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個世界杯周期,國足歸化工作不再大張旗鼓,反而非常矜持。
文|逐風
世界杯亞預賽18強賽已步入白熱化階段,3月20日和25日,目前積6分的國足將分別在客場對陣沙特,主場對陣澳大利亞。可以說,國足能否入圍2026年美加墨世界杯,這兩場堪稱左右結局的關鍵戰。
而國足能否踏上美加墨的航班,與奧斯卡(原籍剛果(金))和塞爾吉尼奧(中文名奧古樓,擁有巴西、意大利雙重國籍)兩大外籍球員的歸化進度有著密切聯系。他們能否披掛上陣,是這兩場比賽至關重要的看點和因素。但是由于流程沒有走完,兩人顯然無法入選新一期國家隊的集訓名單。
國足公開的目標是取得世預賽18強賽小組第四,而無論國足能否突圍世界杯成功,歸化球員的作用和意義或許將給中國體壇各個項目帶來深遠的借鑒意義。或許,歸化球員在未來出現在中國體壇將成為“常態”,也是取得成績的重要力量。
足球先上
事實上,無論外界承認與否,觀感如何。歸化政策已經成為了當今世界體壇的主旋律,不僅不分體育強國或弱國,且籃壇足壇皆是如此。
而18強賽已過半的賽程,更是一次對席卷整個亞洲的歸化浪潮的考驗。除了日本、韓國、伊朗、朝鮮四隊外,其余15支球隊中14支都有歸化球員增強實力。
有意思的是,上世紀90年代,日本足球職業化改革初期,高價引進的高齡球星帶火了J聯賽氛圍,但國家隊則選用年齡當打的歸化球員如拉莫斯、呂比須、三都主等。但隨著日本各級足球聯賽的完善,本土青訓體系的壯大,日本足球逐漸將發展重心轉移至培養本土球員以及混血球員。混血球員中,如鈴木彩艷、望月海輝、藤田讓瑠均在日本各級國家隊獲得一席之地。
2019年,中國足球才開辟了歸化的先河。最先接受歸化的是侯永永和李可,兩人先后加入北京國安俱樂部。此后,廣州恒大也陸續協助艾克森、阿蘭、高拉特、費南多等球員實現歸化。這次嘗試在國足在征戰卡塔爾世界杯預選賽時沒有獲取上佳效果,雖然付出了天價的成本,但歸化進入陣容的球員大多已過巔峰狀態,實際戰力大打折扣。
又一個世界杯周期到來,國足的歸化工作不再那么大張旗鼓,反而顯得非常矜持,在資金投入上遠無法與恒大時代同日而語,而且嚴格注重合法合規。另一方面,中國足協也意識到關鍵位置的歸化球員或許能起到決定性作用,但本土球員組建的陣容才是基本盤,只有兩者互相充分借力,才可形成最強合力。
和歷史上的日本對比,更讓國足側目的,是世預賽18強賽同組的對手印度尼西亞。印尼男足大規模歸化球員計劃最大的推動者便是印尼足協主席、國際奧委會委員,也是大家熟悉的前國際米蘭老板托希爾。
由于印尼和絕大多數國家一樣承認雙國籍,所以歸化進展相當之快。托希爾曾表示,集結更多海外擁有印尼血統的優秀球員來加強國家隊實力,也不僅僅是印尼一家在做,完全合規合理。而綜合印尼媒體和足球業內的信息顯示,印尼男足大批量進行歸化運作仍然主打“感情牌”和“血緣牌”,并沒有針對誰開出豐厚的合同和簽字費。
兩年前東南亞杯,殺入四強的印尼隊僅有2名歸化球員。到2024年10月首回合對陣國足,印尼已經歸化了多達14名歸化球員,還沒算因傷落選的后衛希爾赫斯。
而將原主教練申臺龍炒魷魚后,印尼更是聘請荷蘭足球名宿克魯伊維特擔任主教練,前巴薩體育總監小克魯伊夫,將擔任印尼足協體育顧問。而小克魯伊夫曾執教過中超重慶和深圳兩隊,近期工作就是進一步推動歸化工作,為晉級世界杯做最后一搏。就在前兩天,印尼足協主席托希爾確認,意乙巴勒莫隊門將奧代羅(身價500萬歐元)、荷甲前進之鷹左后衛迪恩-詹姆斯(身價55萬歐元)、比甲洛梅爾后腰喬佩盧佩西(身價30萬歐元)等3名球員已經歸化成功。
不排除,今年6月再次與國足會面的印尼隊,將擁有一支全歸化陣容。客場出戰的國足能否取得分數,國足和印尼究竟誰能實現小組排名前四的目標,尚未可知。
值得一提的是,阿聯酋國家隊最新一期世界杯集訓名單一口氣召入了8名歸化的巴西球員:盧卡斯-皮門塔、馬科斯-梅洛尼、法比奧-德利馬、霍納塔斯-桑托斯、佩雷拉、布魯諾-奧利維拉、凱約-盧卡斯、凱約-卡內多。與其說是阿聯酋,不如說是“巴西二隊”。
籃球跟上?
放眼全球,籃球和足球一樣,很多國家也在近20年通過球員歸化來提升球隊實力,這也已經成為籃球發展的一種趨勢。
2005年,俄羅斯成為了歸化史上的一個里程碑,他們歸化了在俄羅斯聯賽打球的黑人喬恩-羅伯特-霍爾登,兩年后的歐洲杯,霍爾登幫助俄羅斯一路殺到總決賽。面對加索爾兄弟帶隊的西班牙,霍爾登在最后兩秒投進制勝中投,以一分之差險勝對手,不但一舉奪冠,還幫俄羅斯隊拿到了2008北京奧運的直通票。
等到2022年的歐洲杯,24支球隊有一半歸化了美國球員。其中,曾在CBA效力,但并沒有展現出超強實力的洛倫佐-布朗愣是和西班牙球員“打成一片”,為西班牙奪冠立下汗馬功勞。
近鄰日韓,菲律賓,也在各自男籃國家隊引進使用歸化球員很多年了。以中國男籃現有水平看,不找歸化球員確實吃虧。因此,才有了中國男籃迎來首個歸化球員李凱爾的舉措。
近期,知名籃球媒體人楊毅在個人電臺透露,國足的歸化球員取得怎樣的效果和結局,或將對于籃球行業產生深遠的影響。
歷來,籃球在許多關鍵節點上的行動,均是將足球的動向視作“風向標”。1994年,中國足球開啟職業化改革。1995年,中國籃球CBA聯賽元年賽季隨即啟動。足球俱樂部先開始尋找外援,籃球俱樂部也開始嘗試尋找外援。國足啟動歸化,中國男籃亦開始進行嘗試……
只不過,從初次嘗試歸化的效果看,中國男籃和國足可以稱得上是“難兄難弟”。李凱爾雖然是效力于NBA,能獲得高薪合同的球員,卻因為風格打法的問題,在洋教頭喬爾杰維奇麾下沒能和中國男籃產生良好的“化學反應”。中國男籃繼東京奧運之后,再度無緣巴黎奧運。
頗為“諷刺”的是,在世界杯擊敗中國男籃的南蘇丹,同樣也是將國際籃聯的歸化政策吃透,依靠大量挖掘從小在北美長大的球員加入南蘇丹,才得以實現進軍奧運會。
中國男籃會連續第三次無緣奧運會嗎?未來,中國籃球的歸化該如何運作?近期,中國男籃主帥郭士強采訪時對于歸化問題公開表態。他表示,歸化球員對球隊非常重要,他們能在打硬仗、打強隊時,站出來承擔責任、解決問題。
而楊毅透露,中國籃協相關人士已就歸化事宜與部分球隊負責人進行非正式溝通,有些俱樂部接到籃協征詢意見,如果由俱樂部運作歸化球員,在聯賽可以當成本土球員用。
國際籃聯與國際足聯規定不完全相同,國際足聯主要規定接受歸化的球員必須要在目標國家生活、效力滿5年,而籃球則是只限制人數,每個國家只能歸化一人,但不限制生活年限。相比之下,國際足聯的歸化要求相對更苛刻,而國際籃聯的歸化要求相對更寬松。
從積極的方面來看,歸化球員比之中國本土球員,大多具備超強的個人能力。如果歸化政策落地,歸化球員不占用外援名額,或許對于各俱樂部歸化的動力,提升全隊實力有一定促進作用。
這樣一來,如果每支球隊均可以自由選擇看中的球員進行歸化,相關球員再接受中國籃協考察,評估實力是否可以入選國家隊,這對中國籃協而言,等同于有了較大選擇面的“人才池”。并且,和中國足協一樣,中國籃協也可以“不找人,只用人”。
注:本文所用圖片來自OSports全體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