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深水財經社 倪大九
風電產業鏈的寒意正從業績報表蔓延至管理層。
近日,蘇州中環海陸(301040.SZ)發布公告稱,總經理蔣利順、副總經理何凡兩位高管同步請辭,另外獨董張惠雅也提交了辭職報告。
金融小強注意到,近一年,中環海陸的高管更替十分頻繁。翻開公司公告,管理層潰退猶如多米諾骨牌:從多任董秘到證代,讓人不禁發問:中環海陸怎么了?
中環海陸成立于2000年1月,是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級轉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公司主要從事工業金屬鍛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廣泛應用于風電、工程機械、礦山機械等多個領域。
2月25日,中環海陸發布公告,近日公司部分高級管理人員因個人職業發展原因辭職。蔣利順辭去總經理職務和提名委員會委員職務,何凡辭去副總經理職務及其他相關職務,但兩人仍擔任公司董事。
不久前,獨董張惠雅也因個人原因辭去獨立董事及相關委員會職務,辭職后不再擔任公司及子公司的任何職務。
從公司公告來看,大家離職的原因大多歸結為“個人職業發展”,但強哥覺得,事情肯定沒有這么簡單。
細扒公告發現,去年9月,公司原董秘鐘宇先生因工作安排原因辭去董秘一職,由總經理蔣利順先生代行董事會秘書職責。
意料之外的是,幾個月后總經理蔣利順先生也提出離職。
同月,證券事務代表王雨香也因工作調整原因辭職,辭職后將轉任公司其他職務。
除了密集出走,高管們近期的減持也很頻繁。
3月4日,公司高管戴玉同減持5萬股,套現71.65萬元;
2月27日及28日,公司董事、高管宋亞東分別減持1.5萬股,共套現42.27萬元;
另外,公司持股5%以上股東江蘇江海機械計劃在2025年1月9日至2025年4月8日減持不超300.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3.0%。
我們可以發現,高管離職的時間窗口,也恰逢風電行業深度調整期。
中環海陸于2021年上市,上市前其歸母凈利潤達到近十余年峰值,而在上市后則連續下滑。
根據過往披露的信息,中環海陸曾在首份業績預告中預計,2023年其歸母凈利潤為盈利310萬元至460萬元。
但年報數據則顯示,該公司2023年實際凈利潤為-3219.04萬元,與首次業績預告的盈利預期相差深遠。
如此離譜的差錯,不禁讓人質疑中環海陸的財務負責人干什么吃的?
2025年1月4日,中環海陸披露了2024年度業績預告,公告稱公司2024年預計虧損1.35億至1.65億元。
公司表示,業績下滑主要是受多重因素影響,其中市場競爭加劇、產品單價下降,以及未達預期的產能利用率成為重要原因。
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環境中,公司如何應對挑戰、扭轉局面,將是接下來必須密切關注的焦點。
對于中環海陸而言,管理層的更迭或許是陣痛,但也可能是重筑競爭力的起點。
(全球市值研究機構深水財經社獨家發布,轉載引用請注明出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