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小樹
出品|華祥名財經全媒體
海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陽科技”)的IPO之旅正有望獲得實質性進展。
上交所官網顯示,就在前不久,海陽科技披露了第二輪審核問詢函回復。作為一家老牌尼龍龍頭企業,不得不說海陽科技的IPO進展顯得頗為緩慢。
2023年6月30日,海陽科技向上交所遞交主板上市申請,隨后又用近半年時間完成上交所對其首輪問詢回復后,就進入了漫長的等待期,直至今年2月二輪問詢回復披露。
那么,為什么經歷了漫長的前期準備和等待之后,海陽科技仍未能完成其上市夢想呢?答案藏在公司的財務報表背后。
負債問題堪憂,卻多次分紅
據招股書介紹,海陽科技是一家從事尼龍6系列產品研發、生產和銷售的企業,主要產品為尼龍6切片、尼龍6絲線和簾子布,其中簾子布分為尼龍6簾子布、滌綸簾子布和尼龍66簾子布。
值得注意的是,海陽科技還是一家位于江蘇泰興的本地明星企業。
天眼查APP信息顯示,海陽科技成立于1979年11月,位于江蘇省泰州市。目前,該公司的注冊資本約為1.36億元,法定代表人為陸信才,主要股東包括贛州誠友投資中心(有限合伙)、玲瓏輪胎、陸信才、陳建新等。
公開信息顯示,海陽科技的前身為泰州市合成纖維廠,后更名為泰州市簾子布廠。1993年5月,泰州市簾子布廠整體并入南化集團,并更名為南化集團泰州化纖公司。2006年,該公司進行了改制。
截至目前,海陽科技已與巴斯夫、恩驊力、曉星集團、金發科技、華鼎股份、艾菲而、正新集團、中策橡膠、玲瓏輪胎、森麒麟、佳通輪胎、浦林成山、雙星輪胎等化工、化纖、輪胎企業開展長期合作。
看起來,海陽科技的整體實力在尼龍行業中頗為雄厚。然而,在因沖刺IPO而收獲巨大的關注度之后,公司所存在的負債問題卻率先引起了各方關注。
事實上,海陽科技稱得上負債高企。
招股書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3年末,海陽科技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70.88%、53.20%、48.80%、56.70%,均高于同行業可比公司資產負債率均值,且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均低于同行業可比公司的平均水平。①
另外,梳理歷年財務數據也能夠發現,海陽科技的負債規模整體呈現增加態勢。
截至2024年9月末,該公司的負債總額約為19.85億元,而截至2023年末則約為15.55億元。截至2024年9月末,該公司的資產負債率(母公司)約為60.17%。②
較高的資產負債率數據表明,海陽科技可能有著較重的財務費用負擔,未來也有可能面臨一定的短期償債風險。而考慮到公司償債能力同樣低于行業均值,存在于海陽科技身上的債務問題自然會成為投資者洞悉企業經營現狀的重要著力點。
有意思的是,雖然海陽科技負債高企,但并未影響其多次大手筆分紅。
海陽科技曾多次分配股利。2021年6月,該公司進行現金分紅674.93萬元;2022年6月,該公司進行現金分紅2039.08萬元;2023年5月,該公司再度進行現金分紅2039.08萬元。②
資金靠“騙貸”?
能夠看到,海陽科技在資金層面存在壓力,這或許也是公司努力想要登陸資本市場的根本原因之一。不過,在此前的資金來源方面,海陽科技卻被發現存在以轉貸為代表的財務內控不規范情形,甚至被一些媒體直指是“騙貸”行為。
2019年,海陽科技通過王偉向陸青青借款,出借人系恒申集團項下子公司福清博勤倉儲有限公司的財務人員,該筆資金來源于恒申集團的實際控制人。
對此,上海證券交易所曾在第一輪問詢函中要求海陽科技說明財務內控不規范的情形及后續整改情況;說明通過王偉向陸青青借款的具體情形、具體決策人員,資金的后續流向,是否存在其他向關聯方相關人員借款的情形等。
2019年至2021年,海陽科技通過供應商的轉貸共43筆,合計約8.07億元。其中,2019年、2020年和2021年分別約為1.35億元、6.42億元和3000萬元,接收貸款方主要包括揚州化友化工有限公司(下稱“化友化工”)、泰州寶來建設工程有限公司等。③
據介紹,海陽科技存在通過供應商受托支付、票據貼現形成的資金回流,且回流至發行人的金額大于向該供應商連續12個月采購額,構成轉貸,上述情形已于2021年末全部整改完畢。④
而根據《貸款通則》相關規定,海陽科技及相關方的轉貸行為不符合上述規定。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三條規定,套取金融機構貸款轉貸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民間借貸合同無效。
對此,有網友干脆在相關文章下面評論表示,“負債高企還分紅,簡直奇葩,資金都靠騙貸,財務健康堪憂啊”。見微知著,海陽科技的財務健康度或許是其能否邁過IPO門檻的重要決定因素。
增收不增利,凸顯行業困境
聚焦海陽科技的核心財務指標來看,目前所存在的增收不增利情況或多或少也在影響著公司的IPO進程以及后續資本市場表現。
沖刺IPO背后,海陽科技2022年、2023年凈利潤接連下滑。具體來看,2021年至2023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約為39.47億元、40.67億元、41.13億元,對應實現歸屬凈利潤分別約為2.77億元、1.54億元、1.25億元,持續走低,增收不增利情況明顯。⑤
不過,2024年1月至9月,海陽科技業績表現有所回升。招股書顯示,公司當期實現營業收入為41.7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7.13%;對應實現歸屬凈利潤為1.2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95.35%。
為此,海陽科技的業績波動情況也曾遭到監管問詢,公司在最新披露的問詢函回復中表示,預計2024年經營業績較2023年有所增長。
那么,2024年會成為海陽科技扭轉局面的一年嗎?目前我們還不得而知。只是可以確定的是,海陽科技只有在營收、凈利潤增長上拿出亮眼表現,才能讓廣大投資者信服。
而考慮到海陽科技主營業務毛利率逐年下滑的事實,更加凸顯出公司正在面臨的行業性困境。
招股書數據顯示,2021年,海陽科技主營業務毛利率為15.05%,隨后的2022年,便下滑至10.37%,到了2023年,其毛利率已降至8.12%,2024年上半年更是跌到了7.83%。
按照海陽科技方面的說法,尼龍行業競爭逐漸加劇,以及全球經濟發展的不穩定帶來下游需求波動,是其近年來主營毛利率一路走低的主要因素。
不過據媒體分析,在經歷了2021年簾子布產品單價大幅上漲后,尼龍6簾子布單價下滑才是導致公司2022年、2023年凈利潤下滑的主因所在。
據悉,海陽科技是尼龍6簾子布行業中排名第二的玩家,但在2021年,簾子布因境外產能受限,大量訂單流向境內,當年簾子布售價達到了10年內行業高點。隨后到2022年,境外產能逐步恢復,簾子布出口及內需減淡,境內市場價開始下降。
盈利能力不佳、凈利潤持續下滑,顯然也是此次海陽科技IPO推進緩慢的關鍵之一。而從同行業可比公司經營狀況對比中,還可以看出其營收增長的頹勢。
在海陽科技IPO招股書中,其選取了6家被其認可的同行業可比企業作為參照,分別為聚合順、恒申新材、華鼎股份、臺華新材、海利得、恒天海龍。
但在2023年中,這6家公司營收增幅平均值為10.42%,而海陽科技當年營收僅增長1.12%。
需要指出,想要成功登陸主板,突出“大盤藍籌”特色必不可少,主板重點支持的是業務模式成熟、經營業績穩定、規模較大、具有行業代表性的優質企業。
而在過去幾年,海陽科技雖然曾經迎來過業績突破,但整個IPO報告期內凈利潤大幅波動,盈利能力或不符合業績穩定要求,會不會因此導致IPO受挫猶未可知。
業績不穩,結合海陽科技此次IPO存在的諸如轉貸等財務內控不規范、負債高企卻分紅等情形,無疑會給到監管層面質疑其IPO是否符合要求的“理由”。希望海陽科技能夠逐步解答各方疑慮,為尼龍行業的發展作出一個良好示范。
注:
1 2025.02.13,貝多財經,《海陽科技報考上市:連續兩年增收不增利,曾騙取銀行貸款8億元》
2 2025.01.04,金融界,《海陽科技沖刺上市:負債高企,還多次分紅,曾騙貸超8億元》
3 2025.02.13,時代周報,《海陽科技IPO投研報告:行業供大于求,重要股東竟成商場勁敵》
4 2024.09.25,鈦媒體APP,《海陽科技:排隊上市關鍵期,卻遭股東“背刺”|IPO觀察》
5 2025.02.14,北京商報,《上市關鍵期海陽科技凈利連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