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彌小木
對于任何節日,一向沒什么關注,但也架不住各種宣傳廣告的告知,什么什么節日要來了。就算不看廣告,商圈里走一趟,各種與節日有關的活動,也在用不同的方式展示。
比如婦女節。
女性朋友如何過好婦女節?
收禮物、買心意的物品、收問候就算過好節了嗎?
比起各種禮物、問候,作為一名女性,越來越覺得,給女性朋友最好的節日禮物是:真正被看見。
尤其是在家庭生活中,那些容易被忽視、卻又實實在在付出的勞動價值,值得被看見。
可惜,我們的付出,往往被當成理所當然,因而被無視。
前段時間,好不容易整理了書架。為什么說好不容易?因為“整理”本身是個體力活,再加上整理“書”,更是體力活中的體力活。
這兩天,來自其他三位家庭成員的吐槽聲開始響起。
書架,老二開得最勤,當然他最先發聲:媽媽,書架好像沒整理一樣。
老大緊隨其后:我就說吧,整理好沒幾天,又會恢復原樣,跟沒整理一樣。
娃他爸,在這方面,從不缺席:家里就要經常整理整理。
他們仨大概沒發現,他們說話時,我都未曾回應。
未做回應的我,內心有股火苗在燃燒。保持沉默,是怕開口就是一頓輸出,不利于家庭氛圍。同時腦中在做自我消化:他們只是在陳述事實。
書架,只是一個小小的例子,家庭中其他方面也一樣。在他們眼中,好像這些事,都歸我。他們只要開個口,作為妻子、作為母親的我,就要自動去做好。沒做好,就是一種“失職”。
于他們而言,他們只是作為旁觀者,看見了,表達了,結束。沒誰想過,自己也參與進來做一做。這樣說,也不全對,有時候,老二會一起做事情。
但往往,花在家事上的那些精力與時間,大多數時候并未被看見。也許,正是因為這樣,旁人的一句理解,就變得格外溫暖。
接送孩子時,在電梯里常常會遇見樓上的鄰居,打招呼的間隙,會閑聊幾句。看著接完老二接老大的我,他們會由衷地感慨:你真不容易。
因為鄰居日常有幫襯子女帶孫輩,知道所有的事都歸一個人管時,有多累。
在“看見”女性的家庭付出這方面,鄰居的眼神明顯比身邊的家人要好得多。
《她們不是嘮叨,只是受夠了》說:
養兒育女、管理家務、讓每個人感到舒適快樂,這些都需要付出很多的心血。當然,每個人都心存感激,或至少感謝最終的結果,但他們不是真的看到或理解你確切做了哪些事情。
對于女性來說,什么是最好的節日禮物?
那些實實在在付出的家庭勞動,能被家人真的“看到”、“理解”,就是最好的節日禮物。
不管如何,我得先給自己送上這份禮物:我對家庭的所有付出,我看見了,做得很好啊。
Hi~我是彌小木
過好當下最要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