。
2024年,深圳的GDP 3.68萬億元,位居全國第三,占比為2.73%。而深圳的上市企業市值在A股的占比高達10%。
正是由于深圳強大的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能力,給資本市場帶來持續活力。
而隨著資本市場的變化,以深圳科技企業為焦點之一的中國資產,也正持續被全球資本關注。
法國巴黎銀行的一項調查顯示,近7%的受訪者表示,計劃在2025年增配以中國資產為主的基金。該調查于去年12月和今年1月進行,調查對象為對沖基金中229名資產配置者,他們掌管1.4萬億美元投資。
摩根士丹利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邢自強也表示“近期,我們在資本市場也觀察到,美股市場出現了較大的波動。相反,以港股為代表的中國資產氣勢如虹。我想這就代表著全球投資人在重新審視中國在產業鏈和科技創新方面的能力。”
高盛測算顯示,DeepSeek的技術溢出效應可能提升中國科技股公允價值15%-20%,并驅動超過2000億美元外資流入。
目前,高盛、摩根大通等國際投行紛紛上調中國股票的目標價,并認為中國資產的估值重構是長期趨勢。德意志銀行預計,到2030年,中國股票占全球市值比重將從當前的12%升至18%。
深圳企業“科研濃度”90%
深圳能在本次科技牛市中占據重要地位,離不開其在科技領域的長期投入,以及對民營企業、人才的長期扶持。
近期,易簡財經走訪深圳就發現,深圳企業研發人才密度令人矚目。
2023年,比亞迪的研發投入在400億元左右,是國內所有車企中最高的。據比亞迪方面給我們介紹,2024年他們有超12萬的研發人員。
騰訊2023年研發投入也超過了640億元,當下的騰訊正在AI、大模型、云計算等領域上持續發力。
2023年華為研發投入達到1647億元人民幣,占全年收入的23.4%,研發員工數量11.4萬人,占總員工數量55%。
連金融企業中國平安,也有2萬名科技開發人員,其中3000多名科學家。
整個深圳到底有多少人干科研?
截至2024年,深圳市研究與試驗發展(R&D)人員全時當量達到46.1萬人,這一指標反映了研發人員的實際工作時間投入總量。
此外,根據深圳科技創新領域的數據,其廣義科技工作者規模已超過200萬人。這一龐大的人才群體,構成深圳科技創新的基石。
深圳之所以能夠吸引如此多的人才,得益于一系列人才扶持政策,比如提供資金支持、提供住房保障、給予創新創業支持等等。像2025年,深圳針對應屆畢業生,還提出10萬元補貼,領先全國。
不僅如此,相比其他城市的區別,深圳創新生態獨具特色,90%以上的創新型企業是本土企業,90%以上的研發機構、研發人員、研發資金等都在企業,尤其在民營企業,管理機制靈活,有利于人才發揮。
可以說,深圳是科技企業發展和人才發展的沃土,支撐著科技靈感變為現實。
結語
目前海外的投資巨頭們,普遍認為中國在三個方向擁有巨大的投資潛力:一是AI的廣泛應用,二是人形機器人的崛起,三是綠色轉型,特別是智能駕駛汽車。如今,這些優勢正被全球投資人重新認知,經濟層面和市場信心也隨之出現回暖跡象。
從華為、騰訊、比亞迪到優必選,深圳在這三個方向上都走在前列。
當深圳科技巨頭們用硬核創新打破“天花板”,這場資產重估早已超越簡單的股價波動。它背后是14億人的消費市場、全球最完整的產業鏈,以及深圳人“敢為天下先”的闖勁。
正如網友神評論:以前總覺得外資在“抄底”,現在才發現,人家是在“抄作業”。而深圳,正是這份作業里最閃亮的參考答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