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漫談:與史詩老師品書道
作者/孫樹恒
一
對于我來說,呼和浩特的利民街,那可是藏著老多歷史故事了。1994年我剛來這城市的時候,就住在利民街的單位家屬房,在那開啟了我在這的新生活。就在這個“春和景明”的下午,我在這街上轉,以前的那些事兒一下子全涌上心頭。無獨有偶,著名書法家史詩老師的工作室也搬回這條街了!
我認識史詩老師時間不長,但是一見如故。我趕緊就去找他,不經意間就找到了,到那兒的時候,他正和他愛人冬梅老師教學生呢。一看見我進來,史詩老師馬上笑著跟我打招呼,那笑容一出來,我心里的拘謹一下子就沒了,特別親切。等學生們下課,我們就坐一塊兒,煮上茶,聊天。
史詩老師在書法圈那可是大名鼎鼎,身兼好幾個重要職位,但他一點架子都沒有,整個人看著特別隨和,對名利也不怎么在乎,就一門心思撲在書法研究上。我們一邊喝茶,一邊聊這些年的生活,也聊他搞書法的那些事兒。他從書架旁邊拿出來兩幅早就寫好的字給我,一幅寫著“書香墨韻”,那字寫得可好看了,看著就好像能聞到墨香似的,一下子把我帶進了書法的奇妙世界里;另一幅是我之前寫給他的詩。還送給我他出版的作品選集,我看著這兩幅字和選集,心里感動得不行,這可不只是兩幅字,這是我們之間深厚友誼的證明。
二
史詩老師的書法之路,那真的是充滿了熱愛和堅持,太讓人佩服了。他是內蒙古人巴彥淖爾盟人,從小就喜歡書畫,小時候隨便涂涂畫畫,沒想到就這么走上了藝術這條路。后來他在內蒙古師范大學美術系上學,專門研究平面設計。1995年的時候,為了追求藝術夢想,他干脆把巴彥淖爾盟的工作辭了,跑到呼和浩特來打拼。他在利民街開了個“向日葵工作室”,為啥叫這個名呢?因為巴彥淖爾盟盛產向日葵,這名字里全是他對家鄉的情結。
早些年,他在裝幀設計和攝影方面特別有名,在內蒙古設計圈那是響當當的人物。但是到了51歲的時候,他把工作室關了,一門心思搞書法。他之前這些豐富的經歷,都給他的書法作品增添了不一樣的味道,又有深度又有創意。他還把平面設計里構圖的想法用到書法里,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那就是“學古人、格調高雅、意境新穎”。
后來,為了把書法水平再提高,2011 年, 他做了個大膽的決定,把生意扔一邊,跑到北京, 進了中國國家畫院沈鵬書法工作室去學習,成了沈鵬老師的得意門生。他的書法既有沈鵬老師那種靈動的感覺,又把古代那些書法大家的優點都融合在一起,寫得又大氣又灑脫,古樸又典雅,大家都叫他“草原黑駿馬”。就因為他對書法這么熱愛、這么有決心,31歲的時候就成了中國書法家協會的會員,從此在書法界越走越順。
三
史詩老師深知“會集高賢憑翰墨,展開妙品是琳瑯”的道理,他的獨特書法風格在博采眾長中逐漸成型。他明白,要想把書法寫好,就得向各種高手學習。他的書法風格,就是在不斷學習古人的過程中慢慢形成的。最開始,他從顏真卿的楷書《勤禮碑》入手,一點點深入研究書法。后來又去鉆研漢《張遷碑》、晉《爨寶子碑》這些有名的碑帖。在行草書方面,他對二王還有米芾、王鐸的作品下了大功夫。他把這些古人書法里的精華都吃透了,然后變成自己的東西,形成了獨一無二的風格。
他寫的隸書,特別古樸厚重,滿滿的漢代風格,還把魏碑和二爨的那種雄健有力的感覺自然地融合進去;行草書的筆畫特別靈動,字的結構變化多端,整篇作品讀起來氣韻流暢,感覺他的筆就像是跟著心意在走,特別自然。他的每一幅作品,都像是在跟古代的書法家對話,能看出來他對藝術有自己特別深刻的理解和感受。
四
在教學上,史詩老師一直相信“道法自然”“藝道千秋”。他教學生的時候,一邊點評一邊講解,引導學生從大自然和生活里找靈感,讓學生明白書法可不只是寫字的技巧,更是表達情感和思想的一種方式。他鼓勵學生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大膽創新,寫出自己的個性和風格。在他的用心教導下,學生們不光書法水平越來越高,對書法藝術的理解和熱愛也更上一層樓了。
史詩老師還是個特別容易滿足、心態特別好的人,他們家可以說是傳承傳統文化的榜樣。他父親、妻子、兒子,還有雙胞胎孫子,一家四代人都喜歡書法。他們經常在一起交流書法,一起進步,把書法這門古老的藝術傳承下去。他還為一次書法展覽寫了首詩:“雙胞孫兒拓印蹤,祖孫手足血脈情。尺素染翰殷切意,門第書香有傳承。”從這首詩里,就能感受到他對自家書法傳承這件事有多欣慰、多自豪。
除了自己搞創作、教學生,史詩老師在文化傳承和社會貢獻方面也做了不少事。他的作品參加過“首屆中國書壇新人作品展”這些國家級的展覽,還被意大利佛羅倫薩古董與當代藝術畫廊這些外國機構收藏,很多國內的美術館、企業家還有名人也都收藏他的作品,甚至還被當成國禮送給外國客人,把中國書法的魅力傳到了世界各地。他開的“史詩書法工作室”,培養了一百多個學生,為書法藝術培養了不少新生力量。他還積極參加公益活動,給內蒙古師范大學圖書館送自己的書法作品和書法圖冊,幫著建設校園文化,在書法界和圖書館之間搭起了一座交流的橋梁。
五
史詩老師是一個“云淡風輕”的人,在書法界,史詩老師得到了很多名家的稱贊。書法家康莊評價他的作品“漢風洋溢,氣息暢達”,覺得他在繼承傳統和創新這兩方面都做得特別好;香港文聯主席蔡麗雙夸他的行草“嶙峋鐵骨,臻于化境”,對他作品的藝術水平評價特別高。
史詩老師從河套平原一路走來,帶著對書法的熱愛和執著,一直努力追求藝術的最高境界。他不只是書法藝術的傳承者和創新者,還是傳播中國文化的使者。他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完美詮釋了沈鵬老師說的“藝無止境,行者無疆”這句話,激勵著好多熱愛書法的人在這條路上一直往前走。
在這個下午,跟史詩老師這一聊天,我對他的書法人生有了更深的了解,也更加珍惜我們之間的這份情誼,還有他帶給我的那些精神上的收獲。
【藝術簡歷】:史詩。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內蒙古詩書畫研究會副會長,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央書畫院第十六屆理事,內蒙古政協書畫院院士,內蒙古中華文化學院智庫特聘專家,國家畫院沈鵬書法工作室書法家。作品入選“首屆中國書壇新人作品展”等展覽。2024年3月在內蒙古美術館舉辦《翰墨桃李情——史詩師生作品展》
(作者檔案:孫樹恒,筆名恒心永在,內蒙古奈曼旗人。蒙域經濟30人專家組成員,呼和浩特市政協智庫專家。中國金融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家協會會員、 內蒙古作家協會會員、內蒙古茶葉之路研究會副會長,內蒙古詩書畫研究會高級研究員兼副秘書長,內蒙古大盛魁公司文化顧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