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個在體制內上班的朋友,最近跟我聊起了一件挺讓他納悶的事。
他說自己在單位一直是抱著“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心態,沒想到領導突然找上門來,說要推薦他當今年的優秀員工。
他再三跟我保證,自己絕對沒有背后搞什么小動作,而且早就看淡了評先樹優和晉升提拔,只想安安穩穩地享受生活。
所以,他特別擔心領導是不是有什么別的目的才選他。
其實,這種情況在職場里并不少見。我也經常聽到有人抱怨,明明自己一年到頭忙得團團轉,業績也是部門里的佼佼者,可到了評優評先的時候,卻總是輪不到自己。
說到評優評先,我得跟大家伙兒透個底兒。這些榮譽,說白了就是些表面的東西,不管在體制內還是體制外,很多時候是用來安撫人心的。
今天,咱們就借著我這個朋友的事兒,好好聊聊評優評先背后的那些邏輯。
你得明白,像優秀員工這種稱號,很多時候就是個虛名。領導們通常會把這些榮譽當作安撫和鋪路的工具。
先說安撫。每個領導手下都有那么幾類員工:嫡系、干將和牛馬。
嫡系呢,就是領導的心腹,自己的人。領導培養他們,可不是為了什么桃李滿天下,而是為了讓他們能在關鍵時刻派上用場,幫自己出成績、拿結果。這些心腹就像是領導的一條條“隱形戰線”,在各個關鍵崗位上發揮著作用。
干將呢,就是那些能力特別強的員工。但領導對他們往往并沒有絕對的信任,因為有能力的人往往都有自己的想法。有些干將能被領導收服,成為心腹;有些則收不服,但也不能輕易放走,畢竟他們是稀缺資源嘛。對于收不服的干將,領導通常會選擇用金錢來安撫他們,比如給項目提成、獎金之類的。
至于牛馬,就是那種能力一般、態度還算端正、野心不小、執行力還挺強的員工。他們就像是團隊里的“螺絲釘”,雖然不起眼,但數量眾多,是執行工作的主力軍。不過由于升職名額有限,加薪預算也緊張,所以大多數牛馬是得不到什么實質性獎勵的。那怎么辦呢?
領導就只好給他們一些虛名了,比如年度優秀員工、標兵之類的。這樣既能堵上他們的嘴,又能哄著他們繼續好好干活,不至于帶壞團隊風氣。
所以你看,我那朋友雖然平時不怎么努力,但說不定在領導眼里,他就是那種需要安撫的牛馬呢。
再來說說鋪路吧。領導在提拔心腹的時候,通常要走一套流程,包括搭臺子、造勢和給群眾洗腦。
搭臺子呢,就是給心腹一些展示才華的機會,讓他們去做出成績。這些機會可能是因為他們能力強,也可能是因為工作本身就是亮點工程,讓他們掛個名就能沾點光。
造勢,就是積累提拔的證據。領導得對外說,這位同志能力有多強、態度有多堅定、潛力有多十足。這些都得有成績、有榮譽來支撐。
最后就是洗腦了。領導會在各種場合表揚心腹,讓周圍的人都對他們印象深刻。這樣一來,將來提拔的時候就不會有人提出異議了。
所以,大家伙兒得明白一個道理:天上不會掉餡餅。如果你突然得到了什么好處,那要么是你在某個地方默默付出了努力,要么就是你得小心點兒了,說不定這是個“雷”。
總的來說,在體制內,評優評先可不是那么簡單的事兒。
你得看淡這些虛名,更要明白這些榮譽背后的邏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