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電動車更加普及,關鍵在于推出價格親民的車型。大眾汽車正致力于實現這一目標,通過兩款新車型——ID.2和ID.1來填補低價電動車市場的空白。其中,ID.2all概念車已宣布了其量產版售價將低于2.5萬歐元;而ID.1作為首次亮相的概念車,預計起售價為2.2萬歐元(合17.22萬人民幣)。
ID.1,這款代號為ID.Every1的概念車,實際上是基于2023年停產的e-up!進行升級后的間接繼承者。在外觀上,ID.Every1展現出了高端質感,預計量產版會保留大部分概念車的設計元素,包括外擴的輪拱和短前后懸,搭配19英寸輪轂。新車擁有3880毫米的長度,比e-up!長出280毫米,并融入了老高爾夫的經典元素,如平直腰線和尾部黑色飾條,體現了對經典的致敬。
盡管目前ID.1仍處于概念階段,但其設計細節表明量產版本將具備實用性配置,如雨刷、大尺寸后視鏡及泊車雷達等。動力方面,它將采用前驅架構,搭載前置單電機,輸出功率達到94馬力,最高時速可達130公里/小時,并保證至少250公里的續航里程。
基于MEB平臺的ID.Every1擁有寬敞的內部空間,可以舒適地容納四名乘客,并提供了約311升的行李箱容積。它還配備了靈活的座椅布局、多功能中控臺以及支持遠程軟件更新的系統,確保了使用上的便利性和靈活性。
大眾計劃于2026年率先推出ID.2,隨后在2027年發布ID.1。值得注意的是,ID.2不僅會推出常規版本,還會衍生出包括GTI性能版和跨界風格的ID.2X在內的多種版本,以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這種策略反映了大眾希望通過模塊化平臺覆蓋更多細分市場,同時維持品牌運動基因的目標。
考慮到中國市場上的競爭對手如MINI COOPER SE提供的續航里程達到了452公里,如果ID.Every1保持現有性能參數不變,其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力可能會受到挑戰,就算實現了國產,可能性價比還遠不及買一臺比亞迪海鷗。
但是在歐美市場,它將會和一些中國新能源車同場競技,比如說來自蔚來的螢火蟲,并且有一定的優勢所在。不得不說這些年,大眾也是放低了姿態,正在朝著讓更多人能夠享受電動汽車帶來的便利和樂趣的方向邁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