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機溝通法則》這本書,是微軟設計和人工智能副總裁前田約翰所著的一本關于應用計算機進行藝術設計的發展科普書。
計算機的發展,以及人們對計算機、人工智能的理解都在與日俱增。這本書讓我們從計算機程序設計的發展史進行了了解,并且還了解到我們所能應用的計算機背后的功能邏輯。
在這本書中,我看到了作者前田約翰對計算機的熱愛,正是因為這種熱愛,他讓我們看到計算機的獨特優點。
在經常與計算機打交道的人來說,計算機也是有生命的,為了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它們帶給人們越來越多的驚喜。
所以,在人機溝通這件事上,誰越早開始,誰越占有先機。
1. 計算機擅長通過循環重復自己。而且,這種重復對于它們來說絕對不會因為感到無聊而抱怨。
2. 如果我們能讓自己的計算機像計算機本身的思考方式那樣循環思考,那么它就能自動優雅地完成我安排的工作。
所以,如果我們能夠設置好這種不斷重復循環的流程和任務,它就會像上緊發條一樣,自己運轉起來。
3. 計算機程序中編寫的遞歸就像黑魔法一樣,讓很多概念像莫比烏斯環和俄羅斯套娃一樣簡單了。
4. 在優秀的程序員眼中“代碼如詩”,正是因為機器的循環遞歸思考,讓計算思考者欣賞到一種高度概念化的藝術。
5. 指數思維,讓機器的尺度無限變大、無限變小,再通過循環打開了新的維度。
6. 如今的機器可以進行深度學習,通過觀察期望的行為來思考,并通過分析重復的行為模型來學習技能,機器都能如此,可我們人類很多人卻做不到。
7. 計算機比我們更擅長合作,如今的仿生科學,讓機器有了生命,可以對人們的指令和舉動做出及時反應。怪不得有人喜歡跟人工智能聊天、交朋友。
8. 計算機是不完整且不完美的,和我們一樣。計算機是模仿大師,在模仿的基礎上被定量數據驅動。如果我們不能用更多的定性數據來平衡所有的定量數據,那么計算時代將很容易對我們所有人產生不利的影響。
9. 我們需要注意自己完全正常的“人性”。隨著計算能力和設計審美能力日漸熟練,你會遇到三個總是讓人陷入麻煩的陷阱。
(1)像傳統工程師那樣思考,覺得只有一種方法可以把它造好。
(2)像傳統設計師那樣思考,相信所有人都會贊同并適應你的解決方案。
(3)像高級領導那樣思考,相信過去行之有效的方法顯然還會適用。
如今看來,這3種思考方式顯然已經落伍了。
10. 合作是一起獨立地工作,協作是一起互相扶持地工作。合作比協作更容易,因為合作不需要深入了解對方。
大多數人一直在學習如何與機器合作,也有較少的計算思考著在以摩爾速度與潛伏在云中的全知者協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