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句俗語說,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但有時候,報應來得很及時,而且是迅雷不及掩耳的程度。
自從美國無端加征關稅以后,中國第一時間進行了反制,速度以及力度有目共睹,結果轉天,芝加哥交易所的大豆、玉米、小麥等全線下跌。
當然也有人認為,這是情緒性的下跌,就是當中國反制的消息出來以后,市場受消息影響出現的下跌,但當這個消息消化以后,可能就會繼續上漲了。
但情況可能有些不一樣,因為后面的影響猶如多米諾骨牌一樣,一個接著一個。
一是利空消息不會只有這一個,而是多個。
美國目前是對三個國家宣布加征關稅,除了中國以外,還有墨西哥和加拿大,只不過中國的反應速度最快,而其他兩個國家的反制也正在路上了。
比如,加拿大總理就宣布,將對從美國進口的產品征收25%的報復性關稅。
而中國、再加上加拿大和墨西哥,這三個國家也是美國農產品出口前三大目的地,占美國農產品出口超過一半的份額。
所以如果三個國家一起反制,那對美國農產品的出口的影響就不僅僅是停留在消息層面的,而是實打實地重創。
二是如果出口一旦受阻,對美國農民以及出口商來說壓力山大。
一旦三國聯合反制,那么意味著美國農產品出口受阻,那就只能有3種情況:
要么降價,并且價格要降得足夠低,以此來抵消加征關稅以后帶來的價格上浮,這樣對方才可能考慮會繼續購買美國農產品。
但這也意味著美國農民很可能要繼續第三年虧損。
要么呢,就是另尋出口,尋找新的市場。
這更不好實現,因為目前中國、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國就已經占到了美國農產品出口一半的份額了,再想在短時內尋找如此大體量的需求方并不容易。
再要么就是自己消化。
但這最不可能,這一點美國知道,美國農民更加知道。
本國消費市場就那么大,根本沒能力再去消費額外的部分,更何況還這么龐大。
所以最終的結果只能是供大于求,價格下跌。
現在正到了做出春播決定的時候,之前美國農民還在猶豫是種植玉米或者是大豆,但現在來看,可能這個猶豫就顯得不太有必要了。
因為如果哪個都要面臨賣不出去的風險,種啥又有什么區別呢?
三是貿易戰很可能還會繼續升級。
中國宣布對美國一系列農產品加征10%到15%關稅,其實已經很克制了,而中國反制以后,現在全球都在關注,美國接下來會打出什么牌?
不過以特朗普的作風,沒人能猜得著,而且不排除他可能會繼續發瘋,把關系弄得更糟,那么這將意味著,貿易戰會進一步升級。
所以,接下來會不會加得更多,尚未可知。
四是其他出口商已經蠢蠢欲動了。
美國和自己的三大出口市場打貿易戰,這令其他國家的出口商們很激動,都想接住這潑天的富貴。
比如,澳大利亞分析師就表示,中國對美國小麥、玉米等加征關稅以后,對澳大利亞向中國出口小麥和大麥有利好。
而同樣,美豆被反制以后,利好巴西大豆對華出口進一步增量。
所以,四座大山壓在上,壓得美國農產品是動彈不得。而現在市場盯著下周即將發布的3月USDA的報告會帶來什么影響呢?
恐怕在上述這些壓力面前,也是無力回天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