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華寺,上海地區最著名的寺院之一。傳說為三國時期吳王孫權為其母所建,距今已有1700多年歷史,但據文獻記載,寺建于北宋初年。北宋治平三年(1064)賜“空相寺”額、今寺碑殘石尚存。明萬歷二年(1574)賜名“大興國萬壽慈華禪寺”,但仍沿用龍華寺原名。后歷經興廢,今寺系清光緒年間陸續重建。
龍華塔,又名報恩塔,該塔原在龍華寺內,因光緒年間筑龍華路而與寺分隔、自成塔院。該塔通高40.64米,現存塔身和塔基主體,可追溯至北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年)吳越王錢俶重建遺存,是上海地區現存最早佛塔。
今天分享一組龍華寺與龍華塔的早期照片。
龍華寺與龍華塔,1850年代。
龍華寺在咸豐十年(1860)因太平天國戰事遭毀,現有格局為光緒年間重修,照片中寺與塔的格局與現今所見大不相同。
龍華寺與龍華塔,1850年代。
龍華塔,1850年代。
遠眺龍華塔,1850年代。
龍華塔遠景,在前景中有一個果園,可能是桃園,龍華寺當年以桃花出名。
龍華塔與龍華塔橋,這張照片可以清楚的看到龍華塔和塔橋的位置關系。左側的房子屬于Abraham Bowman,他是英國茶葉貿易商行Gilman, Bowman & Company的創始人之一。1850年代。
龍華塔橋遠景。1850年代。
龍華塔橋近景,1850年代。
龍華寺中造像,1858年。
龍華寺邊Abraham Bowman的宅邸,臨近河道。1859年10月。
龍華塔橋,1859年10月。
龍華塔,1868-1875年。
龍華廟會時的熱鬧場景,左邊前方殿宇為彌勒殿,右側是鐘樓,1890-1910年。
龍華寺周邊曾有大片桃林,桃花盛開時,滿樹爛漫,如云似霞,吸引眾多游客前來觀賞拍照,構成了 “三月三,上龍華,看桃花,逛廟會” 的獨特景觀。龍華廟會一般在清明前后舉行,桃花通常在農歷三月十五前后到達盛花期,而三月十五又是龍華寺的香火會,因此廟會會期自然后延,以農歷三月十五為廟會正日。
“丐幫幫主”,渾身極度襤褸的一名乞丐,背景是龍華塔,1900年。
這位“丐幫幫主”出現了不同攝影師的鏡頭下,1900-1915年。
龍華寺鼓樓,1902年。
龍華塔,1905-1911年。
龍華寺殿宇脊飾。1905-1911。
龍華寺,天王殿與鼓樓。1900-1910年。
龍華寺大雄寶殿,1905-1908年。
幾名外國人在龍華塔下。1907年。
龍華塔下的合影。1907年。
龍華塔下,兩個洋人坐在獨輪車上,1907年。
龍華寺香爐前合影,后面一座殿宇,天王殿南面?1907年。
龍華塔前的人力車和獨輪車,1907年。
幾名外國人在龍華塔上野餐。1907年。
龍華塔,1910年。
龍華塔,古塔四周很是熱鬧,還有一排人力車在等客。1910-1913年。
龍華塔,1900-1920年。
龍華塔,1910-1920年。
遠望龍華寺與龍華塔,1919年。
龍華寺大雄寶殿前的香爐。1920年代。
龍華寺天王殿內天王像,1920年代。
龍華寺天王殿內天王像,1920年代。
兩尊天王像前的一排小型造像,1920年代。
龍華塔,1920年代。
龍華寺鼓樓,底層被圍了起來,不知何故,1920年代。
龍華塔,前方有一座石板橋,1930年代。
龍華寺,1932年。
在戰爭中受損的龍華寺,1937年9月。
在戰爭中受損的龍華寺,天王殿內天王像岌岌可危。1937年9月。
在戰爭中受損的龍華寺,1937年10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