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退休返聘這件事,在很多人看來,這是對醫生職業價值的認可,也是優化醫療資源配置的好方法。因而,近年來,專家退休后重啟事業“第二春”的現象并不少見。
近些年,全國多地均下發文件,支持引進退休專家,以充實當地包括基層的人才隊伍。
2024年4月,貴州省衛健委發布2024年“銀齡計劃”(引進退休高級醫療衛生人才)公告,決定繼續面向全國引進一批退休高級醫療衛生人才。
2024年3月,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健委發布公告,2024年至2026年,面向全國選聘100名具有二級以上公立醫院執業經歷、高級職稱且符合相關條件的退休醫生擔任首席專家,在兵團89個團場醫院全職工作3年,建設1個特色專科,開展3項以上新業務、新技術,“傳、幫、帶”打造1個??茍F隊,充實基層衛生人才隊伍。
2018年5月,海南省印發《百萬人才進海南行動計劃(2018-2025年)》,提出實施“銀發精英”匯聚計劃,支持用人單位采用退休返聘等方式,吸引使用70歲以下大師級人才、65歲以下杰出人才和領軍人才。
通過返聘退休醫生,醫療機構可以更加合理地配置醫生資源,提高醫療服務的效率和效益。退休醫生也能夠在繼續發揮專業優勢的同時,享受到更多的工作機會和收入來源,實現個人價值,的最大化。
當然,醫生退休后的返聘也存在一些問題和挑戰,例如,退休醫生的身體狀況和精力可能不如年輕醫生,會不會影響到醫療服務的效率,此外,退休醫生的返聘也可能會對年輕醫生的職業發展產生一定的沖擊和影響??紤]到這些原因,越來越多的退休醫生不再選擇返聘。
2024年,重慶某醫院的一名功能科科主任到了退休年齡主動選擇退休,引發網友關注。盡管她的高級職稱允許她工作到60歲,但年滿55歲后,她仍然毅然決然地退了下來。她的理由出乎意料卻又無奈:首先,一旦退休,科主任職務將自動解除,返聘后將只能與普通醫生一樣“輪機上崗”。長年在管理崗位的她,雖然技術過硬,但年紀已大,頻繁的診斷檢查對她的體力和視力都是嚴峻考驗。其次,醫院人手充足,業務也并不飽和,科室不愿再多分一部分績效工資給退休醫生。站在科室的角度,返聘并不受歡迎,除非科室人手緊缺,否則即使想繼續干也難以找到合適的崗位。
這一現象在網絡上也引發了年輕醫生的討論。一位河南的心內科醫生指出,自己已過50歲,未來也不打算返聘,因為健康、家庭團聚和生活質量更重要。四川攀枝花的一名耳鼻喉科主任表示,原本有返聘的打算,但聽到年輕醫生對返聘制度的抱怨后有所動搖。他提到一位年輕醫生的看法:“70后早年獲得編制、房產,并能雙重收入返聘,但年輕醫生入職難,返聘似乎成了年輕人發展的障礙。”
年輕醫生認為,返聘讓老醫生在崗位上占據資源,限制了后輩的晉升機會。特別是在就業壓力大的背景下,年輕醫生對返聘的態度趨于消極。四川攀枝花的這位醫生最終決定放棄返聘,他坦言:“強行留下來只會讓年輕人不滿,不如把機會讓給他們。”
返聘問題的討論甚至在網絡上引起了廣泛關注。一名80歲的兒科主任被返聘,盡管步履蹣跚,依然“占據”崗位,引發年輕醫生的不滿。他們質疑:“年齡這么大還能看好病嗎?老醫生占著位置,讓年輕醫生如何前進?”類似質疑也讓許多資深醫生反思,是否該將崗位讓給年輕人,避免因返聘成為輿論中心的“靶子”。
醫客說
這些討論更多地體現了年輕醫生面對就業和職業發展壓力的無奈。 未來,隨著退休潮的進一步擴展,如何在為老醫生提供合適的工作機會與促進年輕醫生發展之間取得平衡,或許將成為醫療行業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
【責編】醫客君
【文章來源】梅斯醫學
【圖片來源】網絡
【免責聲明】我們尊重原創,版權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微信:xxxfff0518 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感謝您對醫客的支持!
【投稿郵箱】yike@touchealth.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