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4日,據《北緯38度》的報道,朝鮮的首架機載預警似乎已接近完工,這標志著朝鮮空軍能力的擴展。衛星圖像分析表明,一架經過改裝的伊爾-76戰略運輸機已經進駐平壤順安國際機場,機身上安裝了一個大型雷達罩,這種設計與俄羅斯的A-50以及中國的空警-2000非常相似,雖然這種配置可能受到了一些同平臺的影響,但并沒有確鑿的證據表明朝鮮得到了外部支持。
這架伊爾-76此前隸屬于高麗航空貨運機隊,2023年10月被轉移到一處維修設施,并在周圍安裝了安全圍欄。2023年11月,開始進行結構改造,引發了一些猜測。到2024年底,改裝工作取得了明顯進展,這架伊爾-76被移到了鄰近的機庫。2025年2月,這架伊爾-76再次出現,并安裝了雷達罩,最清楚地表明朝鮮正在努力開發一種預警系統。然而,官方媒體并未承認這一項目。
外國專家德克爾·伊夫萊斯認為,由于朝鮮多山的地形和地球曲率,現有的蘇聯時代陸基雷達系統難以追蹤巡航導彈等低空飛行威脅。機載雷達的覆蓋范圍將提高朝鮮的態勢感知能力,并有可能增強防空網絡。然而,這種系統的有效性取決于與現有指揮和控制基礎設施的整合。預警平臺需要先進的網絡能力和實時數據共享系統,而朝鮮是否具備這些能力仍不確定。
如前所述,2023年底的衛星圖像顯示,這架伊爾-76的結構變化與俄羅斯和中國的預警機相似。雖然沒有確鑿證據表明俄羅斯向朝鮮提供了技術援助,但有報道稱兩國之間的軍事合作日益密切。俄烏戰爭期間,朝鮮向俄羅斯提供了大量的軍事援助,包括炮彈和導彈等,越來越多的人猜測,俄羅斯可能會向朝鮮提供技術支持或軍事裝備作為回報,其中就包括預警機和核潛艇。
1993年,朝鮮高麗航空購買了3架伊爾-76TD,用于往返中國和俄羅斯的貨運。這些運輸機至今仍在服役,注冊編號分別為P-912、P-913和P-914。有報道稱,高麗航空的伊爾-76TD參與了與朝鮮軍事項目有關的貨物運輸,包括導彈部件,這違反了聯合國的規定。2016年,美國財政部將包括伊爾-76TD在內的16架高麗航空飛機列入制裁名單,聲稱這些飛機參與了武器擴散活動。
最近有報道稱,俄羅斯已經同意向朝鮮提供米格-29和蘇-27戰斗機,作為裝備援助和人員援助的回報。由于制裁和資源限制,朝鮮空軍的機隊由蘇聯時期的老舊飛機組成,現代化程度有限。現有機型主要包括米格-21、米格-23、蘇-25和少量米格-29。獲得米格-29和蘇-27戰斗機將擴大朝鮮空軍的作戰能力,但仍將落后于技術先進的韓國空軍,后者裝備了F-35、F-15和F-16戰斗機。
一個功能齊全的預警平臺可以增強空中監視能力,但全面投入使用還要面臨許多挑戰。將伊爾-76改造成專用的預警平臺需要雷達集成、空中網絡和電子戰方面的專業知識,而朝鮮在這些領域的經驗有限。此外,預警平臺需要持續運行來保持監視覆蓋范圍,而一架改裝后的伊爾-76只能提供間歇性能力。擴大預警機隊需要額外的改裝或外國援助,以此來維持戰備狀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