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低生育率的問題已經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了。
回顧過去幾年,2020年關閉33所,2021年至2023年分別減少至24所、25所和22所。
最近韓國教育部發布的《全國學校關停現狀》報告,2025年49所中小學關停,這是韓國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關停潮。
今年韓國小學一年級入學人數首次跌破33萬人,全國至少180所小學面臨“零新生”困境。
為什么韓國人從瘋狂內卷到躺平自生自滅?一切的原因可能都能從這部最近熱播的高分韓劇中找到答案。
韓國高中生人均瘋癲學習
《善意的競爭》一經上演就斬獲豆瓣8.8的高分。因網上流出的動圖,許多人誤以為這是一部百合劇,其實是一部聚焦韓國教育困境的校園懸疑劇,有時候甚至更像一部驚悚片。
女主禹澀琪從小在孤兒院長大,因一次考試拿下第一名,意外收獲了來自院長、飯堂阿姨乃至同學的格外優待。
她因此意識到,學習可以改變命運,為了守住第一,她不惜嗑藥拼命學習。直到她轉入首爾頂級貴族學校彩華女高后,才發現“好好學習”成了上流階級的特權。
高三開學第一天,一場20分鐘的隨堂測驗,禹澀琪信心滿滿,結果發現卷子上考的都是沒學過的內容,但是身邊的同學卻下筆如有神,游刃有余。
很快她明白了,解題是補習班的任務,課堂上老師沒必要浪費時間再講。她來到一家補習班咨詢,但是250萬(約合人民幣1.2萬元)一科的天價補課費,她根本無力支付。
禹澀琪的對照組,是校董之女、全校第一的劉在伊。她看似擁有一切,是人生贏家,其實活在家庭的高壓操控下。
她的院長父親為了讓她擁有“最完美的八字”,特地改變了母親的剖腹產時間。她的家庭,以叢林法則為根基,將親情與成績綁定。
她有個同樣優秀的姐姐,為了激發兩個孩子的競爭意識,父親會讓成績好的女兒去打成績差的。因此劉在伊不得不一邊輸血一邊學習。
《善意的競爭》之所以令人壓抑,不只是因為兩位女主的故事,而是劇中的每個學生,都在這場無聲的戰爭里掙扎。
劉在伊父親的醫院,竟然專門向女高中生兜售“提高專注力”的藥物,還涉嫌操控升學率;
午休時間,學生們像是某種邪惡儀式般,默契地掏出藥丸吞下;
女生為考藝術院校拼命減肥美容,為攢補課費不惜賣身;為了避免痛經影響學習,部分女學生選擇通過手術調節體內荷爾蒙,幾乎讓自己處于無月經狀態...
僅僅看截圖就已經夠讓人窒息了,韓國的“內卷式教育”全球聞名,但《善意的競爭》用一種近乎驚悚的方式,將這一現實剖開給觀眾看。
左手咖啡,右手紅參
雖然有戲劇化的成分,但《善意的競爭》的確反映出韓國教育中真實的一面。
韓國的高考的重要性,甚至遠超東亞其他國家。每年考試當天,整個國家都會進入“高考模式”。
上班族推遲上班,股市延遲一小時開市;
英語聽力考試時,全國境內飛機暫停起降;
連流行歌曲都可能成為禁曲。
去年抖音神曲《APT》就因歌詞旋律過于洗腦而被列為高考禁曲。
在考場外,高一高二的學弟學妹們會提前趕到,為高三生跪拜送行,不是為了給高三生打氣,而是希望他們速速上岸,不要再復讀了。
因為多一人復讀意味著明年多一人和自己競爭。
根據數據顯示,參加2026學年度大學修學能力考試(高考)的復讀生人數預計將達到20萬人左右。這可能是自2001學年度高考以來的最高水平。
在韓國,高中生已經進化掉了睡眠。他們把“四當五落”掛在嘴邊,睡四個小時能上岸,睡5小時肯定會落榜。
雖然實際并沒有那么夸張,但韓國高中生的睡眠時間在東亞三國中墊底:在平均每天的睡眠時間不到6小時的中國高中生為30%,日本為46.6%,而韓國高達57.9%。
整個韓國高中生的平均睡眠時間在4.9到6.5小時之間,其中最拼命的一批人每天只睡3小時。
去年年初大火的“韓女學習法”震驚中國學生,韓國女生每天5點起床,學習18小時,一天背3000個單詞,一天記一本近代史...
不睡覺是反人性的,尤其是在高考前極限備考的狀態下,只能靠左手咖啡、右手紅參來續命。
韓國24小時營業的咖啡店坐滿了徹夜不眠備考的學生,這些人被稱為“咖學族(???)”。
咖啡喝多了總是不健康,于是年輕人又瞄準了保健品,紅參就是最受歡迎的續命良丹。
最近韓國又流行起一種快速恢復精神的方法——大蒜針。學習壓力來一針、精神不振來一針、失眠來一針,很多學生長期熬夜備考,中途就通過打“大蒜針”維持精力。
所有人都知道這樣做會猝死的概率也非常高,所以韓國人還專門研究出了專屬于韓國學生的防猝死套餐,主要包括魚油+維B+維D+鎂...可以提高自己身體活力,降低猝死的風險。
《善意的競爭》中的女主們一邊輸液一邊學習,一邊嗑藥一邊刷題的畫面,看似夸張,實則是韓國高中生真實生活的寫照。
補習風潮吞噬韓國年輕人
韓國素有“補習班共和國”之稱,在這里,不補課的學生才是異類。
2024年1月的一項調查顯示,72.6%的韓國學生正在上補習班,但這個數字恐怕遠遠低估了真實情況。
韓國的補習班不僅安排在周六日,平日里放學后也會開班。
一名韓國高中生回憶:“補習班下課基本都到晚上10點,到家后還得完成補習班的作業,基本都要熬到凌晨一兩點才能睡覺。”
中國有海淀媽媽,在首爾的江南地區也有一個群體叫“江南媽媽”,她們以強迫孩子補習到深夜而聞名。
教育內卷催生了龐大的補習產業,在首爾,補習班的數量是便利店的3倍。
韓國最頂級的補習資源幾乎都集中在首爾市江南區的大峙洞(Daechi-dong),這里被稱為韓國的“補習產業園”。一條街上有1000多家補習班,每年創造產值超過20萬億韓元。
每到報名季,補習機構門口都會排起長隊,家長們徹夜守候,就為搶到一個名額。高級名師課不僅價格昂貴,還要篩選家長,幾個家庭競價后,名師才會決定輔導誰家的孩子。
在韓國砸鍋賣鐵都要供孩子上補習班毫不夸張,省吃省穿都不能省補習班。
韓國《亞洲經濟》報道稱,在普通家庭,補習費甚至超過全家的伙食費、居住費等基本開銷。
這直接催生了一個新的群體——教育貧困族(Edupoor),很多家庭為支付孩子高昂的學費瀕臨破產。
更毀三觀的是,前幾年,韓國某公立高中的五名男教師長期性侵女學生,最終因被舉報而被嚴懲。
但是由于其中有一名老師是專家級教授,很多學生都依靠他來輔導,一些家長和學生甚至發起請愿,希望這名“禽獸老師”回校任教。
長期以來,韓國青少年承受著巨大的教育壓力,韓國統計廳的數據顯示在10-19歲的青少年死亡原因中,自殺占比高達40%。
韓國教育部的官方數據更加觸目驚心,2019年,全國有2290名學生自殺身亡,其中75%的原因與學業壓力直接相關。
2011年11月,首爾發生了一起震驚全國的案件。資優生小池他在全國統考中考了4000名,卻向母親謊稱自己考了62名。
謊言被揭穿后,他遭到母親的毒打,最終情緒崩潰,舉起菜刀殺死了自己母親。
為了高考,韓國家長瘋了,孩子也病了。
土湯勺一輩子也無法成為金湯勺
《經濟學人》記者丹尼爾·圖德曾在《太極虎韓國:一個不可能的國家》一書中,多次提到韓國人對學歷的狂熱追求。
但其實韓國社會對高考的執念,并非單純迷信名校光環,而是源于現實的無奈。
在韓國有一個很著名的論調:湯勺論。
根據父母的經濟能力分為“金湯匙”、“銀湯匙”、“銅湯匙”和“土湯匙”四類。父母的財富、學歷和社會資源,直接決定了孩子未來的階層。
這把無形的“達摩克利斯之劍”逼得家長拼盡全力,砸鍋賣鐵也要讓孩子進入SKY大學,因為這是韓國底層人唯一翻身的機會。
韓國大學的整體錄取率高達70%,放眼全球都是相當高的比例。可問題是,SKY大學的錄取率僅為2%,而它們壟斷了韓國的精英資源。
70%的大企業總裁、80%的司法系統高官、醫生出自SKY大學,財閥企業優先錄取SKY學生。
韓國年輕人的一生早已被注定,考上SKY,進入頭部財團,就意味著高薪、頂級人脈和體面的社會地位。
如果說高考是第一輪競爭,那么進入大企業的招聘考試,才是最終的“上岸之戰”
在韓國頭部10大財團貢獻了全國75%的GDP,但僅雇傭3%的人,即便是SKY大學的畢業生,也無法確保進入財閥企業。
三星入職考試(GSAT)有韓國小高考之稱,每年報名人數近10萬,錄取名額4000,成功率4%。三星為此專門成立了一所“入職考試研究院”,負責命題、閱卷,堪比國家考試院。
除此之外的另一個選擇,就是考公。
韓國知名的就業網站Job Korea的調查發現,韓國父母最期待子女成為公務員,因為工作穩定,一旦上岸,就能干到退休,薪資福利也十分可觀。
據統計,韓國每年有26萬人報考公務員,占韓國求職總人數的40%。考公族占韓國青年人口(20-26歲)的6.8%,占高考生75%。
這股考公潮甚至蔓延到高中生,不少高中生選擇不考大學,直接考公務員。
事實上考公比考哈佛還要難,首爾公務員熱門崗位報考比高達1:800,考公圈流傳:準備三年是必修,準備五年是基本,準備七年是選修。
兜兜轉轉,韓國年輕人依然離不開考試的圍城。
在韓國父母眼中,好的出路=穩定+體面+高收入,但現實卻把孩子逼成了考試機器。
一張文憑決定一生,孩子只能被迫在“財閥”和“公務員”之間二選一。父母一心想讓孩子出路光明,但對于孩子來說,這兩條路根本不是人生,而是圍城。
韓國的年輕人,又如何逃離這場被學歷和社會結構鎖死的命運?
或許不結婚、不生子、只活我自己,韓國生育率一年比一年低就是韓國年輕人無聲的反抗。或許真的要等待韓國人全都消失了,這場無休止的競爭才會停止。
-每日教育新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