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華裕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連增
今年是全國人大代表、華裕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連增履職的第八年。作為農業領域的代表,他始終將關注點放在農牧業發展和鄉村振興等核心議題上。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除持續聚焦“三農”相關議題外,這位曾榮獲中國畜牧行業先進工作者、全國蛋雞行業年度人物等榮譽的代表,立足于自己的專業領域,提出了三項重要提案。這些提案涉及家禽養殖業的AI數智化開發應用、蛋品深加工產業的發展以及食育立法的推進,展現了他對行業發展趨勢的敏銳洞察,同時也反映出他對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的深邃思考。
加快AI數智化開發應用,促進家禽養殖業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隨著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特別是人工智能(AI)和數智化技術的廣泛應用,我國家禽養殖業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習近平總書記在2024年講話中明確指出,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
王連增認為,AI數智化技術能夠提升家禽養殖的效率、管理精度、疾病防控能力和資源利用率,推動產業的綠色、智能、可持續發展。然而,當前家禽養殖業在AI技術的應用普及、創新深度及技術轉化方面仍存在諸多不足。
王連增建議,應加大家禽養殖業AI技術研發與應用推廣支持力度。通過國家科技創新政策支持,推動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特別是在基因選育、疾病防控、雞胚鑒別等關鍵領域的突破,助力產業智能化轉型。同時,要鼓勵、支持和引導科研院所與企業合作,加快科技創新成果在實際生產中的轉化應用。此外,還應通過資金和政策扶持引導企業加大AI技術研發應用投入。
王連增進一步強調,科技創新必須與產業發展緊密結合。要加大對家禽養殖產業的科技引導力度,推動傳統產業的深度轉型,建設智能化養殖示范基地,鼓勵企業通過技術改造和升級實現數字化、智能化管理。推動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創新,通過AI技術提升生產效能,推動飼養管理、環境監控、健康管理等環節的智能化,形成完整的智慧養殖生態系統。
此外,王連增還建議構建家禽養殖業數據共享平臺與標準化體系。加強數據資源的整合和共享,推動家禽養殖業數據的標準化、規范化管理,提高數據的質量和可用性,為AI技術的應用提供有力支撐。通過加快AI數智化開發應用,可以有效提升家禽養殖業的整體競爭力,推動產業向更高質量、更高效益的方向發展。
大力支持蛋品深加工產業發展,賦能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禽蛋產品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大宗農產食品之一,在保障民生、促進農業發展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費觀念的轉變,對蛋品的需求已從單純的鮮蛋消費向多元化、高品質的蛋品深加工產品延伸。然而,目前我國蛋品深加工占比相對較低,不足15%,與歐美國家超過40%的占比有較大差距。
王連增認為,大力發展蛋品深加工產業,不僅能夠有效提升蛋品附加值、促進農民增收,還能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當前,我國蛋品深加工產業存在高附加值的功能產品規模小、開發不足,產業先進技術科研轉化率低,產學研結合不夠緊密,品牌建設不足,副產物開發利用低等問題。
為此,王連增建議,政府應適時加大對蛋品深加工產業的政策鼓勵、支持和引導,鼓勵企業研發和建立協同創新機制,支持企業建設創新平臺,開展關鍵技術攻關。同時,通過加強產業技術人才的培養和引進,鼓勵高校開設相關專業課程,并通過人才引進政策,吸引優秀人才,為產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王連增進一步指出,完善質量標準與監管體系也是推動蛋品深加工產業發展的重要環節。他建議制定質量標準和檢測方法,建立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加強監管和處罰,維護市場秩序。同時,加強產品認證和品牌建設,推動產業融合發展,鼓勵一體化經營模式,實現產業協同和產品可追溯。
推動食育立法,構建全民健康飲食文化
在滿足人民對高品質蛋品需求的同時,王連增也意識到,提升國民健康素養和食品安全意識是實現美好生活的重要基礎。因此,他將目光投向了食育立法這一關鍵領域。在他看來,開展食育立法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健康中國”“大食物觀”等指示精神的重要舉措。通過法制化手段為食育工作提供法律支持和保障,可以提升政府對食育的政策支持,完善政府對食育制度的設計,以法律形式推動食育發展,最大程度上喚起社會的全民參與,實現共同促進、共同受益。
“食育是提高國民身體素質的重要基礎,更是構筑食品消費者和生產者之間信賴關系的重要媒介。”王連增認為,只有高素質的生產者才有可能生產出優質安全的食物,只有高素質的消費者才能更好的影響生產者的行為,這是解決我國食品安全困境最根本的辦法。
王連增指出,由于缺乏政府層面的相關立法以及推進意見方案,使得我國的食育工作比較零散不成系統,缺乏有效穩定的制度保障和長期推進機制,政府主導、多部門聯動、全社會參與的工作機制尚未形成,經費投入不足,難以有效調動各方力量制定和實施食育政策。此外,人才隊伍建設相對滯后等問題也較為凸顯,食育專業人才缺乏,參與食育活動的社會力量薄弱,食育工作很難“制度化”“常態化”“長期化”,均嚴重阻礙了我國國民營養狀況的改善和健康中國戰略的順利推進。
為此,王連增建議,應加快我國食育立法進程。他認為,食育立法應主要包括五方面具體內容。一是要明確食育目標與方向,提高國民健康素養,形成良好的食品文化和社會氛圍。二是建立政府主導下的學校、企業、社會團體、社區以及家庭等多主體推行的工作機制、食育課程與教材建設機制、食育人才建設機制、食育資源建設機制、跨部門跨界合作機制等,鼓勵育人機構、食物相關實業、學術科研機構、社區與社會團體以及媒體等主體積極參與到食育中來。三是將食育納入兒童青少年綜合素質評價,制定各學段評價政策,通過食育測評數據的反饋和使用,賦能高質量食育體系的建立。四是明確食育的經費來源與預算保障,明晰各相關主體責任、義務和權力。五是通過食育立法明確相關主體違法行為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王連增表示,希望通過這三項提案的推進,進一步推動家禽養殖業的高質量發展,滿足人民群眾對高品質蛋品的需求。同時,加快食育立法進程,提升國民健康素養,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健康中國建設貢獻力量。(梁安)
編輯:左淇菘
校對:宋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