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俄烏沖突局勢的變化之快,遠超外界想象。澤連斯基訪問美國,和特朗普大吵一架,美國對外放出風聲,要把澤連斯基趕下臺,烏克蘭總統徹底換人。歐盟也和烏克蘭徹底攤牌反目,通過“四項條件”強逼烏克蘭停戰,就連北約秘書長呂特也批評澤連斯基的對美態度。不到24小時,澤氏對美服軟,至少在表面上同意和美國保持友好關系。
那相關的事情到底該如何分析解讀呢?
第一點,美國當局對澤連斯基徹底失望。
為何美國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會放出風聲,以烏克蘭總統可能換人的表態,強逼澤連斯基做出選擇,要么聽美國的話,要么下臺?原因很簡單,美國當局對澤連斯基已經失望透頂了。
根據美國國防部的數據,截止到2024年12月,美國軍援烏克蘭超過635億美元。軍援裝備包括愛國者防空導彈、海馬斯火箭炮、M1A2坦克、F16戰斗機、800多架偵察和打擊無人機等美軍北約現役武器。美國方面還派出教官,按照美軍和北約的標準訓練烏軍,幫助烏軍打造了至少14個北約旅。
烏軍第47機械化旅裝備了烏軍全部的31輛M1A2坦克和兩個旅的美式布萊德雷戰車,是美國教官訓練的“模范部隊”,但在扎波羅熱方向的反擊中,第47旅的美軍坦克和裝甲車被俄軍炸毀或繳獲,成為俄軍的戰利品。47旅的兵員也幾乎損失殆盡。
烏軍第82旅也接受了美軍裝備和教官的訓練,但在扎波羅熱的反擊中也打了敗仗。
精銳部隊47旅和82旅尚且如此,其他的烏軍北約旅的實力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特朗普總統上臺一看,美國給烏克蘭投了635億美元抵抗俄軍,結果呢?美國投出去的錢全部打了水漂,美軍現役武器成為俄軍的“刀下鬼”,這讓奉行美國優先的特朗普大失所望,對澤連斯基徹底絕望。既然對烏援助沒有任何效果,特朗普也就下決心停戰。
但問題是,特朗普逼澤連斯基停戰,澤連斯基起初不僅不配合特朗普,還在訪美期間和特朗普當場吵架。這下倒好,美國的耐心是徹底沒有了,既然澤氏不愿意給美國面子,那美國也就不讓澤氏體面,美國國家安全事務助理代表美國當局發出最后通牒,澤連斯基必須聽從美國,否則就下臺。澤連斯基軍事上打俄軍一敗涂地,外交上還不聽美國的話,澤氏對美國來說已經毫無利用價值。
第二,歐盟因為支持烏克蘭和美國一度翻臉,現在歐盟要挽回和美國的面子,就逼澤連斯基停戰,等于歐盟和烏克蘭是徹底攤牌了。
被趕出白宮后的澤連斯基知道美國不好惹,就找英國幫忙,英國給烏貸款22億,但英國怎么也想不到,馬斯克竟然支持美退出北約,強逼迫北約內的歐盟國家和英國在俄烏問題上順從美國,英國首相斯塔默對烏態度來了個180大轉彎。這點可以從英國和歐盟國家(包括法國)搞得四項條件上找到答案。
第一個條件,軍援烏克蘭,繼續給俄提供壓力。這是安撫烏軍的表面文章,英國和歐盟同烏國的表面關系還得維持著。
第二個條件,實現持久和平必須要確保烏方的主權和領土完整,這也是歐洲國家安撫澤連斯基的條件。
第三個條件,達成和平協議后,繼續加強烏克蘭的防御能力。這是歐洲國家對烏的真實態度,烏克蘭可以加強防御能力,但加強烏軍實力的前提是,必須達成和平協議。否則,英國和歐盟國家也就不管烏克蘭了。
第四個條件,建立致力于一個保衛烏國的和平聯盟。達成和平協議后,歐盟國家才能搞所謂的和平聯盟,如果烏克蘭強逼歐盟繼續援助烏方,那一切也和平后的援助也就無從談起了。
如果烏克蘭強逼英國和歐盟國家繼續軍援烏方,短期英法還能給烏軍提供一些不痛不癢的援助,比如英國給烏方出口的5000枚性能不算先進的防空導彈。但烏軍要繼續打仗,英國和歐盟國家就得和烏克蘭劃清界限了,烏克蘭同歐盟+英國之間的友好關系已經名存實亡了。
第三,澤氏執政態度強硬,但美國、英國和歐盟的做法已經讓澤氏執政地位搖搖欲墜,澤氏只能在24小時內對美服軟。
澤連斯基執政態度非常強硬,對俄羅斯不妥協,對美國也一度不妥協。但是,美國斷絕對烏國的軍援,還支持澤氏下臺。英國、歐盟國家也都通過各種方式逼迫澤氏逐漸停戰,服從美國的安排。在這一系列外部因素的驅使下,澤氏為了保住總統大位,就必須對美妥協。
估計澤氏已經認識到了,美國對這些盟國的真實態度,沒有利用價值就直接拋棄。南越如此,阿富汗當局如此,美國對烏克蘭的態度也是如此。如果澤氏再不妥協,“西貢時刻”恐真的降臨基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