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洗禮:出自《圣經》。人類的始祖亞當和夏娃因聽了神蛇的話偷吃禁果犯下了罪,這個罪過從此代代相傳,叫做“原罪”;個人違背上帝旨意也會犯罪,稱為“本罪”。所以,凡篤信上帝的人必須經過洗禮,洗刷原罪和本罪。洗禮時,主洗者口誦經文,受洗者注水額上或頭上,也有全身浸入水中的。后比喻經受某種鍛煉或考驗。
02
禁果:出自《圣經》:亞當和夏娃住在伊甸園中,上帝允許他們吃園中實用的果子,惟有一棵“知善惡樹”上的果子禁止吃。狡猾的蛇引誘他們偷吃了禁果。結果他們心明眼亮,知善惡,辨真假,羞恥之情油然而生,被上帝逐出伊甸園。蛇也受到懲罰:終生用肉軀爬行。比喻因被禁止而更想得到的東西。
03
猶大的親吻:猶大是《圣經》中耶穌基督的親信子弟12門徒之一。耶穌傳布新道雖受到了百姓的擁護,卻引起猶太教長老司祭們的仇恨。他們用30個銀幣收買了猶大,要他幫助辨認出耶穌。他們到客馬尼園抓耶穌時,猶大假裝請安,擁抱和親吻耶穌。耶穌隨即被捕,后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人們用猶大的親吻比喻可恥的叛賣行為。
04
海妖之歌:出自希臘神話。傳說在一個島上住著一些以美妙歌聲迷人害人的海妖,名叫“塞王”。后奧德賽路經該島,事先得到瑟西女仙的警告,用蠟封住同伴們的耳朵,又把自己綁在桅桿上,同伴們奮力劃槳,終于戰勝了迷人的歌聲。比喻那種騙人的甜言蜜語。
05
哈姆雷特之輩: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亞同名悲劇中的主人公。他父王被其弟弟毒死。為了復仇,他以裝瘋為掩護。但由于過于審慎,一再延宕,最后落得玉石俱焚的結局。比喻遇事猶豫不決、疑慮重重、遲遲不采取行動而坐失良機、一事無成的人。
06
忘憂果:出自荷馬史詩《奧德賽》。奧德賽的船隊返鄉途中,船被風雨吹到一處海邊。同伴們吃了當地特產忘憂果之后,竟然忘記家鄉和親人,忘記自己上岸的目的,也忘記回船上去。后比喻身居異鄉,樂不思歸。
07
月桂:出自希臘神話。阿波羅愛上了女妖達乎涅,瘋狂地追求。達乎涅向他父親河神求助脫身,她父親便將她變成了一棵月桂樹。阿波羅撫摩著月桂說:“你既然不能做我的妻子,至少也得做我的樹。月桂樹啊,我的頭發上、豎琴上、箭囊上要永遠纏著你的樹枝,我要讓羅馬大將在凱旋的歡呼中頭上戴著你的花冠,你的枝葉永遠接受光榮吧?!焙髞砣藗兯煊迷鹿饦渲幊傻幕ü谫浗o優秀的詩人。月桂、桂冠也被用來做勝利和光榮的象征。
08
烏托邦:源出希臘文ou(無)和topos(處所),意即“烏有之鄉”。1516年,英國空想社會主義者莫爾在其《烏托邦》一書中,描述了一個他所憧憬的美好社會,即烏托邦。那里一切生產資料均歸全民所有,生活用品則按需分配;人人都從事生產勞動,并有充足的時間供科學研究和娛樂;那里沒有酒店妓院,也沒有墮落和罪惡……。故此詞喻指根本無法實現的理想或空想的美好社會。
09
跨掉的一代:原系20世紀五六十年代流行于美國的一種文學流派。該派均為青年作家,他們以虛無主義態度否定一切,要求擺脫一切傳統束縛,拒絕承當任何社會和家庭義務,追求所謂“絕對自由”的生活:吸毒、酗酒、偷竊等。其作品形式上大多支離破碎,內容上消極頹廢,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對美國社會的反叛。后指對現實不滿而又無所作為、甚至沾有惡習的頹廢青年人。
10
華爾街的“民意:華爾街是美國紐約的一條街。17世紀時,這里就是貿易中心和販賣黑奴的市場,二戰后,這里成了美國重要的金融中心。華爾街便是美國壟斷資本的代名詞,華爾的“民意”即指美國壟斷資本家的意愿。
11
蒙娜·麗莎的微笑:《蒙娜·麗莎》是意大利達·芬奇的作品。完成于1506年,畫中的蒙娜·麗莎相傳原是佛羅倫薩有名的美女,她性情矜持,郁郁寡歡。為了使蒙娜·麗莎發自心扉的微笑,達·芬奇請樂隊演奏美人家鄉的作品,才使他嫣然一笑。而這一微笑的含義就成為幾百年藝術史上的不解之迷。常比喻青年女子迷人的微笑,或轉義為神秘的微笑。
12
極樂世界:原為印度佛教名詞。又譯“安樂國”、“安養國”、“佛國”、“凈國”、“凈土”等,俗稱“西天”。極樂世界是“無有眾苦,但受諸樂”的地界。比喻最快樂的地方或虛無飄渺的地方。
13
護城神像:古希臘作為城市保衛者的武裝神祗的雕像。當時的人認為,只要護城神像還在,敵人就攻不破。被雕成的神像主要有太陽神阿波羅、愛與美之神阿芙羅狄蒂和智慧女神雅典娜。后轉義為有力的保障和支柱。
14
騎士精神:騎士原是中世紀時歐洲封建貴族中等級最低、人數最多的一個階層。后來他們通過服騎兵兵役獲得國王或大領主的采邑,地位大大提高。騎士們經常比武打斗,與上流社會的婦女談情說愛。成為當時文學創作的重要題材,出現了歷久不衰的“騎士傳奇文學”。 后來,歐洲人常把崇尚武藝、扶弱抑強、尊重女性、忠貞愛情、捍衛榮譽的品質稱為“騎士精神”。
15
柏拉圖式戀愛:古希臘著名哲學家柏拉圖在《會飲篇》中,闡述了自己對愛情的看法:愛的最低級形式是熱戀中的情人“專注于對方美的形體”,渴望與對方肉體的結合,愛的較高形式則是從沉湎于美的形體升華到愛戀形體所表現出來的美,愛的最高形式是沉思的美,即不帶感性形體美。后來,人們把男女之間那種與性無涉、理想化的相互愛慕情誼,稱為“柏拉圖式戀愛”。
16
涅槃:涅槃是佛教全部修習所要達到的最高理想,一般指通過修持斷滅“生死”輪回而后獲得的一種精神境界。佛教認為,信佛的人,經過長期“修道”,即能“寂(熄)滅”一切煩惱和“圓滿”一切“清凈功德”。這種境界,名為“涅槃”。在佛教史籍中,通常也作為死亡的代稱。后來,人們在寫文章時就把“涅槃”作為“死亡”的代稱來使用。
17
沙龍:“沙龍”是法語的譯音。17世紀時,巴黎的名媛貴婦常把客廳變成著名的社會交際場所。進出這里的人,多為小說家、詩人、畫家、戲劇家、哲學家和評論家等,他們歡聚一堂,或作詩繪畫,或欣賞音樂,或促膝長談。后來,人們就把這種形式的聚會稱為“沙龍”?,F在,人們仍常借“沙龍”一詞來表述某項活動,如“文學沙龍”、“音樂沙龍”等。
18
圓桌會議:出自英國古代英雄亞瑟王和他的圓桌騎士的傳說。圓桌無首席末席之分,象征圍桌而坐的騎士處于平等的地位。在圓桌旁舉行的會議稱為“圓桌會議”。表示參加談判的各方一律平等。
19
骨中之骨,肉中之肉:出自《圣經》。上帝在亞當身上取下一根肋骨造了女人夏娃,并讓兩人結為夫妻。亞當說:“這是我的骨中之骨,肉中之肉,可以稱她為妻,因為她是從夫身上取下來的?!焙笥髦腹侨庀噙B的關系,也比喻耗費了自己很多心血和精力所獲得的成果和最心愛的東西。
20
A字第一號:A是英語的第一個字母,因而常用來表示”第一”的意思。最早出現在英國著名的勞埃德海運保險社的船只登記簿上。凡屬最好的船只,都用“A1”在登記簿上作登記;而已沉沒的船只則登記在一個黑色封皮的簿子上。后來,人們就把最好的或一流水平的稱為“A字第一號”,而把記載不祥消息或為進行某種迫害而開列的名單叫做“黑名單”。
21
認識自己:出自希臘神話。奧維德的《愛經》里有這樣的話:“阿波羅說:”快把你的弟子領到我的殿里來罷,他們可以在那兒念那全世界聞名的銘文:凡人,認識你自己。‘“古希臘人認為”認識自己“才能富于智慧,得福免禍。
22
喝了忘川的水:忘川是希臘神話中陰間的一條河流。人死后亡靈墮入陰間,只要喝了這河里的水,就會忘記過去的一切,故稱為忘川。比喻遺忘了不該遺忘的事情。
23
家可愛,家最好:出自《伊索寓言》。宙斯結婚,邀請動物都來參加。惟獨烏龜未來。宙斯問他為何不來赴宴。烏龜說:“家可愛,家最好?!敝嫠购苌鷼?,就罰他馱著自己的家行走。指許多人寧愿在家簡樸度日,也不愿做客過豪華的生活。
24
吃不到的葡萄總是酸的:出自《克雷洛夫寓言》。狐貍看到了成熟的葡萄,眼睛和牙齒都發亮了,可惜吃不到,只好憤憤地說:“算了,雖然看上去挺好的,實際上都沒有成熟!沒有一顆不是酸的?!敝S刺某人得不到某種好東西,就反過來說這東西不好,以求心理平衡。
25
回到破舊的木盆旁邊:出自《漁夫和金魚的故事》。漁夫網到一條會說話的金魚,他把金魚放回大海,金魚許下有求必應的諾言。漁夫的老婆便逼迫丈夫不斷向金魚索取,直至要金魚做自己的侍從,金魚忍無可忍,終于收回給予老太婆的一切東西,是她又回到原來的破木盆旁邊。意義與“竹籃打水一場空”相似。
26
哪里好,哪里就是祖國:出自古希臘作家阿里斯托芬的喜劇《財神》。比喻唯利是圖、甚至不惜背棄祖國者。也形容毫無原則的人。
27
武裝到牙齒:從前,南美沿海地區,特別是北海岸地區海盜橫行。這些海盜兇狠異常,除了兩手持武器外,嘴上還咬著一把刀。由此有了這個典故。后形容全副武裝的人或武裝到極限的國家。
28
繆斯:“繆斯”是希臘神話中的九位文藝和科學女神的通稱。她們均為主神和記憶女神之女,都以音樂和詩歌之神阿波羅為首領,分別掌管著歷史、悲劇、喜劇、舞蹈、史詩、愛情詩和天文等。因為她們常去的帕耳那索斯山下有卡斯他利阿神泉,所以古希臘的詩人、歌手都向繆斯呼告,祈求靈感。后來,人們在寫文章時就常用“繆斯”來比喻文學、寫作和靈感等。
29
西西弗斯:西西弗受到眾神的懲罰,眾神讓他永不停息地推著一塊沉重的巨石上山。當西西弗斯將巨石推至山頂時,石頭便會不可阻擋地滾下山去。西西弗斯便這樣周而復始地推石頭上山。后用來贊譽堅持不懈永無止境地做一件事情的行為。
30
極樂世界:原為印度佛教名詞。又譯“安樂國”、“安養國”、“佛國”、“凈國”、“凈土”等,俗稱“西天”。極樂世界是“無有眾苦,但受諸樂”的地界。比喻最快樂的地方或虛無飄渺的地方。
31
堂·吉珂德:西班牙作家同名小說的主人公。他因看騎士小說入迷,便也想做個騎士,干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結果做出一系列荒唐的事情。比喻那些脫離實際,耽于幻想,因而做出錯誤判斷、一味蠻干,荒唐可笑的人。這種人的做法稱為“堂·吉珂德式的行為”。
32
豌豆公主:出自丹麥安徒生的同名童話。一個公主能覺出在20層墊子和20層鴨絨被下放的一粒豌豆。諷刺那些嬌嫩無比,弱不禁風的小姐。
33
浮士德式的人物:浮士德原指15、16世紀德國學識淵博、精通魔法的煉金術士。德國詩人歌德創作了長詩劇《浮士德》。在詩人筆下,浮士德戰勝了魔鬼摩非斯特的千方百計的引誘,克服挫折,奮斗不止,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他仍然渴望爭取自由和生存。比喻學識淵博、精通魔法、有奇特本領及永不滿足的追求者。
34
苦行僧:原是印度一些宗教中以“苦行”為修行手段的僧人?!翱嘈小币辉~,梵文原義為“熱”,因為印度氣候炎熱,宗教徒便把受熱作為苦行的主要手段。比喻為實踐。
35
酸小姐:出自俄國作家波米亞洛夫斯基的小說《小市民的幸?!?。目光短淺,精神空虛的“千金小姐“蓮諾奇卡,由于失戀而成為憂心忡忡,痛苦悲傷的“酸小姐”。后比喻矯揉造作、裝腔作勢的女子。也泛指目光短淺、思想庸俗或感情脆弱、喜怒無常的人。
36
套中人:出自俄國作家契珂夫的同名小說。小官吏別里科夫性格怪僻,他晴天出門也要穿雨鞋、棉大衣,帶雨傘。他害怕變革,不接受新生事物。他猶如生活在套子里,隔絕人世。因此,此語成為墨守成規、因循守舊的同義語。表示害怕一切新鮮事物、害怕變革的人。
37
超人:出自尼采《查拉圖什特拉如是說》。尼采認為“超人”是代表統治階層的理想化的無所不能的全才人物。比喻那些自己凌駕于一切之上的、自命不凡的利己主義者。也指那些能力卓異、超越常人的人。某種信仰而實行自我節制、自我磨練,拒絕物質和肉體的引誘,忍受惡劣環境壓迫的人。
38
多余的人:出自俄國作家小說《多余人的日記》。19世紀俄國貴族知識分子的一種典型。他們不愿與貴族上流社會同流合污,自命清高。但因他們遠離人民,無法擺脫貴族立場,所以精神萎靡、情緒消極,缺乏生活目的,不能有所作為。比喻那些飽食終日,無所事事的游手好閑之徒。
39
出走的娜拉:挪威戲劇家易卜生《玩偶之家》的主人公。她本是一個思想單純、滿足于家庭幸福的少婦,但丈夫海爾茂僅僅把她當作一個玩偶。后來,娜拉看清了丈夫自私卑鄙的本性。覺醒后的娜拉在圣誕節的深夜毅然離開了“玩偶之家”。后多形容那些反抗丈夫的家庭專制,追求自己獨立人格和幸福的女人。
40
魯濱孫和星期五:出自《魯濱孫漂流記》。魯濱孫乘船去非洲時在海上遇到風暴,漂流到一個孤島上,整整生活了28年,并養成了一種對任何事情都不失望的精神。他在孤島上的第24個年頭的一個星期五,在海里救起了一個“野人”,并為其取名“星期五”。3年后,二人逃離孤島。魯濱孫回到英國并成為巨富。后來,人們就常用“魯濱孫和星期五”,來批評那些企圖脫離社會的幻想。
41
山姆大叔:1812年美英戰爭時期,紐約州一位誠實能干的肉類包裝商被人們親切地稱為山姆大叔。他擔任紐約州和新澤西州的軍需檢驗員。碰巧山姆大叔(Uncle Sam)的縮寫與美國的縮寫(U.S)相同,于是人們就管美國叫"山姆大叔"。美國人把山姆大叔誠實可靠、吃苦耐勞以及愛國主義精神視為自己民族的驕傲和共有的品質。1961年,美國國會正式承認山姆大叔為美國的民族象征。
42
斯芬克斯之迷:斯芬克斯是希臘神話中以隱謎害人的怪物。他對俄底浦斯的提問是,有一種生物,早晨用四只腳走路,當午用兩只腳走路,傍晚用三只腳走路。這是什么?俄底浦斯回答是“人”,他猜中了,斯芬克斯羞愧地跳下懸崖摔死了。比喻復雜、神秘、難于了解的問題。
43
奧吉亞斯的牛圈:出自希臘神話。奧吉亞斯是海神的兒子,他養了無數的牛,糞穢堆積如山。比喻累積成堆或骯臟腐敗的難以解決的問題。
44
鳳凰:希臘神話中的一種鳥。據說,鳳凰每五百年自焚一次,再從灰燼里恢復青春。故鳳凰象征永恒、再生。
45
布利丹毛驢:出自14世紀法國哲學家布利丹的寓言。有一頭饑餓毛驢站在兩捆同樣的干草之間,居然不知吃那邊的干草才好,結果餓死了。比喻那些優柔寡斷的人。
46
黑馬:源于賽馬場的俚語,指外表并不起眼,賽馬時出人意料地奪魁的馬匹,并非指馬的毛色。1861年當時既無名氣又無資歷的阿伯拉罕。林肯當選為美國16任總統,因而曾被人們稱為"黑馬式的總統"。比喻實力或價值難以預測的人、物。
47
鱷魚的眼淚:西方傳說,鱷魚非常陰險狡猾,當它誘捕到獵物時,一邊貪婪地吞噬,一邊假惺惺地流淚。喻指虛假的眼淚,偽裝的同情。后引申為一面傷害別人,一面裝出悲天憫人的陰險狡詐之徒。
48
十字架:將人釘死在十字架上是古羅馬帝國的一種酷刑。被判處這種刑罰的囚犯,要背著十字架走向刑場?;浇獭妒ソ洝贩Q: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后來基督教便以此作為信仰的標記,稱為“苦難像”。迄今,西方文學中一般用十字架比喻苦難。
49
紅十字:19世紀和撒丁與奧地利軍隊發生戰爭。瑞士人道主義者杜南目睹戰爭慘狀,提出成立一個中立的戰地救護組織。1863年日內瓦傷兵救護委員會終于成立。因其發起人和成員都是瑞典人,于是就把紅底白十字的瑞典國旗改為白底紅十字的新旗幟,作為標志。此后,紅十字就成了中立、人道主義和救死扶傷的標志。
50
塵土之身:出自《圣經》。亞當、夏娃偷吃了知善惡樹的果子,觸怒了上帝,被趕出伊甸園。上帝詛咒:人必須遭受土地的折磨。人要從田里收獲果實充饑,而田里將長滿荊棘和蒺藜,人必須終身勞作,地里才會長出莊稼養活人類,直到歸了土;人從泥土而來,本是塵土,死后仍歸于塵土。故后常稱人為”塵土之身“。
51
達摩克利斯之劍:出自希臘歷史傳說。達摩克利斯是公元前4世紀敘拉古王迪奧尼修斯的寵臣。迪奧尼修斯感到自己的地位不可靠,有一次他請達摩克利斯到一間富麗堂皇的房間里,在座位上方用馬鬃懸掛著一把寶劍。達摩克利斯看到自己頭上的劍隨時都可能掉下來,心情緊張,如坐針氈。比喻隨時可能發生的某種危險。
52
潘多拉的盒子:出自希臘神話。普羅米修斯將天火盜往人間之后,宙斯命匠神用泥土做成一個女人,取名“潘多拉”。并給了她一個裝滿災難、貪婪、疾病、戰事、悲愁……的禮盒,然后將她作為贈禮送給普羅米修斯的弟弟。潘多拉在普的弟弟面前突然打開盒子,于是災難、貪婪、疾病、戰事、悲愁……迅速散布到大地、天空和海洋。盒子底下只藏著唯一美好的東西:希望,但在希望未飛出之前,潘多拉就將盒子永遠關閉了。比喻帶來災難和禍害的東西,或造成災害的根由。
53
特洛伊木馬:古希臘傳說,特洛伊王子帕里斯訪問希臘,誘走了王后海倫,希臘人因此遠征特洛伊。圍攻9年后,到第10年,希臘將領奧德修斯獻了一計,就是把一批勇士埋伏在一匹巨大的木馬腹內,放在城外后,佯作退兵。特洛伊人以為敵兵已退,就把木馬作為戰利品搬入城中。到了夜間,埋伏在木馬中的勇士跳出來,打開了城門,希臘將士一擁而入攻下了城池。后來,“特洛伊木馬”用來比喻在敵方營壘里埋下伏兵里應外合的活動。
54
阿拉丁神燈:出自阿拉伯民間故事《一千零一夜》。阿拉丁是蘇丹國一個裁縫的兒子,他得到了一盞神燈,只要擦亮神燈,一個自稱是神燈的奴隸的巨魔就會出現,它能滿足主人的任何要求。比喻能滿足人的一切愿望的東西。
55
象牙塔:19世紀法國詩人、文藝批評家圣佩韋·查理·奧古斯丁的書函《致維爾曼》。奧古斯丁批評同時代的法國作家維尼的作品中的悲觀消極的情緒,主張作家從庸俗的資產階級現實超脫出來,進入一種主觀幻想的藝術天地——象牙之塔。比喻與世隔絕的夢幻境地。
56
大棒加胡蘿卜:出自美國總統羅斯福1916年5月間的一次演講。演講辭中援引了一句非洲諺語來說明他的外交政策:“語言柔和,手持大棒?!焙蟊扔魑淞Χ矅樅臀镔|引誘相結合的政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