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中腹地,祿豐中村,沿朦朧的東山樹影曲折而上,就來到五臺山了。它與獅子山齊名,雄踞天下,受到萬山膜拜。
五臺山的密林里,偶爾能看見草地上,臥著些彩色的帳篷,如一朵朵五彩的蘑菇散落山間,自由的空氣氤氳它鮮活的面容。旁邊蔥蘢的枝葉,輕劃如海的天空,絢麗的帳篷似飄蕩的蘑菇云,急切地勾人向往。
我們的車,距嘎力湖幾里的地方,右拐,往五臺山北麓方向駛?cè)ァ?br/>路基下,石槽石臼的胸懷里回蕩著溪水的歡歌,熱忱地歡迎我們的到來。瑤池映草樹,鳥鳴山更幽。我們的耳朵留不住山澗樂音,我們的目光拽不住趕山人的倩影,就這樣,我們的心被所有的美麗景致偷走。
一條筆直的水泥路把我們引向一座平坦的山梁,年輕的松林如整齊的士兵,站滿山梁,夾道歡迎我們,昂揚(yáng)的氣勢一眼望不到頭。風(fēng)過松林,宛如待檢閱的士兵在呼號,我們仿佛聽到“準(zhǔn)備著,一切為人民服務(wù)”的聲音。我們停下腳步,踱入松林,撫摸一棵棵參天大樹,感嘆天地之悠悠,森林的浩蕩無邊。此時,我們腳踩著柔軟的松毛地,心里卻是無比的踏實。
路的盡頭是一個深箐,叫大爐子箐。從山梁進(jìn)入到爐子箐的邊緣后,山路變得陡峭起來,四周藤林稠密,箐底深深,悠悠的雞犬叫喚聲從谷底傳來,讓人覺得爐子箐更加幽深,更加靜謐。可惜我們沒有更進(jìn)一步深入,從山腰繞過,繼續(xù)向北。
繞過大爐子箐,地勢平緩俊美起來。不算高大的高山松依附圓滾滾的峻石生長,松石相伴,古樸雅致,煞是好看。小山梁后是小山坳,小山坳里碧草青青,最適合放牧。
幾十只黑的黃的山羊靜靜吃草,鈴鐺聲悠遠(yuǎn)回還,為靜靜的山林敲著輕音樂。一位穿黑裙的老奶奶逗著幾只小羊羔玩耍,嘴里嘀嘀咕咕說著什么,小羊羔興奮地上躥下跳。
見我們到來,老奶奶和羊群很默契地爬上山坡,動作迅速敏捷。友人向著老人喊:“老奶奶,山上有沒有出菌子了?”“出了,黃蔥、白蔥、大腳菇,都出了。”說著,聲音已飄進(jìn)樹林,人和羊群都像一陣風(fēng),消失不見了。
友人驚奇地伸伸舌頭,感到老人和羊群快得不可思議。出了山坳,再向前幾百米,眼前一下子豁然開朗起來,只見前方出現(xiàn)一個類似高爾夫球場的地方,確切地說,比高爾夫球場還寬闊美麗。翠綠的草坡起起伏伏,綿延幾里,還有小塊小塊的矮松林錯落有致地點綴其間,無論你站在哪個角度看,感覺都很美妙,不是人為卻堪比人造之美。
不遠(yuǎn)處的一個小石山,挨著幾棵蒼勁的松樹,模樣十分好看,上面躺臥著一只大黃狗,似乎在守護(hù)什么。友人說:“那里有仙人腳印。”我們走過去,想瞧個新奇。果然,裸露出的一塊巖石上,有一個碩大的“腳印”,深約三厘米,寬二十厘米,長五十厘米。看樣子,是個幾米高的巨人留下的,抑或是直立大恐龍腳印。他可能是背著重物從這里經(jīng)過,在巖石上踩出深深的足跡。
我們仔細(xì)觀察,的確這只大“腳印”旁邊,還有幾只依稀可見的印子,每步大概相距兩米。有的印子被小草、泥土、青苔覆蓋了,有的在不平整的石板面上現(xiàn)出半只。唯有一只印在小草上,泥土都沒有覆蓋,青苔也不長,深刻清晰,仿佛昨天才留下的。“仙人”是從東邊那個小山梁過來的,往嘎力山山腳的棠海出海口方向去了,具體什么情況,就不得而知了。
寨子山也就是西漢所置秦藏縣遺址,我是去過的,它的山腰山峰一樣粗,峰頂是一個平臺,適于人居住。它渾圓的樣子確實有點像背來的山。棠海村我也去過,東面山巔上的石筍石柱就有海水浸蝕過的痕跡,證明棠海村曾經(jīng)是滄海,現(xiàn)在只不過變成了桑田。如果說神仙背山堵海,那一定是為了拯救姚陵方向的居民了。這里就不再一一推測了。
石山后面是一大片玉米地,綠汪汪地占滿整個山箐。人們種莊稼時,不想破壞大自然的神奇造化,把這片“高爾夫球場”和“神仙腳印”保留下來了。
這時,遠(yuǎn)處的松林里出現(xiàn)兩個找菌子的苗族女子,一個六十來歲,一個二十多歲,她們大概是母女倆。她們穿著藍(lán)天白云裙,披著紅霞衫,帶著甜甜的笑臉,閃爍林間,那俊俏的模樣兒實在好看。不久,她們走出松林,往我們這邊看了一眼,又很害羞地別過了頭。當(dāng)然,我們也看清了她們,白皙的面頰,高挑的個子,健美的身姿,美麗的穿著,宛若天上的仙女下凡。她們說著、笑著,裊裊飄過綠草地,往另一片松林去了,恍惚間,一下子就不見了蹤影,仿佛仙人來到人間那般曇花一現(xiàn)。
作者:普良武(作者系云南省作協(xié)會員)
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民族時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