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 | 虞爾湖
出品 | 潮起網「于見專欄」
車輪滾滾,生生不息。我國汽車消費市場的蓬勃向上,也讓汽車后產業迎來了空前的繁榮。近期國內最大的事故車拍賣平臺博車網正式遞交招股書,向港交所發起了沖擊。
本次IPO,博車網計劃募集資金5億港元,主要用于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長江上游經濟區建設運營中心,提升數字化水平和潛在投資、并購三方面。
顯然博車網目標遠大,不過值得擔憂的是,雖說近些年二手車賽道強勢崛起,拆解回收市場同樣潛力四射,但是行業亂象叢生,水深難測,在汽車后市場摸爬滾打十年的博車網想搏出個未來并非易事。
營收增速放緩,盈利問題待解
2014年是我國全功能接入國際互聯網20周年,彼時互聯網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發展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正是在這一年,出身清華大學的陳健鵬在北京成立了博車網,通過互聯網力量致力于可修復事故車拍賣業務。
借助陳健鵬在汽車后市場多年的從業經驗和積累的資源,短短不到一年時間博車網就在國內一線城市扎根生芽,擁有上萬名注冊會員用戶。同年5月獲得平安創投、遠洋資本等多家VC近1億元A輪融資。
在隨后的幾年里,博車網多次獲得資本青睞,估值超過30億元。然而博車網的業績卻和估值并不相符。2022—2024年前三季度營收分別為3.88億元、5.18億元和4.04億元。營收在穩步增長,但規模并不大。
至于在利潤層面,博車網去年剛剛由虧轉盈,前三季度凈利潤為142.5萬元。2022、2023兩年均出現了上億元的虧損。對于虧損原因,博車網的解釋為主要受發行的金融工具賬面價值變動影響。
簡單可以理解為,博車網賬面上的虧損不是因為經營導致,而是優先股劃入金融負債所致,這是很多上市公司一貫的財務操作手法。一旦上市成功,金融工具賬面價值將重新歸類為普通股權益中,虧損自然消失不見。那么博車網真正的盈利水平到底怎么樣呢?
據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事故車及配套服務的毛利率分別為55.6%、59.6%和61.8%。可以看出核心業務毛利率正在逐年攀升且處于較高水平。與此同時,近兩年期間費用開支呈現下降趨勢,說明成本控制做得不錯。
換言之,當跑出規模后博車網就會進入回報期。話雖如此,但關鍵是現在博車網還沒有做大就已經面臨著諸多難題。
首先是營收遭遇了增長瓶頸。去年前三季度收入相比2023年同期只增加了1283.9萬元,增速僅為3.28%。更為糟糕的是,核心業務事故車拍賣收入出現了15.93%的下滑。
其次,隨著規模的擴大,博車網各項財務指標均不容樂觀。2024年前三季度,應收賬款3781.8萬元,同比增長了227%;經營活動所得現金凈額545.6萬元,同比暴跌95.62%。
實際上,博車網在財務上的隱憂遠不止于此。為了擴張,在2019—2020年期間收購了SDIC、北京路寶、上海車贏三家公司,致使賬面商譽高達2.94億元。
一旦經營不及預期,商譽減值對利潤的影響不言而喻。單從毛利率來看,拍賣事故車確實是一門好生意,但從整體財務數據分析,博車網的日子并不好過。
業態不成熟,上下受限
如今國內車市紅紅火火,發展勢頭遠超歐美國家。但在汽車后市場,國內產業鏈還并不完善。早在20世紀80年代,美國事故拍賣車行業就進入了繁榮期,而我國第一批專業的事故拍賣車企業2010年前后才剛剛涌現。
在這個新興市場,博車網無疑有巨大的成長空間。據灼識咨詢數據,以交易量計算,2023年博車網在國內事故車拍賣行業排名第一,市場份額高達31.3%。不過由于國內事故車產業還在起步階段,博車網在賽道中還沒有足夠的話語權。
事故車的產業鏈條非常簡單,嚴重受損車輛由保險公司理賠后收走,經由拍賣平臺分類評估銷售給修理廠、拆解廠。博車網本質上就是一個專業的“中間商”。
和房產中介一樣,想要賺錢一是要有好車源,二是有豐富的客戶。博車網的上游供應商大多為人保、平安等知名保險企業以及神州租車等汽車租賃公司。
2022—2024年前三季度,博車網71.4%、63.4%和58%的拍賣事故車交易來自上游三大車源方。雖然數據有下降趨勢,但目前博車網的車源依舊嚴重依賴上游供應商。
一旦車源方終止合作,博車網可能會面臨“車荒”。尤其現在事故拍賣車還是一片新藍海,保險公司都想跳過平臺自立門戶。那么屆時車源方會直接變成博車網的競爭對手。
例如在招股書中,博車網就透露2022年其上游一家車源方已經建立專屬機動車拍賣平臺。雖然2023年雙方又恢復了合作,但無法保證未來關系保持穩定。
在產業上游,大型保險公司手握車源更具有主導性和話語權。再來看博車網的下游客戶,不管是拆解廠、修理廠還是二手車經銷商,所在的行業特點都是大而散,交易透明度不高。
而且近些年二手車賽道競爭激烈,拆解市場產能過剩普遍虧損,這就導致拆解廠、二手車商另謀他法,不再偏愛正規拍賣平臺。對于博車網的直接影響就是客戶流失。
截至2024年前九個月,博車網活躍會員數量7.7萬名,同比下降10.57%。會員復購率也由2022年的71.2%小幅下滑至70.7%。博車網想要進一步擴大客戶數量,要么提高知名度,要么提升服務質量。
不過要在這兩方面下功夫,營銷、管理培訓、數字化升級必不可少,對于資金緊張的博車網來說無疑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即使解決了眼前之困,博車網還有一個大難題要面對:新能源汽車帶來的行業變革。
新能源車市內卷,經營體系面臨挑戰
據乘聯會數據,2024年國內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量1089.9萬臺,同比增長41%,零售滲透率提升了12個百分點,達到了47.6%。今年1月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74.4萬臺,依舊保持著10%以上的高增長。
從數據上看,新能源汽車已經和傳統燃油車分庭抗禮。隨著國補政策的落地以及整車廠打響降價戰,新能源汽車未來或許成為國內車市主流。這就意味著汽車后產業鏈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對于博車網而言,面臨的最大挑戰便是事故車源的不確定性以及定價評估系統的調整。
如今新能源汽車進入下半場,比拼的是智能化。智能駕駛技術的出現大大降低了車輛的事故率。據美國佛羅里達大學的研究分析,自動駕駛車輛發生追尾和側擦事故的概率相比人類駕駛分別降低了50%和20%。
2025年是L3級自動駕駛的普及之年,可以預料的是隨著“全民智駕”的到來,保險公司賺翻了,但相應的事故車源可能沒有燃油車時代多了。
目前博車網的業務結構主要包括車輛服務和車輛經銷兩大塊。其中事故車拍賣業務隸屬車輛服務,營收占比在60%左右。如果事故車源減少,博車網的核心驅動力肯定會下降。
當然這種情況的出現還要取決于智能駕駛的普及速度,只能算是博車網的遠慮。就目前情況來看,新能源汽車帶給博車網既有機會也有挑戰。
例如新能源汽車一旦受損被定為全損車的概率要比燃油車高很多,大大增加了事故車源的數量。只是新能源汽車和燃油車的評估體系完全不同,這也增加了博車網數據分析的復雜性,倒逼其進行技術升級。
至于車輛服務中的二手車拍賣,雖然在穩步攀升,2023年收入達到了1.12億元,但是國內汽車價格戰如火如荼,二手車生意壓力重重,博車網的二手車拍賣后續發展還有待觀望。
再來看車輛經銷業務,2024年前三季度收入8327.4萬元,同比增長了90.74%,營收占比突破了20%。看似成為產業第三極,但車輛經銷不同于拍賣的傭金模式,是從經銷商及租賃公司購買受損、二手車型,所以毛利率極低。
2022—2023年該項業務毛利率均不到2%。盡管從去年開始加大了和豪華品牌的合作,毛利率上升至4.1%,但對于博車網來說助力不大,更多是戰略意義。所以博車網未來的發展重點依舊是事故車拍賣市場,那么能否跟上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風向,才是其成長的關鍵。
結語
作為汽車循環經濟的一部分,事故拍賣車市場潛力巨大。尤其我國汽車產業蒸蒸日上,這也給博車網創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不過和海外相比,國內事故車拍賣平臺生態還不夠完善,博車網的扎根和成長都需要時間。
上市盡管可以緩解博車網的資金壓力,進一步開拓市場加強競爭力,但是穩定的上下游產業鏈關系依舊是其發展的基石。與此同時,隨著國內車市全面過渡到新能源,博車網還需進行產業升級才能實現商業美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