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及多家媒體報道,北京時間2025年3月7日清晨,美國得克薩斯州星港發射基地的夜空再次被銀白色尾焰劃破。
SpaceX的“星艦”第八次試飛最終以熟悉的劇情收場:一級助推器B15完成教科書般的“筷子夾火箭”回收,而二級飛船S34卻在升空9分鐘后失控旋轉,最終化作加勒比海上空的“金屬流星雨”。
從“完美回收”到“失控自毀”:第八次試飛的戲劇性轉折
當發射塔機械臂以厘米級精度捕獲重達200噸的一級助推器時,圍觀者幾乎要鼓掌歡呼——這已是SpaceX第三次實現這一曾被視作科幻場景的操作。
然而,僅持續了不到兩分鐘。二級飛船的六臺猛禽發動機中,四臺相繼熄火,姿態控制系統徹底失效。
直播畫面中的S34像一只折翅的巨鳥,在稀薄大氣層中翻滾,最終被執行解體,碎片散落范圍覆蓋佛羅里達至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迫使四座機場緊急停航。
西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SpaceX的星艦再次化作漫天星火。
此次失敗與1月16日的第七次試飛驚人相似。
當時,V2版星艦的推進系統因劇烈振動引發燃料泄漏,火焰從被稱為“閣樓”區域的發動機艙隱秘區域竄出,最終導致共振連鎖反應。
星艦S34上新增了不少攝像頭,在直播時提供了此前從未見過的畫面,比如上圖這個視角就正對著飛船尾部的發動機。
有細心網友發現,此時左邊這臺發動機的噴口似乎已有破損。
盡管SpaceX在第八次試飛前加裝了氮氣吹掃系統、優化了管路結構,甚至進行了長達1分鐘的靜態點火測試,但顯然未能破解這個“振動-泄漏-起火”的死循環。
有航天工程師指出,V2版星艦相較于前代,箭體結構改動幅度過大,可能打破了原有的力學平衡,而地面試驗難以完全模擬太空環境中的復雜應力。
在那碎片墜落的軌跡里,似乎藏著比“筷子夾火箭”更動人的光輝。
隨后,SpaceX在社交平臺上發布聲明稱,飛船在上升燃燒過程中發生了解體(爆炸的委婉說法)
在上升段助推過程中,星艦經歷了一次計劃外的突然解體,并失去了聯系。我們的團隊立即開始與安全部門相關人員進行協調,以實施預先制定的應急響應措施。我們將對今天飛行測試的數據進行評估,以便更好地了解解體的根本原因……今天的飛行將為提升星艦的可靠性提供更多可供借鑒的經驗教訓。
于是,很多地方的網友們都拍到了震撼一幕
以往SpaceX也炸過不少火箭,但都會在下一次試飛中做出調整,避免同一個問題再次發生。
但這次,同樣的問題,星艦竟然摔倒兩次,馬斯克真的要哭了。
一個多月前,當地時間1月16日,SpaceX在得克薩斯州南部進行了星艦的第七次試飛發射。
直播畫面顯示,發射后該火箭第一級助推器又一次實現發射塔回收,在降落時由發射塔上的機械臂“夾住”,在半空中“捕獲”回收。
但火箭第二級飛船隨后與地面團隊失去聯系,飛船直播畫面中斷。
這次的失敗,讓SpaceX進行了其他升級和改造,包括安裝新的通風口,和用于防止火災的“清除系統”。
但從結果來看,SpaceX對上次失敗的總結和改進,似乎還不夠。
專家稱,SpaceX有望憑“星艦將火箭發射成本降低至原來的十分之一。
文章中提到:馬斯克的目標是實現將每次發射成本降至10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7244萬元)。
所以說,馬斯克花了七千多萬請全世界網友看了一場浪漫的“流星雨”,每一秒都是在真的燒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