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到底是什么?當下流行的各種靈修與傳統宗教是啥關系?
總有人問,這個破綻百出的騙局為什么有人信?
今天我們就來嘮一嘮:真正的靈修和偽靈修之間,隔著的可能不是“境界”,而是套路。
靈修培訓有多邪乎?
最近臺灣那起 “精舍殺人案” 太炸裂了。
這個精舍的“大師“叫王蘊,想要見他必須通過信徒們的層層引薦。
受害者蔡女士就是被其中所謂的“洗禮”毆打致死。
這案子本身就夠兇殘復雜,更離譜的是,里面居然有個熟面孔,出演過超多臺灣偶像劇的男演員李威。
誰能想到,李威是一個教唆者,竟然是個用心理學手段搞精神控制的狠角色。
300 多個學員被忽悠得暈頭轉向,甚至抵押房產去上那個所謂的 “宇宙能量課”,還有人被誘導自殘,就為了 “凈化業力”,簡直太荒唐。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電影《周處除三害》,如今現實里的 “靈修組織”,就跟電影里的惡勢力似的,越來越多地冒出來,闖進大眾視野。
就說北京某三甲醫院的副主任醫師李薇,博士學位、年薪百萬的精英。結果,她竟跪在靈修大師跟前,把全部積蓄都奉上了。
這事兒聽起來是不是特魔幻?這就是現實版的荒誕人生悖論。
還有那位 32 歲的投資機構女高管,參加靈修課程時,突然暈倒,最后救治無效去世。據知情人士爆料,她是在 “四人辱罵一人的互動環節” 中,情緒過于激動才出事的。
看到這兒,估計很多人都納悶:這些又優秀又成功的人,咋就被靈修班騙得團團轉呢?
聽到“靈修課”這個名字,大部分人最先想到的是練功打坐,要么就是占卜、讀心之類神神叨叨的非自然力量。
其實,網友對“靈修課”的誤解很深。
它發源于歐美,有一個專業的名詞定義叫做“大型團體覺醒訓練”,聽起來瞬間高大上了許多,有點勵志講座那味兒了。
對于靈修課來說,冥想、瑜伽或者各種道具只是表面形式,它真正蠱惑人心的地方在于利用人性的弱點,在你內心最脆弱的地方乘虛而入,控制你的精神和行為。
Vipul Pulekar
“靈修課”到底有哪些蠱惑人心的套路?
真療愈和假靈修到底有何區別?
社會上不少的靈修培訓,導師個個自稱老司機,有大法力,可以通靈、采集宇宙能量,財神附體等,其實就是傳銷行中的A級或網頭,最終目的無外乎錢和色。
不少網友指出,靈修培訓費用驚人,動輒數萬百萬甚至千萬元培訓費。
因此,只要靈修培訓鼓吹上述神技,收取高昂學費,那都可以肯定不是真正的靈修,更不是宗教靈修。
假靈修從本質上來說,就是一場商業營銷,利用人們對靈性的追求,推銷產品或服務。
過程大多不透明,依賴神秘主義和不少未經證實的手段,喊著“神奇療法”“能量治愈”等口號。
假靈修最明顯的一個特征就是,一直花錢,一直花大錢。
當'職場水逆'撞上'靈修智商稅',魔幻劇情開始了,剛交完基礎班4980元學費,轉頭就被'家人'洗腦升級19800元的能量突破營。
然而,學習課程費用層層加碼,從數千元的基礎班到數十萬的“大師私”,形成難以抽身的沉沒成本陷阱。
有的人曾被同行引入靈修班,三個階段的培訓共需要6萬元培訓費,幾乎每個訓練過的“家人”都曾在課程上嚎啕大哭。
更離譜的是,有'家人們'組團飛斯里蘭卡閉關,2萬機票剛落地,就被'上師'用精神PUA逼捐8888元寺廟修繕費,以便他們修繕彼此的“精神家園“。
Camelia Pham
有些導師堪稱 “術語偽裝大師”,濫用 “量子力學”“腦科學” 等高大上詞匯,卻從不拿出能驗證的證據。
更離譜的是,他們還搞來 “能量檢測儀” 這類偽科學設備,制造出一種不明覺厲的權威幻覺。
這些導師向學員灌輸奇談怪論,說人的肉體外包裹著一層氣場,平常肉眼很難察覺。
在疾病還沒影響肉體時,可以找能量治療師來清除、療愈氣場問題;要是疾病已經發生,也能通過能量治療師修補肉體氣場上的印記、破洞,規整不規則形狀,讓氣場恢復正常,進而促進身體康復。
各種打著靈修旗號大肆斂財的心靈培訓,其實就是傳銷、氣功、新宗教、心靈學等各路小仙大雜燴,與幾大宗教沒一毛錢關系。
Camelia Pham
一些靈修班要求學員切斷原有社交圈,在封閉空間進行高強度情緒刺激,這是典型的精神控制手法。
經過一系列的精神操控,學員已然被深度洗腦,此時,靈修班要求學員發展下線 。
一旦沒能完成規定的拉人指標,等待學員的便是無情的排擠和打壓。
在這個看似充滿 “愛與包容” 的靈修班內部,瞬間變成了一個冷酷的 “職場修羅場” 。
Gizem Vura
當然,市面上也有真療愈。
愈到研究院發布的《療愈經濟用戶報告(2024)》顯示,我國療愈經濟已邁入10萬億級市場規模,用戶需求不斷增長。
許多人選擇花錢享受更加專業的療愈服務。
這些專業的課程和指導大多以個人成長、心理健康和內在平衡為核心,注重心理覺察和內在轉化,動機純粹,而且不會像傳教式這樣拉攏顧客。
最重要的一點是,他們采用心理咨詢、冥想等科學的方法,強調自己的主動參與和長期效果。
培訓的導師也是可以經得起查證的。
Vipul Pulekar
心理疏導、藝術療愈、戲劇療愈……這些都是被普遍認可的療愈方式。
通過多種藝術、心理表達形式,形成跨媒介、整合性的療法。
參與者在療愈過程中,不必擔心后果,可以自由選擇用幾種方式。
內心的能量與情感得到表達,發泄情緒的同時重塑內心秩序。
打開小紅書和抖音,也經常能刷到“15分鐘療愈內心”“缽音精心”等簡單療愈法。
市面上那么多療愈種類,什么樣的才是好療愈?
真正的好療愈,是什么樣?
真實、專業的靈修,通常是指通過各種方法追求精神層面的成長,進行靈魂修養。
比如冥想、祈禱、瑜伽等,目的是連接更高的存在或宇宙意識。
靈修比較個人化,可能涉及不同宗教或哲學體系,形式多樣,強調內在平靜和超越自我。
Laura Berger
還有一些宗教式的修行方法,比如禪修。
在這些修行方式里,大多強調專注于當下。比如坐禪,觀察呼吸和念頭,達到無我境界。
禪修有嚴格的傳承和方法,重在直接體驗真實本性,不依賴理論或教條。
靈修呈現開放包容的泛精神探索,禪修則是具有明確佛教哲學指向的專注訓練。
除此之外,還有齋戒、念佛、苦行等等修行方式,不同的宗教之間都有各自的流行,適合不同國家、不同需求的人。
Laura Berger
有意義的修行根本不需要大肆宣傳和夸大作用。
臺灣慈濟的師父們掃廁所、搬物資時常說:“我們只是比較會做家務的普通人。”
武當山的道長練太極,都是從“站樁3小時”開始;印度瑜伽大師得練十幾年呼吸法。
這些修行大師不會用掩人耳目的療愈方法吹捧自己,也不會追求外在利益。
能夠適應現代社會的需求,有強烈的利他精神。
Laura Berger
要是有人說:“三天打通脈輪,七天連接宇宙”,建議反手一個舉報,真正的修行指向精神的自由,而非制造新的枷鎖。
當某種修行需要你不斷付費“解鎖人生關卡”時,或許正是資本在利用你對超越性的渴望。
保持清醒的底線:凡標價售賣“覺醒”的,往往自己還未醒來。
下次再看到“能量”“覺醒”“高維”這些詞滿天飛時,記住:真正的修行讓人更踏實,偽修行讓人更虛浮。
真修行像喝白開水解渴,偽修行像打嗎啡止疼。
你正在經歷的,到底是心靈的滋養,還是新型PUA?
摸摸錢包,照照鏡子,答案就在那里。
作者:智妍
責編:律也人
hi~inker
歡迎你加入我們的社群
請掃碼加小印 回復【入群】
- 歡迎關注少禾成長視頻號 -
灰珍珠只搭配一顆小小的水鉆,將法式風情中目空一切的高傲感敘述得淋漓盡致。
V形向下的鏈條,下面掛著小巧精致的灰珍珠,也能很好地修飾脖頸線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