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愛人的這一路,我對精英男真真是又愛又恨。
愛是在于——除了作為不經世事的小女孩對精英男有星星眼崇拜,我對他們多少還有些近似同類的惺惺相惜:我懂得他們怎么從優中卷優的競賽中一路勁兒勁兒地長大,我也理解他們對自己、對人生嚴苛的超高標準。
但恨是在于——他們愛人的方式總是讓人忍不住打寒戰。在他們慣有的,冷靜、理智的衡量中,很努力去找,才能扒得出一點點的溫情。
跟精英男談愛,艱辛在哪里呢?艱辛在他們并不是壞人,對你多少也有一些真心,但是盡管如此,他們所能給的愛,僅僅是從他們緊鑼密鼓地規劃的人生中,從無關緊要的縫隙里流露出來一點點。僅僅如此。
這個量總歸是小于你認為你應得的量,但即使你去跟他們反反復復斗,你覺得總有解法,總能得到他更多的真心——最后卻會發現,沒有了,已到盡頭,就是沒有更多的真心了。
以前跟精英男戀愛,彼時我正考研,進入了復習瓶頸期。某天晚飯時,我突發奇想,認真地問對方:“如果我真的考不上,我是說無書可讀,那我們還可以一起留在上海嗎?”
對方抬起頭反問:“你覺得呢?”然后淡淡地說:“你不知道上海落戶研究生起步嗎?”
這句話拎出來看其實也沒錯,甚至稱得上坦誠——但無疑,對于一個面臨大考壓力的十幾歲小女孩來講,這樣的直白真的…未免也太殘酷了。
我后來從身邊人故事里知道這并不鮮見,畢業季因為一方考編“上岸”失敗二人便分手告終的情侶也比比皆是。我很不愿意承認,但這就是我們精致利己主義者的世界:他們總是給你嚴苛的愛,公正的對待,你要被放在他的利益天平上不斷地被對比,你的比重必須比其他選擇更重一些,不然很容易被淘汰出局。
跟他們在一起就像不斷參加考試,要過關斬將,要拿至少中上的分。
更要命的是,因為在通往30歲的路上,我也在成為精英女的路上一路狂奔,我漸漸發現這種性格結構對愛意的天然絞殺并不分男女:
一個從小打敗對手爭先選優、人生每一步都精準策劃、鞭策自己一定要爬到“更高處”的人,他們的內心,能勻多少愛意給別人?
去年我寫過一句特別喜歡的話,愛一個自戀的人是這個世界上最為辛苦的愛。
而能用精英形容的人一般都自戀:精英們愛自己從小能夠優中選優的出色,也愛自己在人生路上過關斬將的英姿,更愛自己一路收獲的一籮筐世俗成就。讓自己過得更好是最高級別的愛自己,而精英男與精英女幾乎全部精力用于鉆研此事。你很難想象他們究竟能多愛自己。
所以無論精英男,精英女,精致利己者的愛都不會太爽快,都是擠牙膏一般。
而利己與自戀的盡頭,就是把別人公平地當成工具,所以那些對于愛人的冷靜的衡量、刻薄的對待便是自然結果。
我之前講過安妮寶貝的《春宴》,男主是一個身價不菲的成功人士,女主是一個清心寡欲的“天山雪蓮”,而她在小說里很現實地沒有女主光環:男主很愛她,但同時放不下年輕漂亮的模特女友,也放不下生活在國外優雅體面的妻子。
這三個女人代表他的世俗身份、肉體快樂與精神世界,三個人沒有人可以得到優待,因為都只是他內心欲望的具象化。他只是想讓自己過得更好。
長大后忍不住覺得描寫傳神,的確精英的愛就是如此,少得可憐。
但如何破局呢?作為半個精英女(或許也算吧),我覺得這個問題非常復雜,雖說批判對方無情,但——你總不能讓人不愛自己吧。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或許可以這么說,不是不可以愛精英男(or 精英女),但最好不要太被他們的光環所迷惑,不要只是被他的光環吸引,要去真正地感受他的內心,他的人格質地哪里吸引你?試圖回答這個問題,而不是“他名校畢業、收入頗豐、穿搭體面”。
而當你在相處中不再能感受到愛,一定要及時逃跑,不用留念他們辛苦打拼一路得到的閃耀的外在條件,不用覺得這些有什么了不起。
不迷信于這些華而不實的“裝飾”,你完全可以找到一個更加妥帖、包容的愛人,他們的心靈質地溫暖厚實,而這樣的關系才真正帶來滋養。
普通女孩需要對精英男祛魅,就像普通收入的打工族需要對大牌包祛魅,一個需要你捧著、供著的lv,別人蹭一下你都心疼,不能日曬不能淋雨,還不如一個又柔軟又扎實的帆布包,陪你上刀山下火海。
好的愛不是體面卻冰冷的裝飾,好的愛會像一層暖暖的絨毛,扎實地包裹住你的破碎跟不安。
- end -
圖 | 豆瓣電影《公爵夫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