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體來看,險企短期健康險賠付率數據出現兩極分化,11家險企保持在70%左右的賠付率合理區間
《中國科技投資》龍秋月
2021年1月,為規范各保險公司短期健康保險業務經營管理行為,切實保護保險消費者合法權益,原銀保監會印發《關于規范短期健康保險業務有關問題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其中規定,保險公司應當每半年在公司官網披露一次個人短期健康保險業務整體綜合賠付率指標。其中,上半年賠付率指標應當不晚于每年7月底前披露;年度賠付率指標應當不晚于次年2月底前披露。
據作者不完全統計,截至3月6日,66家壽險公司和49家財險公司公布了2024年全年短期健康險綜合賠付率數據。2024年全年,壽險公司和財險公司短期健康險綜合賠付率中位數分別為40.3%、36.5%。
根據《通知》定義,短期健康險是指保險公司向個人銷售的保險期間為一年及一年以下且不含有保證續保條款的健康保險。團體保險業務除外。按照保險期限劃分,健康險可以劃分為短期健康險與長期健康險。壽險公司可以經營上述兩種險種,但財險公司只能經營短期健康險。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保險業健康險保費收入為9774億元。2024年,壽險公司健康險保費規模為7731億元,同比增長6.15%;財險公司健康險保費規模為2043億元,同比增長16.61%。
整體賠付率仍然偏低
一般來說,短期健康險的賠付率保持在70%左右比較合理。賠付率過低意味著產品定價較高,消費者的權益可能受損;賠付率過高則意味著險企可能出現承保虧損。
具體來看,2024年,壽險公司中短期健康險賠付率高于70%的公司有13家;賠付率低于70%的公司有53家;另外,4家公司賠付率為負值。財險公司方面,2024年,短期健康險賠付率高于70%的公司有9家;賠付率低于70%的財險公司有40家;另外,6家公司的賠付率為負值。
由此可見,無論是壽險公司還是財險公司,短期健康險賠付率低于70%的公司仍然占大頭,當前保險業內短期健康險的整體賠付率仍然偏低。
聚焦至短期健康險賠付率在70%左右的保險公司。如財信吉祥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太平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新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中意人壽保險有限公司、泰康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太平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的賠付率分別為65%、69%、70.4%、71.5%、73%、75.33%。再如亞太財產保險有限公司、太平洋安信農業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中原農業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安誠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的賠付率分別為68.19%、69.15%、73.63%、73.9%、75.43%。
短期健康險賠付率分化
那么又有哪些公司的短期健康險賠付率畸高呢?2024年,瑞泰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瑞泰人壽”)的短期健康險賠付率從上年的-109.5%升至289.29%,海保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從上年的122.58%升至125.53%。建信財產保險有限公司、華海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分別為120.7%、114.97%,安華農業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雖較上年有所下降,但仍超過100%,為104.6%。
根據《通知》規定,綜合賠付率=(再保后賠款支出+再保后未決賠款準備金提轉差)÷再保后已賺保費其中,未決賠款準備金包含已發生未報告未決賠款準備金(IBNR準備金)。
瑞泰人壽在公告中表示,由于公司個人短期健康險業務規模較小,再保后已賺保費僅8.27萬元,導致盡管僅1單理賠,再保后賠款支出30萬元,也使得公司2024年個人短期健康保險業務整體綜合賠付率為289.29%。公司將持續關注該項業務的持續健康發展。2023年相關公告則提及,個人短期健康保險業務量較少,綜合賠付率數據未來可能存在波動。
一般情況下,造成部分保險公司短期健康險賠付率較高的原因包括以下幾點。一是業務規模較小:若保險公司短期健康險業務規模小,保費收入有限,一旦出現一筆或幾筆較大金額的賠付,就容易導致賠付率大幅上升,出現 “賠穿” 情況。二是業務結構調整:調整承保政策,可能使保費規模下降,自留已賺保費減少,在賠付支出沒有同比例降低時,賠付率會升高;若調整后承保了更多高風險群體,也會使賠付風險增加,賠付率上升。三是前期未決賠款準備金估計不準確:若前期對未決賠款準備金計提過高,而實際賠付金額低于預期,當實際賠付發生時,會使賠付數據在財務核算上表現異常,影響賠付率;反之,若計提不足,后期需補充賠付支出,也會拉高賠付率。四是產品設計不合理:如果產品的保障范圍過寬、賠付條件過于寬松,會導致賠付概率和賠付金額上升;定價時對風險評估不足、保費計算不合理,收取的保費無法覆蓋潛在賠付成本,也會造成賠付率偏高。
此外,作者亦注意到,2024年出現了多家短期健康險賠付率為負值的公司。北京人壽弘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鼎誠人壽保險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鼎誠人壽”)、國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的賠付率分別為-5.09%、-5.29%、-25.92%、-160%。眾誠汽車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富德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鑫安汽車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前海聯合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凱本財產保險(中國)有限公司、深圳比亞迪財產保險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比亞迪財險”)的賠付率分別為-1.77%、-12.95%、-27.32%、-38.14%、-1842.39%、-10133.37%。
鼎誠人壽亦在公告中表示,本次綜合賠付率為負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公司統計期間內再保后未決賠款準備金的釋放,再保后未決賠款準備金提轉差為負,且其絕對值大于再保后賠款支出,因此當前綜合賠付率為負。而前海財險賠付率出現負值的原因則為,歷史賠案的實際賠付金額低于前期計提值,導致年度財務報表中的綜合賠款呈現負數。由于公司承保政策調整,2024年度個人健康險保費規模較去年同期降幅較大,自留已賺保費較少導致其綜合賠付率的波動較大。在業務增長放緩的情況下,當年新增賠案明顯減少,同時疊加歷史賠案的實際賠付金額低于前期計提值的因素。比亞迪財險則是因為自2022年7月至今,公司未簽發新的健康險保單,該負值數據為歷史保單在該年度的數據體現。
實際上,賠付率為負值并非實際業務虧損的直接體現,更多是財務核算與業務波動共同作用的結果。此類現象常見于業務規模小、準備金管理波動大的中小險企。短期健康險賠付率為負值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未決賠款準備金的釋放:保險公司在統計期內可能因歷史未決賠款準備金的釋放,導致再保后未決賠款準備金提轉差為負值。當釋放的金額超過實際賠款支出時,綜合賠付率可能變為負數。二是業務規模較小或停售:部分公司個人短期健康險業務規模較小,保費收入有限,但退保或未決準備金釋放等因素導致分母(已賺保費)驟減,從而拉低賠付率。若業務停售或調整,也可能加劇這一現象。三是退保或業務策略調整:退保率較高或公司主動收縮業務規模時,已賺保費減少,而賠付支出或準備金釋放仍可能維持一定規模,導致賠付率異常。四是產品設計或定價缺陷:部分產品因定價不足或風險控制能力弱,導致實際賠付超出預期,但若疊加未決準備金釋放或業務規模波動,也可能出現負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