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病患者最害怕的‘急性加重’就像是身體發出的‘火災警報’,滅火越早、損失越小,然而,我遇到過一些‘走彎路’的患者,他們由于錯誤認知或者僥幸心理,白白耽誤了治療時機。”
中日友好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管護師尹宏云、趙帆講述了令她們記憶深刻的真實案例,并提醒大家避開 3 個錯誤“常識”、用對 2 個識別工具,避免悲劇重演。
錯誤一:忽視早期預警信號,將急性加重視為“普通感冒”
“59歲的牛先生大概在3年前因為不明原因的咳嗽、活動后氣促喘息到當地醫院就診,做肺功能檢查發現中度阻塞性通氣功能障礙、重度彌散功能障礙。醫生給他開了布地格福氣霧劑等藥物控制病情,但他只是斷斷續續地用藥,平時仍然偶爾會咳嗽、咳痰,平地步行500米或者爬3層樓之后便會覺得氣促喘息。”
“半個月之前,牛先生和家人一起到郊外游玩,途中不小心受涼了,回家之后咳嗽、氣喘等癥狀比平時更加嚴重,每次深呼吸之后左胸便會有2-3秒的疼痛,平地只走100米就需要停下來休息。最開始他還以為自己只是普通感冒或者累到了而已,于是就到家附近的小門診就診,但癥狀反倒越來越嚴重了。”尹宏云老師講道。
“后來牛先生到我們醫院就診,胸部CT顯示他的兩側肺部下葉出現了磨玻璃影及實變影,肺功能提示重度阻塞性通氣功能障礙、重度彌散功能障礙。所以說,他的癥狀并非普通感冒所致,而是因為出現了急性加重。”
“其實,慢阻肺病急性加重和普通感冒的癥狀區別還是比較大的,具體差異可以參考下面的表格。”
錯誤二:錯用藥物掩蓋病情或者引發副作用
“70歲的高大伯已經確診慢阻肺病20多年了,這些年來他的活動能力逐漸下降,每到秋冬季就容易急性加重。大概2周之前,他參加完家庭聚會之后出現了發熱,體溫最高達到了38.2攝氏度,而且覺得特別怕冷、惡心伴嘔吐,斷斷續續地咳嗽,痰液粘稠不容易咳出來,還伴隨有胸悶、喘息、乏力的癥狀。”
“高大伯憑借著以往的‘經驗’,認為春天氣溫回暖了、大概率不是急性加重了,于是從家里的小藥箱里翻出了一些緩解癥狀的藥物,包括雙黃連口服液、感冒清熱沖劑以及其他中成藥。結果越是吃藥、情況越糟糕,逐漸出現了小便失禁以及胸悶、喘息明顯加重的情況,他的家屬這才趕緊把他送到了我們醫院進行救治。”
趙帆老師特別提醒大家,“在出現急性加重的‘信號’之后最好盡快就醫,千萬不要擅自‘對癥下藥’,也不能夠自行增加激素或抗生素劑量或者濫用短效支氣管擴張劑, 否則可能會掩蓋病情或者引發心律失常等副作用。”
錯誤三:抗拒住院或者誤認為休息即可緩解
“確診慢阻肺病10年的潘先生受涼之后動不動就咳嗽,每次咳的都比較劇烈,白色泡沫痰也變成了黃黏痰。他自認為‘休息幾天就能好’,但是癥狀卻持續加重,夜里甚至無法平躺睡覺,但仍然拒絕家人送醫,到第7天時出現了口唇發紫、意識模糊,送急診時血氧飽和度僅75%,診斷為慢阻肺病急性加重合并二型呼吸衰竭,緊急插管轉入ICU。 ”
“還有一位58歲的高女士,連續3天咳喘加重、下肢水腫,因為擔心‘住院花錢’,家屬多次勸說她住院治療都被拒絕了,而是選擇了自行增加吸藥次數,只可惜效果甚微。到第5天時,只能采取端坐位去減輕呼吸困難,急診檢查發現她存在右心擴大、肺動脈高壓。住院治療2周后癥狀才逐漸緩解,但是心功能已經出現了不可逆受損。” 尹宏云老師講道。
2 個工具幫你盡早發現急性加重的紅色警報
“越早識別急性加重、越早開始治療,癥狀緩解越快,治療費用可能也就越低,患者和家屬都應該建立‘急性加重等于紅色警報’的意識。大家可以借助前面表格中的癥狀識別急性加重,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慢阻肺病急性加重識別卡和‘CAT評分’完成簡單的自我測試。”
“先來看看慢阻肺病急性加重識別卡怎么用,這張卡片上有5個癥狀條目,分別是咳嗽加重、痰量增加、感覺吸進去的氣不夠用、喘氣費力、活動受限。每個條目下面都有4個維度,藍色是比較安全的維度,對應著‘與平時一樣’或者‘只是輕微加重’,紅色則對應著癥狀‘中度加重’和‘嚴重加重’。如果5個癥狀條目中有2個處于中度或重度加重即為急性加重,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趙帆老師建議大家每天在臨睡覺前,抽出幾分鐘的時間來回答“CAT評分”中的8道題,也就是相當于完成了慢阻肺病的日記。“每個問題的分值為0到5分,總分為0到40分,得分越低、健康狀況越好,假如短期內分數明顯高于平時,就提示你可能正處于急性加重期了。”
您現在看到的是我們最新上線的日更版公眾號,會每天和大家見面,喜歡我們的內容,歡迎您點贊分享,把《看呼吸》推薦給身邊更多有需要的朋友!
還沒加入患者群的朋友,也請掃描下方二維碼,私信小助手入群。我們將在群內收集大家的問題,為您采訪專家,提供一對一答疑,也將為病友們提供一個交流情感,分享經驗的空間。
掃碼添加小助手,加入患者群交流
專家簡介 尹宏云
主管護師,學士學位,中日友好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現為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臨床護士。
專家簡介 趙帆
主管護師,學士學位,中日友好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現任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A14副護士長。
本文完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排版:張彥
此內容為醫學科普,僅供參考,不能作為診斷醫療依據
1
2
3
看呼吸
權威實用的
呼吸科普平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