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剛過,又是一個萬象更新的春天,這個天氣是真的太適合出游了,很多人都從冬眠狀態一下子走到了大自然中。不過,有一群人,冬天時候也沒閑著,現在春天到了,也更是忙了起來。這就是放生人群。
放生也本身就有著很多的積極意義,像是為蒼生祈福,求得善報,減少傷病,延年益壽等等。不過這些積極意義,早在戰國時代,就很輕易地被非法商人改造成了一門買賣。春秋時候的趙簡子有放生斑鳩的習慣,當地百姓和商人就爭相去抓剛放生的斑鳩,再次進獻給趙簡子。這樣放生了又抓,抓了再放,很多斑鳩都死了。
在江蘇常州,徐姐因為放生鲇魚,這個春天剛開始,就被罰了9萬多元。徐姐想為自己以及親朋祈福,于是在微信群眾組織了一次放生活動。并在當地的水產市場購買了2.5萬斤,價值9.04萬元的鲇魚,然后偷偷在當地長蕩湖放生。
后經鑒定,放生的鲇魚品種為革胡子鲇,是一種外來物種,相對本地物種來說,具有較強的種族入侵能力。一旦這種鲇魚在長蕩湖水域入侵成功,生態環境將會進一步惡化。
但還有一個問題,這種鲇魚,和同音的鯰魚,是一個品種么?
答案是確定的。鲇魚和鲇魚一樣,又叫胡子鰱、黏魚、塘鲺魚、生仔魚,鲇魚全身沒有鱗片,身體黏不溜秋,布滿了黏液。魚頭較扁,上下各有四根須。一般生活在河流、湖泊、沼澤、水池中。白天一般在水底淤泥中潛伏,只在夜晚才出來活動。小魚、貝類、蛙類都是它的捕獵對象。
鲇魚生性兇猛,如果沒有其他魚類來打擾,一般不游動。捕獵時候,全憑借嗅覺和觸覺,它們很能吃,天氣越熱,食量也就越大。在陰天的時候,白天也會進行捕獵。
徐姐放生的鲇魚,結果或許是因為低溫,也或許是水土不服,大量死魚飄在水面上,在冬季的風加持下,臭味撲鼻。捕撈隊伍用了10天才把尸體捕撈完成,超過2萬斤被放生的鲇魚死亡,對放生水域的環境造成了相當嚴重的污染。這樣的放生,已經嚴重背離了放生的初衷,不但沒有積德行善,反而是在造孽,甚至還有觸犯法律法規的風險。
有專家指出:現在的放生已經多數背離了初衷,成了一場對生物的殺戮,也破壞了青山綠水。鋤禾君認為,我們對自然環境越來越重視是進步的,但自然環境有自然地恢復能力,重點也在恢復上。而不是人為干預,或者人為干擾。在某種角度上來看,將某個生物放入陌生環境自生自滅,和隨意丟棄垃圾的道理應該是一樣的。您說呢?歡迎留言區留言,說說您對放生的看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