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密探財經(ID:Spy Finance)
年初以來,多家知名全國大型銀行先后公開掛牌出售信用卡透支不良債權包,據相關統計該項總規模已達到約255億元。
尤為關注的是,中國民生銀行為了盡快剝離、甩掉“信用卡不良”包袱,可謂“心思縝密”,因分包批量、化整為零,引發業內持續關注。
來源:密探財經圖庫
據“銀登中心”近日披露,中國民生銀行信用卡中心公布了2025年第1期至第5期共計5個項目個人不良貸款(信用卡透支)轉讓,未償還總債權約6.38億元。
其中,上述5筆中涉及單筆金額較大的就是第2期、第5期,信用卡透支未償還本息分別達到1.926億元、2.35億元。以第5期為例,涉及借款人1099戶,平均預期近600天,借款人加權平均年齡43.4歲。
實際上,中國民生銀行信用卡中心上述這5筆信用卡不良債權出售,還只不過是“牛刀小試”。
今年2月20日,中國民生銀行信用卡中心曾公告擬公開競價“分包”批量轉讓信用卡不良債權,即2025年第一、第二批信用卡透支不良債權共計60.28億元,其中涉及本金33.31億元,息費26.96億元,不良債權近8.9萬筆,借款人超8.5萬戶。
具體看,該銀行2025年第一批信用卡透支不良債權13.73億元,涉及本金8.82億元,息費4.91億元,不良債權7147筆,借款人6396戶。
該銀行2025年第二批信用卡透支不良債權46.55億元,涉及本金24.49億元,息費22.05億元,不良債權81672筆,借款人78721戶。
奇怪的是,中國民生銀行信用卡中心官網曾公告的批量轉讓2025年第一、第二批信用卡透支不良債權信息已“銷聲匿跡”了,估計是想降低熱度,低調處置。
據中國民生銀行信用卡中心官網披露,該公司2024年底向北京市國通資管公司、廣州資產管理公司轉讓手上信用卡透支不良債權及聯合催收公告,對應借款人約3.07萬戶、約9.46萬戶。
也就是說,中國民生銀行信用卡中心去年僅這兩期信用卡透支不良債權轉讓就涉及借款人達到12.53萬戶,而2025年開年以來第一、二批次就超過8.5萬戶,為何怎么著急?
截至2024年9月底,中國民生銀行總資產近7.7萬億元,比上年底增加230.45億元,微增0.3%。其中,發放貸款和墊款總額4.44萬億元,比上年底增加561.61億元,增幅1.28%。不良貸款總額656.3億元,比上年底增加5.33億元;不良貸款率1.48%,與上年底持平;撥備覆蓋率146.26%,比上年底下降3.43個百分點,這個指標是較低的,意味著應對潛在風險的緩沖墊有所變薄。
鑒于中國民生銀行2024年報還未披露,外界暫時需要透過較全面披露的2024年中報窺探其信用卡透支規模及不良規模等一系列變化。
截至2024年6月底,中國民生銀行信用卡透支余額近4750億元,占該銀行發放貸款和墊款總額的10.74%,較2023年底近4880億元、占比11.13%均有所下降,但不良規模153.88億元,不良率3.24%,均高于上年底不良規模145.31億元、不良率2.98%,在各項貸款中不良率也是最高的。
也就是說,中國民生銀行信用卡透支規模在收縮,自2020年底至2024年6月底占該行發放貸款及墊款余額的比重持續下降,但對應的不良貸款規模及不良貸款率除了2022年之外,已創下階段性高點。
在中國民生銀行2024年中報中,曾提到“推進信用卡業務精細化經營,包括精細化管理做大業務規模等,不斷調優信用卡活躍戶促刷、睡眠卡促活、不動戶促活等”,到去年三季報又透露“加快信用卡一體化營銷”等。
這說明,作為零售金融重要部分的信用卡透支業務,包括民生銀行在內很多大型銀行,雖然在批量甩賣信用卡透支逾期不良債權,但仍是它們的一塊“肥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