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住:寧可得罪十個好人,也別招惹一個小人!為什么?因為你得罪一個小人的后果,其實是得罪了這個小人周圍的一群小人!
有人說我怎么知道一個人是君子還是小人?有一個很簡單的辦法,你就看他能不能——獨處。
古人講“君子慎獨”,一個真正的君子,能夠在別人看不到聽不到的環境下,也不放松對自己的要求,即使一個人獨處,也不放肆人性中的惡。
但是小人不一樣,生活中所有的壞人,都沒辦法獨處,因為他們身上的壞,都必須要通過別人去釋放才能得到滿足,你不管他是想要去控制別人,還是想要去算計別人,他都一定是從身邊的人開始。
還有一點,壞人,都喜歡臭味相投,只有跟他一樣壞的人在一起,他們才覺得有力量。
所以從來壞人就是群居動物,這就是為什么自古以來的奸臣,都是用“結黨營私”來形容,因為如果不結黨,他們就干不成那些天大的壞事兒。
孔子很早就說過一句話,叫: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意思是君子莊重而謹慎,不與人爭斗,他們與眾人相合,卻不結私黨損人利己。
正因為君子不結黨營私,所以他們才要求自己慎獨,即使一個人過得很艱難,也總是保持獨立的人格,絕不放松自己。
那么孔子的這句話,后來演變為“君子群而不黨,小人黨而不群”,所以說,你別看有些人整天一群一群待在一起熱熱鬧鬧,其實未必就是好事兒,你只要得罪其中一個,就等于得罪了一群。
你招惹一個小人,他再壞也有天花板,但是當一群小人在一起的時候,他們的壞就會沒有上限,那將是非常恐怖的一件事兒,所以說寧得罪十個好人,也別招惹一個小人,這不叫欺軟怕硬,而是如何生存的智慧。
有這樣一個故事,講的是有只老鷹被獵人逮住,把全身的羽毛扒光,準備當作山珍野味賣給別人吃,幸運的是,這只老鷹被一個菩薩心腸的好人買了下來,不但治好了老鷹的傷,還把它放了,那么老鷹為了感謝這個人,隔三差五就抓一只兔子給他送去,但只要遇到獵人,就想要啄掉他的眼睛為自己報仇。
這個時候,老鷹的爺爺就跟他講,說送兔子給好人沒有問題,但你更應該送兔子給當初抓你的獵人,因為好人生性就善良,而獵人不一樣,如果你能和獵人搞好關系,不但他不會再抓你,包括其他的獵人也不會抓你。
其實故事中的獵人,就是生活中的小人,你得罪一個好人,他不會睚眥必報對你下死手,但是你得罪一個小人,你會時時刻刻都在想怎么報復你,而且他會聯合身邊的小人一起來對付你。
如果你在一家單位,一個善良的領導和一個手段陰暗的領導,你應該更注重和這個壞一點的領導怎么相處,因為你得罪他的后果遠大于得罪善良的那一個。
所以你要知道,我們當然要和好人做朋友,也要懂得知恩圖報的道理,但與此同時,你也應該知道,當你不夠強大的時候,只有盡量不和小人做敵人,才能更好的保護自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