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2024年12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之后,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再次提出,要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顯而易見,在接下來的時間里,政府將以雷霆之勢,針對“內卷式”競爭出臺一系列具體措施,以整治這一社會頑疾。這既是時代發展的需要,也是種種條件發展水到渠成的瓜熟蒂落。
“內卷式”競爭的出現,自有其特定的時代背景。其實,我在之前的文章里,也提出過這個觀點,就是改革開放開始后的幾十年里,萬類霜天競自由,國人不分三六九等,都可能會有一朝魚化龍的人生際遇。這短短幾十年的時間,也給當代人的觀念上烙上了深深的印記,甚至讓很多人都一度堅信,人人都有機會能出人頭地。但事實上,這幾十年時間,實際上才是歷史長河里的反常。改開幾十年,國家從農業國跨進工業國,給全體國民創造出的廣闊發展空間,未必絕后,但肯定是空前的。一方面,因時代的紅利蛋糕大的空前,所以時代的機遇,才能夠灑向所有人;另一方面,因為時代的紅利蛋糕是新鮮創造出來的,尚未分配到具體人群手里,所以所有人都有英雄逐鹿的機會。
所以,改革開放的幾十年,是歷史上的非常態,并不像中國幾千年歷史上常態的那樣,絕大多數社會資源為少部分人所壟斷,絕大多數的底層只能獲取少量資源。不過,任何時代,一旦社會上原有蛋糕被瓜分殆盡后,沒能有新鮮的蛋糕補充,那么社會上的后來者們,勢必只能搶破頭才能獲得一點零星,這很合乎歷史自然發展的邏輯,但這不合乎公平,也不合乎歷史發展的正確方向。
本質上,“內卷式”競爭是社會上個體的人生可選項變少、發展空間收窄,人們不得不付出日益增加的努力,來爭取自己的生活水準不降低。內卷式競爭出現的原因,是社會上的蛋糕分配出了一些問題,大多數人都要進入苦不堪言的掙扎狀態,才能保證自己分到的蛋糕份額不減少。同時,“內卷式”競爭的出現,也反過來衍生出了相當之多的社會問題——企業經營的舉步維艱、“35歲魔咒”、生育率斷崖式下降、年輕人不婚不育……當然,重壓之下結惡果,有一些人的精神世界崩塌,甚至有人采取極端行為報復社會。極端案例的出現,意味著“內卷式”競爭的所帶來的惡果,已經不再僅僅局限于影響個體的幸福度,而是開始威脅到整個社會的安定。
所以,“內卷式”競爭已經走到了落幕的歷史轉折點。個人認為,未來“內卷式”競爭的治理大概會有兩個方向,一個是限制既得利益群體“限高”,一個是給底層人“托底”。不過,“托底”的方向顯然阻力更小,更具可行性,同時也能提高更多人的幸福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