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過后,沉睡了許久的草木相繼睜開惺忪的睡眼,它們如酣睡過后的孩童一般,蹬著小胳膊小腿,驚奇且欣喜地打量著這個嶄新的春天。
最先感知到春意的便是郊外的桃樹了。流經家鄉的渭河,沿岸生長著一大片桃林,當每年的第一縷春風拂過枝頭的時候,枯瘦的枝干上便逐漸出現黃豆般大小的蓓蕾,若不仔細觀察,就很難注意到那些“小家伙”們竟能在不久的以后締造出整個春天最燦若云霞的景象。
現在,這些小花骨朵還在枝頭汲取著春天的靈氣,它們視料峭春風為無物,對雷霆雨露一概不拒,全然不似“依舊春寒苦憔悴,向風卻是最先迎”的迎春花那樣,想要迫切地在萬物覺醒之前拔得頭籌,也不像那些密密匝匝你擁我擠的杏花,企圖通過推推搡搡的狀態,在浩瀚的春光中占領一席之地。它們在潛藏、在蟄伏、在等待、在蓄勢,或許正是因為桃花這種不爭不搶、不急不躁的生長方式,讓人們從中體悟到了一種自然的、隨性的生存哲學,從而引來古代文人經久不息的書寫與贊嘆。
無需太多,三兩枝足矣,這是詩意的留白,更是高級的智慧。家鄉的種桃人雖然沒有讀過什么書,尋常的生活也讓他們變得粗聲大嗓,但好在他們依舊從生活的經驗中汲取了對美的感悟。記得小時候,鄰居張叔每次從桃林里回來都會掐一些桃枝,然后慷慨地贈予街坊四鄰。那時候家庭生活拮據,并沒有好看的花瓶插培桃枝,母親只能找來閑置罐頭瓶,將桃枝插入其中,然后放置在北房的掛畫下面。過些時日,桃枝上的花骨朵將開未開,其狀其態確如宋人汪藻所言,“桃花嫣然出籬笑,似開未開最有情”。那粉嫩嫩的色彩正好與掛畫上的水墨相映成趣,整個北房里浸潤的花香和墨香,讓整個春天都明亮了起來,生動了起來。后來,我也逐漸通過這三兩枝桃花,看清了、認識了最美的春色,它不是眼底所見的百花齊放和姹紫嫣紅,而是天地之間一抹醒目的點綴,是心中勾勒出來的縹緲意境。
雖然我已多年未曾到訪過家鄉的那片桃林,但那里彌山亙野的春色,桃花開后粉嫩光明的情景卻讓我牽掛了很多年,也向往了很多年。桃花流水的春日,天朗氣清,風輕云淡,桃林里人頭攢動,好不熱鬧。妙齡少女烏發上別著一朵如云霞般燦爛的桃花,羞澀已然漲紅了臉頰,于是“人面桃花相映紅”的情境便從文學走進了生活。稚子孩童在桃林中嬉戲打鬧,縱情歡笑,他們就如這一朵朵花蕊一樣,充溢著年輕的活力與氣息,將春天渲染得愈發可愛動人。
桃花三兩枝,是春天最優雅的絕句。含蓄蘊藉的字詞間,充溢著文人墨客和尋常百姓對美好生活的暢想。正是這樸素淡雅的三兩枝桃花,它們從《詩經》“桃之夭夭,灼灼其華”的光輝中走來,走過魏晉芳草鮮美、落英繽紛的桃花林,走過盛唐芳菲盡落的煙火人間,最終演變成了人們心中永恒的念想和記憶。
桃花三兩枝,春天才美得剛剛好。
作者:牛藝璇(作者系中國散文學會會員)
轉載請注明來源《民族時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