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變“奪命丹”,真實悲劇令人心碎
日本小林制藥曾引發軒然大波,其紅曲保健品讓2450人就醫,120人失去生命,30萬件產品被緊急召回。原因是含有軟毛青霉酸毒素,悄無聲息地攻擊腎臟,一開始只是腰酸、夜尿增多,發現時往往已回天乏術。
國內也不乏此類悲劇,老人本想通過“護肝保健品”養肝,結果卻吃出藥物性肝炎,轉氨酶飆升到原來的10倍;兒童補鈣過量,骨骺線提前閉合,身高永遠停留在了1.55米。據國家藥監局統計,2024年保健品不良反應報告超12萬例,其中60%都和濫用補劑脫不了干系。
三大誤區,讓你的養生變“服毒”
很多人覺得保健品是天然的,多吃點更健康,可事實并非如此。魚油、維生素一旦濃縮,毒性會大幅增加,過量服用維生素A會導致脫發、肝損傷,蛋白粉吃太多則可能引發腎結石、尿毒癥。還有人迷信貴價進口產品,認為它們更安全,2024年海關查獲的走私保健品里,37%非法添加了西藥,像降糖藥、偉哥成分等,吃了之后可能會出現低血糖休克,甚至產生藥物依賴。另外,一些糖尿病患者覺得“降糖保健品”能替代胰島素,停用胰島素3個月后,就永遠失去了光明。
這三類人最易掉進保健品陷阱
中老年人總想著多補補身體,常常同時吃5種以上保健品,結果肝腎負擔過重,甚至引發器官衰竭。寶媽們愛子心切,跟風買“增高鈣”“益智DHA”,卻可能讓孩子性早熟、過敏休克。上班族熬夜后,瘋狂吃護肝片和維生素,殊不知藥物相互作用會引發急性肝炎。
其實,想要安全補劑,要記住幾個原則:先做血常規和肝腎功能檢查,正常的話,90%的人都不用額外補劑;看成分表時,避開“XX西林”“XX松”這類像藥物的名稱;能食補就食補,每天1個雞蛋加200g深色蔬菜,就能滿足80%的必需營養素需求。
關于保健品,你想知道的都在這
吃保健品后腹瀉、頭暈該怎么辦?馬上停用,喝些電解質水,情況嚴重的話,口服活性炭吸附毒素,然后趕緊去醫院。
怎么辨別保健品正不正規呢?認準“藍帽子”標識,去國家藥監局官網查批號,要是聽到“包治百病”這種宣傳,千萬別信。那哪些人必須吃補劑呢?主要是孕婦需要補充葉酸、骨質疏松患者遵醫囑補鈣、嚴格素食者補充B12 。
保健品不是萬能的營養神器,用好了是保健,用不好就是傷身。趕緊轉發給家人,別再花冤枉錢、傷身體了,平時多練練八段錦,健康又實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