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鄒玉杰律師;
做一輩子刑辯,防一萬人失足……
前兩天,和一位之前在律所實習的同學聊了聊,收獲了不少啟發。
這位同學大二時就在我們律所實習,當時就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語言表達能力特別強,而且非常喜歡表達。
每次發言前,他都會精心準備,有時甚至還會制作精美的PPT。后來回到學校后,他受到我們律所內部讀書會的啟發,開始組織校內的讀書會。
據他說,這個讀書會讓他受益匪淺。
聊天時,他還分享了一件有趣的事。
他在考法院公務員時,面試中遇到了一個比較難回答的問題。這時,他恰好想起了之前在書上讀到的一段話,便巧妙地用這段話回答了面試官的難題,還獲得了評委們的高度評價。
他用的那句話是:“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高人指路,高人指路不如自己領悟?!?/p>
說實在的,這段話可能很多人都看到過,或者頭腦中也有,但卻不一定能夠及時想到用這句話來化解面試中的難題。
從這個方面就能看出,他至少在三個方面超越了同齡人,甚至超越了很多執業多年的律師。
首先,一定要多讀書。
因為一個人表達能力再強,不管是文字表達能力還是口語表達能力,如果不讀書,那么心中的知識儲備總有用完的時候。
這就是為什么好多人說,寫作是輸出倒逼輸入的一個過程。長期寫作會逼著我們去多讀書,因為你不讀書,總有一天會江郎才盡,沒辦法寫出更好的東西。
作為律師,想要給客戶提供更好的法律服務體驗,甚至是超出他們原來期望的法律服務,那么一定要多讀書,從書籍中獲得能量,用這些能量繼續給客戶提供優質的服務。
其次,必須要多輸出。
因為我們讀再多的東西,如果不輸出,那么很有可能帶來一個惡果,就是輸入太多,但一直不輸出,導致沒辦法繼續輸入東西。
長期下去,我們很容易陷入一種錯覺,覺得自己已經學富五車,不需要再學習了。
但實際上,如果我們輸入的東西不能很好地輸出,不能在輸出的過程中讓別人聽清楚、聽明白,甚至說服他人,那么我們輸入的這些東西可能根本就不是知識。
甚至可以說,我們根本就沒有真正學會,因為只有那些能夠教給別人的東西,才證明我們自己已經掌握了。
而且,在講述給別人聽或者教給別人的過程中,我們會更好地提高對輸入知識的掌握程度。所以,作為律師,一定要多輸出。
因為輸出不僅是掌握知識、讓知識更加熟練的一個過程,而且對于律師來說,還有一個更好的副作用,那就是可以用輸出的這些東西對自己形成宣傳效果。
第三點,是學會遷移。
我們這個世界上的知識或信息雖然劃分了很多領域,但這些領域并不是界限分明、截然分開的。
它們是相互貫通的。就像有人說的那樣,萬物同理。
所以,世間萬物的道理都是互通的,我們不能死板地認為一個領域的知識只適用于那一個領域。
其實,任何一個領域的東西都有可能在其他的領域大放異彩。
因此,當我們在看到一些其他行業的知識時,也可以將其遷移到我們手頭的工作上,比如其他任何一個領域的一些知識。
無論是從書本上獲取的知識,還是其他領域的經驗,都可以轉化為我們在辦理刑事案件過程中的技巧或能力。
比如心理學知識、電腦技術,甚至是人工智能的相關內容,這些都可以成為我們辦案過程中的有力工具。
它們不僅能提升我們的辦案能力,還能增強我們為客戶提供法律服務的水平。最終,這不僅讓我們自身的能力得到提高,也讓客戶從中獲得更大的實惠。
總而言之,無論是作為一個人,還是作為一名律師,我們都要多讀書、多輸出、學會遷移,這樣才能不斷進步,變得越來越好。
作者:鄒玉杰律師
九章刑辯創始人,安徽律師門戶網創始人;
亳州律協刑委會主任,金亞太(亳州)律師事務所主任,譙城區法學會首席法律咨詢專家……
目標:窮二十年蠻力,救一百條人命!
#亳州刑辯
#亳州市最厲害的刑事律師在哪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