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9日
▲趙先有
趙先有,河北樂亭人,1928年生,生前任中國人民志愿軍第65軍194師582團2營6連副政治指導員。1947年入伍,194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過解放太原、蘭州、寧夏等幾十次戰斗,因表現機智勇敢、英勇善戰,曾三次立功。1951年2月入朝參戰。1952年10月5日在守衛67高地時,雖身負重傷仍不下火線,在僅剩兩人的情況下,堅守陣地,先后打退敵人17次進攻,最后喊出“團長,敵人上來啦,開炮打吧!”直至光榮犧牲,被志愿軍總部追記特等功一次。
1953年3月12日,入葬遼寧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墓地番號東區二排一號。
“為了勝利,向我開炮!”電影《英雄兒女》中王成的故事廣為流傳,英雄王成的原型之一就是志愿軍特等功臣趙先有。
1952年10月,志愿軍第65軍在保衛開城反擊作戰勝利后,召開了慶功大會,會后巴金到582團采訪,了解到趙先有英勇戰斗到最后一刻,抓起報話機,向指揮所喊出“團長,敵人上來啦,開炮打吧!”與敵同歸于盡的感人事跡。后來巴金以趙先有和通訊員劉順武等烈士為原型寫出小說《團圓》。1964年,長春電影制片廠將小說《團圓》改編成電影《英雄兒女》。
如今,幾十年過去了,王成的形象并未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淡化,而是成為代代學習的人生楷模。趙先有也成為沈陽人崇敬的烈士,沈陽鐵路第二小學(現為皇姑區白龍江小學)有個趙先有班,每年清明節他們都會為趙先有掃墓,并舉行交接旗儀式,讓烈士精神在學生中廣為傳承。
▲沈陽鐵路小學趙先有烈士中隊在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
67高地巍然不動
志愿軍發動1952年秋季反擊作戰,在保衛開城戰斗中,67高地爭奪是最激烈的一場戰斗。67高地不足1平方公里,海拔只有67米,距板門店只有5公里,原是敵人在開城前線右翼前沿,沙川河東岸重要支撐點。為教訓不可一世的美軍,志愿軍65軍從敵人手中奪取了67高地。
1952年10月3日,趙先有所在的6連奉命堅守67高地。趙先有當天下午來到陣地,為了減少傷亡,他將20名戰士分成3個戰斗小組,并加修工事,其余戰士進入陣地后側隱蔽部隱蔽。傍晚,敵人以兩個排的兵力向67高地正面進攻,6連給予痛擊。為了更多地殺傷敵人,將近拂曉時,趙先有指揮戰士將爆破筒埋在陣地前沿,用電話線做拉火線,當地雷用。不出所料,天亮后,敵人又集中兵力向高地撲來。敵人進入布雷區時,趙先有一聲令下,爆破筒炸聲震天響,敵人被炸得血肉橫飛,潰退下去。敵人接連4次進攻,均被打退,留下成堆的尸體。
10月4日入夜,敵人用大炮和4架飛機輪番對67高地進行轟炸,一群群敵兵又攻上來了。趙先有一面指揮戰斗,一面用報話機給我炮兵指示射擊目標,發發炮彈落入敵群,打得敵人丟魂喪膽。為保住陣地,不死守挨打,他還組織兩個戰斗小組主動出擊,來個反沖鋒,殺得敵人鬼哭狼嚎,潰敗逃竄。
經過兩天兩夜的激烈戰斗,敵人15次兇猛的反撲均被打退,67高地這座不大的山頭,被敵人的飛機大炮給削下1米多厚,仍巍然不動。
“敵人上來啦,開炮打吧!”
10月5日,敵人兩次反撲失敗后惱羞成怒,便以一個營的兵力,在8架飛機、12輛坦克和3輛噴火坦克的掩護下擁上陣地。當陣地上只剩下趙先有和通訊員劉順武時,趙先有命令劉順武用報話機向團指揮所報告,敵人已沖上我陣地,要求團炮兵直接“向我陣地開炮”。
當時,團指揮所內氣氛異常緊張,趙先有、劉順武為了勝利、向我開炮的英雄氣概,讓團長張振川和其他首長的內心都受到了極大震撼。正當團長猶豫不決時,報話機里又傳來趙先有嘶啞卻堅定的聲音:“團長,敵人上來啦,開炮打吧!”
不久,在6連隱蔽部方向一陣急促手榴彈、沖鋒槍響聲后,陣地沉靜了。趙先有實現了上陣地前的誓言:“我們堅決守住陣地,人在陣地在,決不后退一步!”團長張振川把心一橫,命令炮兵向陣地上的敵人開炮。在我軍奪回陣地后發現,趙先有和劉順武已與敵人同歸于盡,20多具敵人的尸體躺在他們面前。
在這次戰斗中,趙先有和他率領的6連戰士英勇善戰,堅守了57個小時,打退敵人17次進攻,主動反擊兩次,守住了陣地,殲敵562名。志愿軍總部為趙先有追記特等功,為582團6連記特等功,并授予“英勇頑強、守如泰山的鋼鐵連”的獎旗。
接過英雄的槍
趙先有入伍時,他的妻子陳連華已經懷孕。1950年12月上旬,妻子帶著兒子到寧夏駐地找趙先有,那時部隊已經開赴山東,準備赴朝鮮參戰。趙先有還不知在1948年3月妻子已為他生下一個兒子,他到犧牲時都不知道自己已經有了兒子。
英雄自有后來人。趙先有的兒子、孫子相繼跨入先輩曾經戰斗的部隊,成為英雄的傳人。祖孫三代次第同在一個英雄連隊建功立業,留下一段歷史佳話。
趙先有的兒子趙緒文在樂亭縣第一中學畢業后,被分配到稅務所工作。1970年11月,趙緒文堅決要求入伍,他如愿以償地來到父親生前戰斗過的特功6連,成了父親生前所在連隊的普通一兵。他訓練十分刻苦,成了師軍事三項隊隊員,尤其擅長射擊,后被選調到石家莊陸軍學院任射擊教員。1982年,為了照顧年老體弱的母親,趙緒文調到樂亭縣武裝部,后任副部長。1996年,因縣人武部移交地方后又收歸軍隊,趙緒文因超齡安排到地方工作。
趙先有的孫子趙新民在奶奶和父親的熏陶下漸漸長大。1982年清明節,7歲的趙新民隨奶奶第一次來到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在爺爺的墓碑前,他拉著奶奶的手說:“奶奶,奶奶,長大我也當英雄。”1994年,趙新民參軍到特功6連。1996年3月,連年立功受獎的趙新民被保送上了軍校。軍校畢業后,他毅然回到特功6連擔任了排長。趙新民既和他的爺爺一樣,任過特功6連的副指導員,又同他的父親一樣,任過特功6連的副連長。
來源:沈陽發布
作者單位:沈陽日報社
責任編輯:胡飛
來自:人文傳媒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