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全球還會大通脹!
之所以有這種感覺,主要是因為我發現世界三大經濟體今年全部在搞財政刺激。
我們啥情況大家都已經知道了,今年財政赤字率為4%,徹底走出了3%的“魔咒”。
而美國那邊,2025財年前四個月財政赤字就高達8400億美元,這個額度甚至超過了疫情的高峰期。
據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預測,2025年財年美國赤字將高達1.9萬億美元,占GDP的6.2%——仍遠遠高于疫情前的水平。
不僅如此,加關稅能讓美國財政收入多少不知道,可對內減稅花的的錢那可是一筆巨款。真不知道美國財政除了發更多債籌錢外,還有什么更好的辦法。
至于歐盟,前兩天德國突然提出了一項萬億經濟刺激計劃。
根據該計劃,德國打算修改憲法,把德國軍費開支的借款上限取消。同時,籌集5000億歐元在10年內大搞工業和基建。
5000億歐元是什么概念,它相當于德國2024年GDP的12%。
雖然這筆巨款攤到每一年看起來沒有多少,但是它傳遞出來的信號意義卻非同一般。
它意味著,那個遵守財政紀律10多年的德國和歐盟將徹底走出“財政保守主義”,放飛自我。
這不,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宣布打算花費8000億歐元加強歐洲防務工業,并提議給予成員國1500億歐元的貸款支持和更大的財政靈活性。
發現沒有?
一股“財政刺激競賽”的味道撲面而來!
至于原因,美國搞“美國再次偉大”需要財政兜底,歐盟因為防務安全和關稅問題需要財政刺激來對沖,我們則需要財政花錢穩經濟。
不管怎樣,合作、溝通一旦消失,“財政刺激競賽”則只會加速,印鈔機跟著也不會停,其結果必然是壓制不住的高通脹在全世界再次崛起。
這會直接帶來三重影響。
其一,通脹格局。
筆者認為,歐美的通脹會再度起飛,至于能飆到什么程度一方面取決于歐美財政還會擴大多少,另一方面取決于歐美央行能不能及時通過不降息甚至加息加以制止。如果財政繼續加一擴張,通脹則會越猛,如果央行能及時出手,通脹則不會管不住地往上竄。
至于我們,筆者以為通脹大概率會溫和地漲一漲,但很難突破2%這道坎。究其原因是我們的內需實在太脆弱了,4%的赤字率不足以撬動大通脹。
類似于疫情期間的“外漲內縮”的格局大概率還會上演。
其二,匯率格局。
筆者以為,隨著德國重啟財政、歐盟放松財政紀律,會讓歐元這兩年開始變強。隨著歐元變強、美元指數走弱,我們央行不用隔三差五地因為保匯率而失去通過持續寬松的方式支持國內經濟,這會讓人民幣從根本獲得更多支撐。
這不,最近三天歐元對美元直接暴走,三天就漲了4%,讓美元指數直接從107跌到了104,人民幣也重新回到了7.3下方。
美元獨強的時代結束了,歐元的新時代又來了。
其三,貨幣政策。
這個影響是長周期的,不光是今年,明年甚至后年整個貨幣政策的基調大概率都是相對緊縮的。
作為通脹的第一責任人央行,大概率會放緩剛剛開啟的降息節奏,甚至于今年某個時刻宣布停止降息。
這不,德國那邊剛一行動,隔夜掉期市場就認為歐央行今年剩下的時間會減少降息次數、降低降息空間。
這種情況美國那邊也一樣。
那么這對我們普通的投資者有什么指導意義呢?
第一,要明白通脹的背后是經濟的火熱擴張,高利率的背后對應著更高的無風險收益率。這幾年,外圍的投資收益率仍然會遠遠高于國內。
第二,盯住各國的通脹數據和央行的貨幣政策,一旦發現某個國家通脹起來而央行操作遲鈍,就做多該國的股市和貨幣、做空該國的國債。
第三,對大部分人來說,一定要有多資產、多幣種配置的理念。站在國內,除了要留足現金和流動性高的資產(隨時方便賣出換成錢)外,手里也一定要持有一些外幣資產。
隨著脫鉤、貨幣和財政政策的劇烈變動,單方買某種資產很容易掉坑里面,一定要有多資產、多幣種配置的理念。
站在國內投資者的角度,筆者認為,除了要留足現金和流動性高的資產(隨時方便賣出換成錢)外,手里也一定要持有一些外幣資產。
這三年,國內不少有錢人投資香港儲蓄型保險,其本質就是借助香港市場參與全球資產配置,獲得比國內更高的收益,并借助于美元或港幣計價的保單對沖人民幣貶值的風險。
如果你不想經常折騰又想趁著國外市場收益更高的機會賺長期的錢,實現家庭資產的保值增值,那么一定要配置一部分香港儲蓄型保險。
配置它不要太多,但一定要有!!
作為保險,一方面它玩的就是風險對沖,賺的就是時間的錢,底層資產大多以各國國債,拿無風險收益錢;
另一方面,我們還可以直接多幣種配置,買保險時用人民幣,收益時直接拿到美元、港幣、澳元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