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的第一天,中國足協沒聲沒響地在官網發布消息,上線“球員自薦系統”。
這套系統也許是中國足球的一個轉折點,中國足球從此由“貴族足球”向“草根足球”轉變。
每一個人都知道,擁有14億人口的中國,在各行各業都永遠不缺少人才,如果說某一領域沒有人才脫穎而出的話,一定是那個領域的人才發現和選拔機制出了問題。
關于中國男足幾十年都不行的問題,大家都逐步達成了共識,那就是利益圈固化,只有利益圈的人才能踢上足球,人才不能夠脫穎而出。許許多多水平很高,極具培養潛力的草根球員,找不到足球的大門,沒有上升通道。
據我所知,我們市里的女子足球隊,我們看著她們在省運會上拿到了冠軍,但她們考上大學之后就全部退役了,沒有一人進入省隊或是俱樂部踢球。這就如高中物理很好的同學,到了大學就都不學物理了,那中國怎么可能出物理學家?
這就是中國足球為什么一直不行的原因。
因此,別小看這套自薦系統,有了它就有了所有中國足球運動員的上升通道,人才才有可能脫穎而出。
我注冊了這套系統試了一下,需要輸入姓名,身份證號,城市,手機號才能注冊。
整個自薦系統共分4大類。一大類是基礎信息,二大類是足球經歷及綜合評價,三大類是技能展示,四大類是測試數據。
基礎信息有意思的地方在于需要填寫你父母的身高和是不是運動員。
足球經歷及綜合評價主要看你參加過什么訓練,打過什么比賽,有過什么成績,師從什么教練員。
技能展示需上傳你的比賽錄像和顛球視頻。
測試數據主要是8項基本的身體素質的數據,具體是30米跑、箭頭跑右側、箭頭跑左側、立定跳遠、引體向上、坐立體前屈,身高、體重等。
個人以為,身高體重的數據重復了,而身體素質的數據還少了點,至少還應該納入50米跑、3000米跑成績吧。
關于怎么樣打破利益圈,搞好中國足球,我們曾經提過幾個建議,如:
一是由主教練全權全國海選球員,自行組織紅、黑、白三支國家隊,每年進行一次測試賽,贏了的隊伍直接代表國家出戰該年的國際大賽。(有人會說那樣分散了人才,根本不會,韓國有多少人才?日本有多少人才?)
二是拿到中超聯賽冠軍的俱樂部隊,其國內球員組成國家隊出戰該年的國際大賽。
三是狠抓培養足球人才的關鍵環節,著力辦好大學生足球聯賽,起到牽一發動全身的效果。
看來,中國足協聽取群眾意見,在采取一些行動了。
希望這個改革能夠一以貫之地實施下去,不要半途而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