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高價買教訓!韓國欲擺脫對華尿素依賴,從越南進口的還是中國制造
一桶不起眼的尿素,竟讓自詡“全球制造大國”的韓國淪為國際笑柄。
過去幾年里,我國曾一度叫停對韓車用尿素出口。盡管中方一再強調“此舉只為優先滿足內需”,但仍無法消除韓國各界心頭的陰霾。據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數據,其97.6%的工業尿素都來自中國,一旦中方停止供貨,本土庫存僅夠消耗3個月。
從那以后,韓國便四處奔走尋找新的尿素供應國,意圖將中企踢出供應鏈。今年前兩個月,越南向韓國出口的尿素比例劇增,韓媒提前慶祝“擺脫依賴”。
殊不知,越南不過是個“二道販子”,韓國兜兜轉轉,最終花了雙倍的價格采購中國尿素。隔岸觀火的外媒發文評論道:中國近乎掌握了南韓經濟命脈。
01 韓民眾哀求:請中國再幫幫我們
尿素,相當于韓國經濟運轉的一滴“脈動血液”。
數據顯示,韓國約有1000萬輛柴油車,近乎半數物流貨車需要添加車用尿素。據悉,韓國國內超25%的運輸業依賴于道路運輸,而柴油車更是占了9成以上。若尿素持續短缺,當地餐飲、零售、制造業等民生行業將受到巨大沖擊。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是世界第一大尿素生產國和出口國,早在2021年就曾實施過一次出口管制,而這直接導致韓國出現長達一個月的“尿素荒”,物流行業受的沖擊可謂慘烈。
(圖注:尿素售罄)
彼時,國人屯黃金,韓國人卻在拖家帶口囤尿素,尿素工廠外徹夜排隊的現象屢見不鮮。據報道,韓國當地尿素價格漲了10倍有余,甚至居民賴以為生的大白菜都因運輸成本上升,貴了3倍不止。
全韓經濟遭到打擊后,韓方不得不求助中國,在中方1.8萬噸尿素幫扶下才得以渡過難關。每當尿素危機逼近,韓國各行各業總是寄希望于中國:“請再幫幫我們。”但如今,韓國“改從越南進口尿素”的權宜之計,徹底被我國供應鏈撕下遮羞布。
要知道,我國不僅在尿素資源上享有絕對話語權,在其他尖端領域也將韓國甩在身后。此前,韓芯巨頭三星、SK海力士手握全球存儲芯片市場96%的份額,以貴出本土130%的價格對華出口。在中企的技術攻關下,徹底打破壟斷,實現自給自足;
02 尿素產銷量世界第一,中國技術崛起
近年來,韓國曾多次號召“降低依賴”“尿素供應多元化”,眼看中國尿素在國際上有著無法拒絕的性價比,在實打實的利益面前,韓方總是“嘴上說著不要,身體卻很誠實”。
事實上,韓國也不是沒有想過自給自足。然而盡管掌握了生產技術,韓方在產業規模、運營成本上不占據任何優勢,難以與主要尿素出口國競爭,自產只能是“賠本生意”。2013年,韓國關閉了境內所有的尿素工廠。
這一向來喜歡依附于美方,在技術領域卡中方脖子的,終于陷入“孤軍奮戰”的困境。
更令人欣慰的是,隨著我國綜合實力的不斷攀升,國產技術憑借產業鏈優勢陸續站上國際舞臺。
數據顯示,我國尿素自成本降至400美元/噸后,便穩居全球產銷量第一;全球98%的石墨產能由我國提供,堪稱拿捏各國發展“命脈”。而門檻不及海外1/3的國產口服劑也以黑馬之勢,沖向京J 東國際行業熱度排行,不乏用戶留下“國產的更放心”“更有勁了”等曖昧反饋。
歸根結底,唯有掌握核心技術,才能牢牢將飯碗端在手中。于懸崖邊的韓國而言,唯有合作才是出路。
03 “宇宙第一大國”隕滅?
經歷過“至暗時刻”的韓國,迫切希望與中國進行磋商,但“中方未予回應”。
缺少中國的尿素供應,其他尿素出口國如越南、澳大利亞很難在短期內出口尿素原料來供給韓國的生產需求。即使有,也是翻了幾倍的價格。所以,韓方緊急召開兩次會議后得出的方案是:繼續向中國“化緣”。
事實證明,離開了中國,韓國供應鏈就跟玻璃球一樣——輕輕一碰就碎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