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鄭柵潔介紹,將擴大優質教育資源供給,打造上萬所義務教育新優質學校,建設上千所優質普通高中。同時,持續推動高等教育提質升級,進一步增加“雙一流”建設高校本科招生的規模,今年力爭再增加2萬人。總之,我們將努力讓更多的孩子能夠接受更加公平、更加優質的教育。
截至3月6日,已有三所“雙一流”高校官宣擴招,其中包括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云南大學。
雙一流”高校的發展歷程
2017年1月:“雙一流”建設正式啟動,明確實施辦法
經國務院批準同意,教育部、財政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印發《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施辦法(暫行)》。
2017年9月21日首批“雙一流”名單公布,打破終身制
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聯合發布《關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的通知》。“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公布,共137所大學,包括了42所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和95所一流學科建設高校。“雙一流”實行動態調整機制,每五年評估一次,打破終身制。
2022年2月11日:第二輪“雙一流”名單發布,部分首輪學科警示與撤銷
2022年2月14日,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布《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公布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和給予公開警示(含撤銷)的首輪建設學科名單。其中16個首輪“雙一流”建設學科被公開警示或撤銷。
2025年1月19日:教育強國規劃綱要發布,擴大“雙一流”建設范圍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要求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學和優勢學科。圍繞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自主科學確定“雙一流”標準,聚焦優勢學科適度擴大“雙一流”建設范圍。完善質量、特色、貢獻導向的監測評價體系,健全動態調整和多元投入機制,加大資源配置力度。
2025年3月5日:“雙一流”本科擴容,新興學科布局加速
教育部部長懷進鵬表示,將推進“雙一流”高校本科擴容。以推動新興學科和交叉學科的培養,進一步借科技轉型產業變革的規律來加大人才培養,比如人工智能、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等諸多領域要加快布局。優化現有的學科,并適度增強新的學科。同時穩妥扎實推進“雙一流”高校本科擴容,大力提升職業教育。
985、211、雙一流高校分布
“雙一流”高校是中國高等教育體系中的頂尖力量,代表了國家在高等教育領域的最高水平。其地域分布不僅反映了各省份的教育資源分配情況,也深刻影響著區域經濟、科技和文化的發展。按省份統計,北京、江蘇、上海入選的高校數最多,都在10所以上。中西部地區的“雙一流”高校數量較少,且分布不均。例如,河南、河北等人口大省分別僅有2所和1所“雙一流”高校,而青海、寧夏、貴州等省份則各僅有1所。
未來,通過優化高校布局、推動區域協同發展、加強地方高校建設等措施,有望逐步縮小區域間的高等教育資源差距,實現更加均衡和可持續的發展。這不僅有助于提升中國高等教育的整體水平,也將為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總結
隨著優質教育資源供給的不斷擴大和“雙一流”建設的深入推進,我國教育事業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這不僅有助于提升整體教育水平,也將為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注入新的動力,為實現教育現代化和建設教育強國奠定堅實基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