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大概需要8分鐘
有多少人,希望父母是啞巴
文/晏凌羊
01
我一開始給我爸媽的生活費每個月都不少的,在大城市都可以過得蠻滋潤了,但他們不肯花,說要給我存著,后來才改成了給“親屬卡額度”,但他們還是花得很少,還是摳摳搜搜地過(當然,水電費、物業費、醫藥費、日常生活用品等花銷我都包圓了)……
我對他們的要求就是:你可以把錢都花光,去跳廣場舞,去打麻將,去請客吃飯,去買買買,去旅游甚至去做點小生意……
總之,額度范圍內隨便花,超額了我也不會再給。好好過自己的日子,把身體、心情照顧好,然后,少點管我。如果好不容易跟子女在一起了,就聊點開心的。
但是,對于我媽來說,這不是“幸福的生活”。她想要的,我根本給不起,也不愿意給。光“接受她沒完沒了的叨叨、指責、抱怨、建議”,我就受不了。
我能給出的只是蘋果,而她想要的是梨。
小時候,我父母動不動就鬧自殺……有時候是真自殺但被救下來……那時候,為點雞毛蒜皮的破事兒就受不住氣、要自殺,給氣Ta的人施加道德和輿論壓力的做法,在農村很流行。他們也要趕上趟。
我現在已經四十歲了,有時候還會夢見父母這樣干。
子女的認知如果跟父母差很多,跟父母相處起來就是會很痛苦的。
如果父母是工薪階層,子女也是工薪階層,父母和子女在學識、見識方面差不多,那么,雙方在很多層面溝通起來,阻滯感就不會那么強。
就拿我一個表妹跟我姨來說,母女倆文化程度都不高,都在農村,都信仰農村野生JD教……母女倆認知一致,只是年齡有差,母女關系就比較和諧。
以前看電視劇《搭錯車》,李雪健演了殷桃的義父。李雪健是個啞巴,非常愛這個義女,但只會用行動表達愛.....當時我媽也看了這劇,感慨這父女倆可憐。
我在一旁的心理活動是:多好啊,爸爸是個啞巴。
看《大明宮詞》也是啊,太平公主有個“不愿意說話”的、疼愛她的春媽媽。
金庸寫的《笑傲江湖》,儀琳也有一個“不愿意說話”的啞媽媽……
我從小就希望我媽是啞巴,這樣我可以少受很多傷害。
但這是不可能的。
你得了她的關照,就必須要同時接受她給你的語言暴力和傷害。
說實話,我覺得,跟女兒聊天實在比跟父母說話要愉快太多了。
她會圍繞著家里的事情問東問西,只好奇,不評判。
我可以跟女兒聊一些比較輕松的話題,比如別人的八卦、對某個事物的看法、我接下來的打算,聊天時不會永遠處在一種被抱怨、被指責、被建議的地位。
女兒也愛給我打電話,每天跟我講她當天都發生了什么事,哪個老師又發飆了,哪個同學又在“死裝”.......
我整個學生時代,沒有跟我父母聊過任何這樣的話題。這類的話,但凡我敢說出口,我得到的一定是指責:你看看別人都是怎么做的,你再看看你.......
人生苦短,相聚的時間更短,我不明白人為什么一定要把寶貴的交流時間拿來這么用,為什么一定更在劍拔弩張的關系中才能找到存在感?
以前有人跟我說,你爸媽這種性格,適合去對付那些糾纏你、傷害你的潑皮……
我說,得了吧,他們會對外人無比禮貌、謙遜甚至是畏懼。
我不是講過老家的宅基地糾紛嘛。他們在家里咒罵了鄰居幾個月,同時互相咒罵、咒罵家里人,卻不敢給鄰居發一條短信。
02
經常在影視劇看到一個場面:一群人遭遇轟炸、車禍之類的意外,大部分人都受傷了,有的人會喊疼,嗷嗷嗷叫個不停,很快得到救治。
這中間,可能有一兩個隱忍不言甚至幫著去救助傷員的,但最后,人們發現Ta反而是受傷最重甚至最先倒下的那一個。
我覺得很多時候我在家庭中就是這么一個角色……我媽在家里有任何不痛快,都發泄出來了。
全家人也都形成了關注她的情緒,為避免她發作而順著她的習慣。
而我是最容易被忽視的那一個,因為長期壓抑、隱忍,長期得不到回應,我寧肯找個地方寫出來、找個朋友說出來、找個地方哭出來,也不在家多說幾句話。
有的人(比如我)因為遇到某個問題而情緒糟糕,會著力去解決那個問題。解決不了,那就盡力讓自己放下。
但我媽,因為遇到某個問題而情緒糟糕,會認為她之所以過得慘,是家里人害的,然后,全家沒有一個人有好日子過,所有人都得為她的情緒問題買單。
我媽總問我為啥我對貓比對她耐心.......是因為我貓從來不沒完沒了叨叨我啊。
一個家庭里,如果一個人的存在感過于膨大,會擠壓到別人根本沒有容身的空間。
家庭成員享有的關注度,必須是均衡的。這樣,這個家庭才能成為“六邊形戰士”,家庭結構才更穩固、家庭關系也才更健康。
但長期以來,我們家是失衡的.......我媽的情緒比天大,所有人都得圍著她轉。
我記得有一次,我腸胃很不舒服,中午我想在飯桌上說一下這事兒……
但是,當天,我媽沒完沒了在飯桌上叨叨她前天晚上失眠了,一整夜都睡不著。我一句話都插不進去,索性閉嘴。
到了下午,我急性腸胃炎發作,又吐又拉,幾近虛脫。我媽這才慌了,說要送我去醫院。
然后,我都已經虛脫成那樣了,我的耳朵依然得不到清凈。
我媽沒完沒了地叨逼叨,講述她看到我生病的焦慮,表達她想到“如果我倒下了,會怎樣怎樣”的恐慌。
我還得在病得暈頭轉向的時候安慰她:只是一點腸胃病,打了消炎針就好,死不了。
可是,我真的很累啊……我就是想安靜地休息一會兒啊。
我曾經嘗試過改變這種家庭文化,但我發現,我搞不過我媽。我有限的時間、精力,還要花去搞錢。在搞家庭文化這方面我是兼職的,而我媽是全職的。
所以,只能放棄、切割,然后,另起爐灶。
這兩年我不壓抑自己了,也讓父母覺得我脾氣暴躁。可我總覺得這種叛逆來得太慢。如果我在青春期不那么懂事、隱忍,也許現在會好很多。
現在,在我和女兒的這個家庭里,我有意無意在控制我和女兒的“刷存在感”形式。
大多數時候,我會看到并承載她的情緒,因為她是未成年人;但有時候,我也要讓她注意到:我也是人,我也有喜怒哀樂。在這個家庭里,我和你是平等的。
03
我記得我上大學的時候,有兩個假期沒有回家。在給父母寫的信中,我說我沒有回家的原因是:路費太貴了,來回至少得花掉六百。動不動就坐四十幾個小時的硬座,我也累。
六百塊,對于當時的我家來說,確實是有點巨款,但也不是說完全支付不起。我寧肯在學校孤獨地過年也不回家,更真實的原因就是不想回去見父母。
某一年年三十,我跟“沒有回家的幾個同學”相約去學校外面的館子吃了一頓,一路有說有笑地回家,竟感覺很快樂。那是我有生以來度過的、最快樂的一個春節。
直到現在,我也不喜歡過春節,就是因為很多個春節都是在父母的家中過,而在他們面前過春節,實在是太讓人難過了。
我媽覺得年夜飯是個很大件事,很容易為“芝麻綠豆大”的事情焦慮,一焦慮就把全家人都搞得非常不愉快。
就連做飯過程中發現蔥沒了,都能發一大通脾氣。加之那時候家中債臺高筑,年三十家里擠滿了討債的人,搞得我也心理壓力極大。
我大學時候不回家過年,找的借口是“心疼錢”.....這讓父母感覺我很懂事。我們也在這種父慈子孝的氛圍中,憑借對彼此的想象,相隔兩地過了一個年。
可這兩年,我有點演不動了……我用真實的心境示人,也打破了我父母的幻境。
而我現在有點后悔的一件事是:我以為我能演一輩子,也打算演一輩子,但后來發現能量不夠,我還是得以真面目示人。
有些叛逆,應該來得早一些。我其實就應該在上大學的時候,明確告知我的父母“我寒假不回家,就是因為不想見你們”。
現在再叛逆,面對的是他們日漸衰老的身體,我總覺得自己勝之不武,竟又內疚起來。
我就突然想起我一個朋友,她的前夫在毫無征兆的情況下提出離職、離婚,說自己要出去流浪。
而在那之前,這位丈夫是“24孝好丈夫”,每天兢兢業業工作,不沾煙酒甚至不怎么應酬,回到家就老老實實帶孩子、做家務。
那時候,所有人都羨慕她,覺得她家肯定是祖墳冒青煙了,她才能找到這么一個好丈夫。
但是,這位丈夫叛逆起來的時候卻很決絕……就是要離職,就是要離婚,也不在乎財產給誰,一點可供商量的余地都沒有。
站在她的角度,這位丈夫就是個渣男……日子不是過得好好的嗎?你突然這么叛逆,是咋回事?是不是外面有野女人了?
她哭哭啼啼,問我:“為什么他突然變成這樣子?”
我說,也許不是他變了,而是現在這個他,才是他最真實的樣子。之前的,只是他的偽裝。
為什么我會有這種論斷呢?因為我觀察過他們倆的相處。
她永遠是嘰嘰喳喳的,而她丈夫永遠是沉默的。所有“有外人在的場合”,她丈夫根本插不上話。
舉個例子——
如果有人問她丈夫:“你家有幾個兄弟姐妹?”
還輪不到她丈夫回答,她就搶答:“哦,兩個,他是老大,他還有個妹妹。”
她丈夫開車,她坐副駕駛,我們坐在車的后座,她會一直不停地指揮她丈夫往左拐、往右拐,指責她丈夫方向盤打太猛了、剎車太急……
我不知道兩人在家里相處如何,但可以想見:她丈夫應該是為了照顧她的感受、為了維持家庭的表面和平,而長期壓抑了自己。
所以,到了某個人生節點,他突然覺醒了,來了一次中年大叛逆,把她搞得措手不及,也把整個家庭弄得人仰馬翻。
這種案例……實在是太多了。
所以,我還是那句話:好的家庭關系,應該是大家輪流坐莊。如果永遠是一方強勁,除非你能量大到能把對方吞噬,不然你遭遇反叛的時候,反叛力量也會很強勁。
一個網友讓我去關注老年人的精神健康……可關注的前提是你有能量。就像你要去救溺水的人,前提是你真的有能量去救。如果你沒有這個能量卻非要去嘗試,溺死的會是你。
每次我這樣吐槽父母,總有人說:“哎呀,你不孝順,小心你女兒長大了跟你一樣!”
我認為這話不是對我的詛咒,而是祝福。
我女兒要是能跟我一樣…從小不需要父母督促學習、作業,在學校一直拿第一,青少年時期從不亂花錢,也沒有給父母惹過任何麻煩,甚至還能把獎學金拿回家還外債;
17歲成為高考狀元,之后就再沒有再花過父母一分錢,畢業后自己找工作,自己一個人買房、裝修,自己決定結婚、離婚(對父母唯一的拖累是離婚后需要父母幫我看幾年孩子,但這到底是不是拖累,主要看父母是否享受帶孩子的樂趣,何況孩子教育等事宜主要是我在管),過得再苦再難沒跟父母叫過一聲苦;
工作后,立馬反哺家庭,三十歲后財務狀況穩步上升,有錢了就給父母買養老房,讓父母從不缺錢花,父母生病不惜一切代價接去最好的醫院治療,邊忍受父母的抱怨邊帶父母到處旅游,忍受父母的不和睦、脾氣暴躁以及嘮叨抱怨四十年……對父母唯一的要求只是:管好自己的身體和心情,別再把情緒垃圾都傾倒到女兒身上。
如果我女兒能跟我對待我父母一樣對我,老娘做夢都能笑醒!
我要是生個林徽因這樣冰雪聰明的女兒,做夢都會笑醒。但林徽因的媽媽何雪媛并沒有知足啊,她還是對林徽因不滿意,要對林徽因的人生指手畫腳。有意思的是,她最后還活得比林徽因長。
人只能因為可愛、可敬、可親,而被愛、被敬、被親。如果“老”就是一個人被尊敬、被親近、被愛的理由,你們咋不去“溫暖”那些老流浪漢、老光棍?
放過已經變老了的中年人吧。
ps:需要加胖羊微信的,可以加哈。
全文完
歡迎分享或轉發
這是最好的鼓勵
記得加胖羊小號,以防失聯
我身邊很多公號主,也慢慢離開了這個平臺.....我很多文章,需要無數次修改、刪減,不然發不出來。也許哪天號就沒了。所以,如果你喜歡胖羊的文章,現在就可以關注一下胖羊下面這個小號:羊看。
一點碎碎念
這件衣服,我剛收到的時候覺得好丑,想著又試品失敗了,結果一上身....哇靠,好顯瘦,好好看,我頓時原諒了它所有!再一看,因為比較搶手,倉庫爆單了,發貨需要72個小時(慢慢排單)。
我覺得它值得好好介紹。是假兩件的款式(實際上是一件),直接套頭穿就行,穿脫方便還賊有型。拉鏈拉上拉下,直接就是兩種風格。系扣穿,勾勒腰線,顯瘦又保暖;敞開穿,隨性慵懶有層次感。
關鍵是版型偏非常修身,十分顯瘦。拿到手,是軟糯細膩的面料,摸起來超舒服超親膚~領口、袖口和下擺是撞色拼接設計,簡約大方有層次感。
厚度是比較薄的那種,春秋季,單穿剛剛好;冬天還能當打底。不嬌氣,不易起球勾絲,完全不用擔心穿幾次就報廢的情況發生。透氣性也好,關鍵是巨百搭,超級顯瘦。誰穿都好看。
黑色,白色,高級灰,安哥拉紅,藏藍色,咖色都有,我拿的是黑色。兩個尺碼選擇:M碼(建議80-120斤),L碼(建議120-145斤),廠家直發,到手僅僅 49.9元,就是需要稍微等兩天才能排單發貨。都有運費險。
大家戳這里可了解詳情《 》掃描下方二維碼可購買。
不知道怎么搭配的話,這條裙子可以的哈。 之前一直賣69元,現在49元清倉,只剩下最后一批貨了哈。
實物不會太厚、顯得人很臃腫,也不會過分單薄,不管是搭短袖配毛衣、外套,都可以。高腰設計,到小腿以下的長度,再加上寬大裙擺,垂順十足超顯瘦。
裙子采用的是柔軟纖維材質,它的觸感非常軟,穿著舒適,有筋骨感,內里全包邊四針六線干凈整齊,牢固舒適、柔軟舒適、不磨皮膚,上身親膚度極好,不僅有光澤度,垂墜感也極佳,顯瘦。
顏色牢固度高,可以丟洗衣機洗;兩側還有設計了口袋,口袋內里是本布面料,容量大,可以裝手機。上身不會有悶熱的感覺,加厚的腰部松緊彈力;春秋可以直接單穿,冬天里面穿件打底褲;后部開叉的設計,底擺有精心的包邊工藝處理,不會卷邊。半裙可以搭配針織小開衫或毛衣,還可以選擇選擇與西裝搭配,尺寸最大可以穿到150斤。
大家戳這個超鏈接可以了解更多詳情:《》,掃碼下方二維碼可購買。
今天,薇 諾娜也在搞秒殺哈。
↓點擊卡片進入店鋪,胖羊親自測評的產品
日常優惠活動正在進行中↓
若有售后問題,請掃描下方二維碼聯系客服、直接給客服留言(為方便查單,加微信時請主動告知收件人的手機號),客服會盡力解決您的訴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