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川發龍蟒
四川發展旗下,四川國資委實控的四川發展龍蟒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川發龍蟒”)近日公告稱,其全資子公司南漳龍蟒磷制品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南漳龍蟒”)擬斥資4.32億,通過股權收購方式控股天寶動物營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天寶公司”)。四川另一大上市公司,四川川大智勝軟件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川大智勝”)2月28日發布公告,公司第二大股東四川大學無償劃轉公司6.97%股份給四川省財政廳相關事宜獲教育部批準。就在前一天,川大智勝發布了可能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的二次風險提示,國資入主第二大股東后,它的命運幾何?
四川國資擬4.32億控股飼料添加劑龍頭
標的公司曾沖刺IPO
據川發龍蟒公告,其全資子公司南漳龍蟒擬以4.32億元收購天寶公司60%股份實現控股。交易完成后,川發龍蟒將間接持有天寶公司60%股份,天寶公司將納入公司的合并報表范圍。公告稱,本次收購有利于提升公司在飼料級磷酸氫鈣行業的市場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進而增強公司的整體競爭力。
天寶公司成立于2010年3月,為國內磷酸鈣鹽飼料添加劑行業頭部企業。主要從事磷酸鈣鹽飼料添加劑產品的研究、生產及銷售。
據天寶公司2023年7月統計,2022年國內DCP產能454萬噸,天寶公司以45萬噸產能占比9.91%,位居行業第二,川發龍蟒則以44萬噸產能占比9.25%排第三。根據統計的磷酸鈣鹽飼料添加劑行業中DCP產品2020至2022年產量數據,天寶公司DCP產量占行業比例分別為16.46%、16.21%、16.45%,市場占有率較高。
值得一提的是,天寶公司曾一度沖刺深交所主板IPO。深交所官網顯示,天寶公司的IPO申請于2023年3月3日獲受理,同年3月29日進入問詢階段。不過,公司IPO于2023年11月13日終止。
圖源:深交所截圖
近年來,天寶公司開始面臨業績下滑的壓力。據公司招股書披露,2020年至2022年,天寶公司營收分別為9.47億元、12.50億元、15.21億元;凈利潤依次為0.26億元、1.24億元、1.20億元。據川發龍蟒披露,2023年(經審計)、2024年(未經審計)天寶公司營收分別為11.76億元、13.24億元;凈利潤依次為0.32億元、-2.00億元。
私企“轉業”
國資控股后身價已翻倍
公開資料顯示,川發龍蟒前身為成都三泰電子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主營金融電子設備及系統軟件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2009年在深交所掛牌上市。
2015年該公司更名為成都三泰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三泰控股”。2019年9月,三泰控股現金收購龍蟒大地農業有限公司100%股權,開始聚焦精細磷酸鹽主營業務。
2020年9月30日,四川省國資委同意四川發展全資子公司四川先進材料集團(原“川發礦業”)通過定增方式控股三泰控股,此次定增募資不超過19.76億元。
2021年4月三泰控股正式更名川發龍蟒。
圖源:川發龍蟒
被國資控股后,2022年川發龍蟒營業收入突破100億元,凈利潤突破10億元。公司采用“總部+基地”模式,在川鄂兩省四地形成了磷礦410萬噸/年產能、磷酸鹽及肥料產品210萬噸/年產能,產品遠銷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
2022年,川發龍蟒在德阿產業園投資建設的年產20萬噸磷酸鐵鋰、20萬噸磷酸鐵生產線及配套產品項目開工;同年6月與中創新航等成立合資公司。
2024年,公司德阿項目首期2萬噸磷酸鐵鋰裝置已建成投產;10月,公司擬收購控股股東四川省先進材料產業投資集團持有的國拓礦業51%股權,以間接獲得鋰輝石礦詳查探礦權。科創四川此前報道:國企上市公司齊出動!四川并購、股權轉讓熱度持續升溫……
據公開數據,截至2025年3月4日15:00收盤,川發龍蟒的總市值為254.12億元。據估算,2020年9月30日三泰控股市值約為97億元,國資控股前后,川發龍蟒的市值已成倍上漲。
近年來,川發龍蟒業績雖保持著大幅增長態勢,但2023年出現了較大轉折。年報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3年,川發龍蟒營業收入分別為51.80億元、66.50億元、100.23億元、77.08億元,其中2023年同比下滑23.10%;扣非凈利潤依次為3.31億元、6.57億元、10.37億元、4.03億元,其中2023年同比下滑61.13%。不過,川發龍蟒2024年業績有所回升,2024年1至9月,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0.52億元,同比增長11.06%;實現扣非凈利潤4.27億元,同比增長42.32%。
川大智勝劃轉股份獲批
公司已臨“退市紅線”!
2月28日,川大智勝發布公告稱,公司第二大股東四川大學無償劃轉公司6.97%股份給四川省財政廳的相關事宜獲教育部批準。此次股份劃轉后續還需經過深圳證券交易所的合規性確認,并在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深圳分公司辦理股份過戶登記手續后完成。
據悉,四川大學自2020年12月就已公開征集轉讓川大智勝的6.97%股份。2024年12月31日,四川大學與四川省財政廳簽署協議,擬通過無償劃轉方式將其所持所有股份劃轉給四川省財政廳。
為實施國有資源優化整合,四川省財政廳則擬將獲得的川大智勝6.97%股份以股權投資形式投入四川產業振興基金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四川振興集團”)。四川振興集團注冊資本300億元,由四川省財政廳和四川發展(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共同持股。
在上述公告發布的前一天,2月27日川大智勝發布了可能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的二次風險提示。第一次風險提示已在2025年1月21日發布。
公告顯示,公司預計2024年凈利潤為負值,且扣除與主營業務無關的收入后營收上限為2.1億元。
根據相關上市規則,如若上市公司“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利潤總額、凈利潤、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三者孰低為負值,且扣除后的營業收入低于3億元”,在年度報告披露后會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股票簡稱前冠以“*ST”字樣)。川大智勝已觸發了兩條“紅線”。
實際上,營收規模一直是川大智勝的短板。川大智勝主營業務屬于航空業的細分領域,主要包括民航空中交通管理、軍航航空管制、航空公司在崗飛行員的飛行模擬機培訓等。
科創四川制圖
川大智勝于2008年在深交所上市,公司的營收長時間保持在3億元及以下水平,2020年公司營收達到峰值3.57億元,2022年開始回落至2億元以下。因此,在公司正式披露2024年報后,公司可能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接下來,如若公司2025年經營數據無法顯著改善,2026年將會被深交所終止上市。
顯然,如今留給川大智勝“自救”的時間已經不多了。國資新股東入場,能否為川大智勝帶來更多資源,幫助其順利“保殼”?最后它的命運將如何?科創四川將持續關注。
財聯社科創四川資產收并購
“一手”服務信息超市
科創四川收并購服務電話:18628366546微信同號(敬請備注擬溝通事項及姓名、單位)
科創四川研究員 張津津綜合整理
本期值班責編 李佩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