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總是標榜自己“以忠義為本”,實際上他卻是一個不忠不義之徒,甚至可以說是不忠不義之尤:他身為鄆城縣押司,卻結交并包庇江洋大盜,害怕東窗事發而殺人滅口,犯了死罪被從輕發落到風景如畫的江州,不但不謝不殺之恩,反而連寫兩首反詩,“敢笑黃巢不丈夫”。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梁山泊主宋江不忠不義,其手下一百零七個頭領,自然也是好人少壞人多,不管真正的好漢是三條還是三條半,在梁山都是絕對的少數,而真正不感恩、喂不飽、養不熟的白眼兒狼卻比比皆是。
要是在梁山一百單八將中評選出五個忘恩負義之徒,宋江甚至都沒有資格入選——在梁山上,比宋江還恩將仇報的所謂好漢,實在是太多了。
宋江卑微猥瑣自私自利,剛從江州法場被救出來,就死皮賴臉要晁蓋打回去殺黃文炳,連晁蓋都有些不耐煩了:“賢弟眾人在此,我們眾人偷營劫寨,只可使一遍,如何再行得?似此奸賊,已有提備,不若且回山寨去聚起大隊人馬,一發和學究、公孫二先生,并林沖、秦明都來報仇,也未為晚矣。”
晁蓋親自下山救宋江,為了行動迅速且不引起沿途官府注意和阻截,只帶了十六個頭領和一百個小嘍啰,加上揭陽鎮三霸的打手,人數也是少得可憐:“兩路救應,通共有一百四五十人,都在白龍廟里聚義。”
一百多人想去攻打無為軍或江州城,那簡直是以卵擊石,要不是黃文炳自己作死離開江州返回無為軍而被捉,晁蓋在宋江糾纏下去打江州,能不能回梁山都是個大問題。
宋江上了梁山之后,有沒有架空甚至指使心腹射殺晁蓋,因為沒有確鑿證據,我們只能存疑并將宋江在“梁山白眼兒狼”中的排名降低——另外五位“好漢”的忘恩負義之舉,是有目共睹的。
我們按照梁山一百單八將的排名從高到低往下捋,第一條白眼兒狼自然是大排行第七、馬軍五虎將第四的雙鞭呼延灼。
趙佶是昏君,高俅是奸臣,但這對昏君奸臣,對呼延灼卻是好得不能再好:趙佶欽賜踢雪烏騅,高俅幫呼延灼打造了三千鐵甲連環馬。
呼延灼一敗涂地后并沒有向朝廷上報敗績,也沒有回京請罪,而是逃到了青州府:“青州慕容知府舊與我有一面相識,何不去那里投奔他?卻打慕容貴妃的關節,那時再引軍來報仇未遲。”
慕容彥達收留了呼延灼,那才叫真正的引狼入室,其結果是呼延灼詐開城門,秦明的狼牙棒打碎了慕容知府的腦袋。
呼延灼后來還用詐降計坑了對他完全信任的大刀關勝,導致關勝步了先祖的后塵。
誰對呼延灼好,都是自尋死路,梁山第一條白眼狼,自然非雙鞭呼延灼莫屬,但令人心意難平的,是呼延灼居然在破遼國、打田虎、滅王慶、征方臘四大戰役中全身而退,回京后還受封御營兵馬指揮使,您說這豈不是老天爺不開眼?
雙鞭呼延灼是“大宋開國名將之后”,青面獸楊志也是——不知為什么,施耐庵把這兩位功臣之后都寫成了白眼兒狼。
呼延灼對不起趙佶、高俅、慕容彥達,楊志不但對不起趙佶、梁世杰,更對不起花和尚魯智深和行者武松。
楊志押運花石綱在黃河里翻船,那純屬報應——那些“殿帥府制使”替趙佶搜集、押運花石綱,簡直可以說是禍國殃民,他們的惡行在《宋史》中也有記載,咱們今天只聊小說不提正史,所以暫時略過。
即使僅以小說為依據,楊志也是個沒擔當的忘恩負義之徒。高俅將他趕出殿帥府,其實一點錯都沒有:“既是你等十個制使去運花石綱,九個回到京師交納了,偏你這廝把花石綱失陷了,又不來首告,倒又在逃,許多時捉拿不著。今日再要勾當,雖經赦宥所犯罪名,難以委用。”
楊志賣刀殺牛二,絕不是失手誤殺:“楊志霍地躲過,拿著刀搶入來,一時性起,望牛二顙根上搠個著,撲地倒了。楊志趕入去,把牛二胸脯上又連搠了兩刀,血流滿地,死在地上。”
充軍發配大名府,留守梁中書對楊志可謂情深義重,尤其是在與急先鋒索超的打斗中,梁中書的偏向更是一目了然——天王李成恐怕索超輸了,就把自己的戰馬借給索超,而楊志此時的裝備,讓索超也不敢下死手了:“楊志提手中槍出馬,直至陣前,勒住馬,橫著槍在手……騎的是梁中書那匹火塊赤千里嘶風馬。看時,又是一匹無敵的好馬……休言火德神駒,真乃壽亭赤兔。疑是南宮來猛獸,渾如北海出驪龍。”
梁世杰不管高俅高不高興,直接封楊志為管軍提轄使:“梁中書十分愛惜楊志,早晚與他并不相離。月中又有一份請授,自漸漸地有人來結識他。”
楊志是怎么“報答”梁中書的,看過“智取生辰綱”的讀者諸君都知道:中了蒙汗藥之后,他毫不猶豫地再次逃跑了。
熟讀水滸原著的讀者諸君當然知道,二龍山并入梁山,完全是楊志的主張,楊志在宋江面前低三下四卑躬屈膝磕頭如搗蒜,極有可能是要混入梁山找晁蓋報仇,所以如果晁蓋真是被人暗算,楊志雖然沒有同行,但溜下梁山暗中尾隨下手,也是極有可能的。
兩個“將門之后”都成了白眼兒狼,軍官出身的白眼兒狼還有一個雙槍將董平,董平之惡,大家也是有目共睹:他不但協助梁山賊寇攻破了自己防守的東平府,還“徑奔私衙,殺了程太守一家人口,奪了這女兒。”
如果宋朝的軍官都像呼延灼、楊志、董平,能打過遼國金國西夏才怪呢。
除了這三個朝廷軍官,還有兩個坑害親友的白眼兒狼,他們就是金錢豹子湯隆和笑面虎朱富:湯隆獻計坑了表哥金槍手徐寧,笑面虎朱富用蒙汗藥麻翻了師父青眼虎李云。
湯隆和朱富的所作所為,很容易讓我們想起兩個相聲演員,據說那兩個相聲演員,一個跟其“師父”也算“表郎舅”,另一個也是又肥又矮。
朝廷喂不飽宋江,也沒養熟呼延灼、楊志、董平,湯隆和朱富則是六親不認,這樣看來,梁山一百單八將中,真正有情有義知恩圖報者,也就剩了花和尚魯智深、行者武松、九紋龍史進、拼命三郎石秀、浪子燕青等寥寥數人而已,就連美髯公朱仝,也是很不講義氣:滄州知府對朱仝有知遇之恩,但李逵殘殺四歲小衙內,朱仝最后也沒有鐵了心報仇,在晁蓋宋江“勸解”下,跟李逵“一笑泯恩仇”了。
雙鞭呼延灼、青面獸楊志、雙槍將董平這三個朝廷軍官,金錢豹子湯隆、笑面虎朱富這兩個江湖中人,都是不感恩、喂不飽、養不熟的梁山白眼兒狼,但梁山一百單八將中的白眼兒狼遠不止這五條,熟讀水滸原著的讀者諸君肯定還能找出更多。
筆者曾經說過:無原則的義氣,也強于有原則的背叛。咱們今天說的這五條白眼兒狼,完全是無原則的背叛,他們可能連宋江也不如——宋江確實不是好鳥,但還是要在嘴上講一講忠義的,而在這五條狼心目中,卻只有自己的利益,而沒有半點忠心義氣。
蓬生麻間不扶自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梁山之上雖然有幾個義氣英雄,但是相處久了,黑眼珠變白也不是不可能的,這就給讀者諸君留下了比較深刻的問題:在您看來,梁山一百單八將中,最不可接近更不可結交的白眼兒狼是哪幾條?如果您遇到了呼延灼、楊志等人,又會如何對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