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意優科技宣布完成五千萬元人民幣的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浦東創投集團旗下浦東天使基金、張江科投旗下張科垚坤基金聯合領投,TCL創投、道生資本、錫創投旗下金投致源跟投,融資資金將主要用于核心技術研發與生產產能擴張。
融資后,公司主體將正式變更為上海意優智控科技有限公司,并遷入上海張江機器人谷。公開資料顯示,意優科技2018年成立于江蘇,是一家主攻人形機器人行業關鍵領域——一體化關節模組研發的企業,公司曾榮獲“2024年度人形機器人卓越供應商”等多個獎項。
01
20余年經驗積累
搶占機器人核心部件研發制高點
作為具身智能革命的終極載體,人形機器人正經歷從實驗室到產業化的關鍵躍遷。而關節模組作為人形機器人的核心部件,直接決定了機器人的運動性能、靈活性以及成本控制,是人形機器人產業化的關鍵環節。據行業測算,關節模組成本占人形機器人整機成本的約50%,是價值占比最高的核心零部件。
在這一領域,意優科技自成立起就始終將一體化關節模組研發定為主攻方向。公開資料顯示,公司核心團隊基于20余年的機器人研發經驗,突破關節驅控的高精度控制算法,其關節模組產品經歷數百家客戶的驗證,性能穩定,高性價比優勢明顯,且均已實現規模化量產。發展至今,公司目前已在無錫錫山、上海張江兩地布局了先進產能,預計2025年總產能將達到18萬臺。
據悉,人形機器人每個關節都由減速器、電機、編碼器、驅動器、抱閘和力傳感器等六大模塊的眾多零件精密組合而成,其成本在機器人硬件總成本中占比高達70%以上。在關節模組未實現一體化集成之前,下游企業在制造機器人時,需要分別采購多個零件進行拼裝和調試,這不僅延長了研發周期,也大幅增加了制造成本,成為行業內亟待解決的問題。
面對這一挑戰,意優科技致力于深入研發,通過大量計算、嚴格的參數校核以及多種場景的測試驗證,成功攻克了空間設計、器件精密性等多項技術難題。公司開發出行星、諧波及推桿關節模組,這些模組能夠全面滿足人形機器人上肢、腰部、下肢等全身關節的需求。
在意優科技的車間內,可以看到各種尺寸的關節模組,從輕巧的50克版本到重達3000克的大尺寸模組,它們雖小卻性能卓越。以諧波版關節模組為例,其最大轉速高達80rpm,最大扭矩更是達到220nm,這些指標均處于行業前列。
不僅如此,意優科技為每一款關節模組精心挑選了高性價比的配套方案,以適應批量生產的需求。過去,市場上單個減速器的價格在1500至3000元之間,然而,經過團隊多年的精心磨合,現在的一體化關節配套價格已經減半。
目前意優科技已在國內率先完成了相關產品的大批量生產,2024年出貨達3萬套,被國內眾多頭部人形機器人企業采用。其中,意優科技目前是全球首批量產人形機器人——智元機器人A2系列(包括A2、A2W、A2D型號)的量產定點供應商。
02
兩大國資入場
浦東創投、張江科投領投
意優科技的本輪融資,兩大領投方均是上海的國資力量。公開資料顯示,本次A輪融資由浦東創投集團旗下浦東天使基金、張江科投旗下張科垚坤基金聯合領投,TCL創投、道生資本、錫創投旗下金投致源跟投。
根據此前市場披露的情況來看,張江科投旗下垚坤基金一直聚焦集成電路、人工智能、數字信息、未來制造等領域,目前正持續發力新領域新賽道,全力培育新一批掌握核心技術的企業。
張江科投總經理孫維琴近日在公開場合表示,張江科投的投資策略是深耕張江,這里的“張江”既指張江科學城、上海的大張江區域,也指張江的主導產業,如集成電路、生命健康和人工智能等賽道。
根據孫維琴介紹,張江科投會選擇在正確賽道中跑得更快的“賽車”,第一首先會考察一家企業在產業鏈關鍵環節是否有足夠的技術突破;二是看團隊,優秀的創業團隊能夠抵御行業周期的波動。
“例如我們是傅利葉機器人公司的天使投資人,十年前他們做的是康復機器人,現在進入的具身智能機器人賽道。我們不僅關注項目的技術壁壘,更關注團隊的韌性和適應能力。作為張江科投,我們始終‘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幫助那些尚未被市場發現的企業家獲得資本支持。市場化基金有固定的生命周期(如7-10年),而國有資本對前沿產業的早期項目有更長的容忍度,能夠陪伴企業成長。”孫維琴說。
市場分析指出,此次領投意優科技,是其繼投資傅利葉、智元機器人后,在機器人關鍵賽道的又一次精準卡位,旨在完善張江機器人谷“核心部件-整機集成-場景應用”的全產業鏈優勢。
在浦東創投方面,是上海浦東新區政府主導的投資平臺,長期深耕于區域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尤其在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領域積累了深厚的資源與寶貴的經驗。其旗下浦東天使基金專注于早期科技項目的投資與孵化,曾成功支持多個高成長性科技企業的發展,為區域經濟注入創新活力。此次浦東天使基金領投意優科技,并引入其入駐張江機器人谷,將發揮上下游企業的協同作用,鞏固和提升浦東在全球人形機器人產業中的領先地位。
03
未來市場空間巨大
上海仍在加注
此次上海兩大國資“下注”意優科技,也和其背后所包含的巨大市場空間有著密切關系。
公開資料顯示,浦東新區正加快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據浦東新區科經委統計數據顯示,圍繞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浦東在整機本體、智能軟件、硬件核心零部件等方面加快謀劃布局,其產業規模已超過200億元。
這僅僅是開始。2024年中國人形機器人白皮書顯示,人形機器人具備廣闊應用場景,具備萬億級別市場空間。
從各類公開信息綜合來看,在機器人賽道,上海早就在不斷加注。根據張通社Link數據庫統計顯示,2024年全年上海人工智能領域累計完成融資184起,其中機器人領域內完成的融資共有42起,占比達22.8%,較上年同期增加了8起。
本次融資完成后,意優科技將遷入上海張江機器人谷。張江機器人谷是中國人形機器人產業的核心高地,匯聚了包括綠的諧波、傅利葉、智元機器人等明星企業;再比如,位于漕河涇開發區內的人形機器人創新孵化器,總規劃面積約12048.5平方米,由漕河涇開發區、徐匯、道禾資本等多方合作伙伴共同設立打造。通過為本土人形機器人企業成長提供相應的平臺運營、技術服務和投融資服務,推動人形機器人強相關技術領域前沿技術的突破和具體產品的落地。
在具體運營上,該孵化器針對人形機器人產業鏈環節,打造了“聯動一體化服務”平臺,其中包含3D打印快速響應中心、機器人“超市”、機器人共性測試、AI Hacker House社群等服務內容,為孵化及生態企業提供測試、制造、展銷及社群生態的全方位服務。
在資金層面上,多支有關機器人的基金在上海落地。2019年成立的上海人工智能產業基金,是國內第一支省市級人工智能產業投資基金,由上海國盛集團、臨港集團聯合發起設立,總規模100億,注冊于臨港新片區。成立以來,該基金陸續投資了傅利葉智能科技、地平線機器人、銀河通用等機器人研發商。直到現在,上海勢頭不減,繼續在人工智能產業投資的賽道一路狂奔,新的基金陸續成立。
2024年7月26日,上海三大先導產業母基金正式發布總規模1000億元,包括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母基金以及未來產業基金。其中,225.01億人工智能母基金,注冊在上海徐匯區,將重點投向包括但不限于智能芯片、智能軟件、自動駕駛、智能機器人等人工智能相關領域;同年11月20日,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與易方達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發起建設人工智能和具身機器人產業基金。
作為走在全國最前沿的城市,上海在機器人領域已經積累了雄厚的產業規模,疊加充分的政策支持,未來隨著政策持續加碼、技術迭代加速,上海有望在機器人領域進一步擴大影響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