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央視播出的年代劇《北上》,首日收官收視率突破3.5%,帶著“連《新聞聯播》都報道的電視劇究竟有多好看”的好奇心,我看完了首更。
該劇以90年代大運河的興衰為背景,講述運河畔六個家庭之間的情感故事。
作為央視出品的精品劇,首集開頭的十幾分鐘一鏡到底拍攝令人驚艷。實地取景與“做舊”的畫面質感,完美復刻了90年代獨有的氛圍。
花街的熱鬧、大院里五戶人家的煙火氣、嬉戲的孩童,每一幀都洋溢著蓬勃的生命力,展現了那個時代的熱鬧與希望。
題材好,故事好,制作精良,只是有些觀眾沒能忍住如此“熱鬧非凡”的第一集,選擇了暫時棄劇,給出的理由還出奇一致,即便都是吐槽“太吵了。”
“四五個小孩吵就算了,連大人都很吵,不管小孩大人都顯得很亢奮,有點夸張過度了,只有馬奶奶祖孫二人比較安靜自然些。”
四五個小孩不管在什么年代都是吵的,而且都是在狗都嫌棄的年紀。
看著他們鬧騰的畫面,確實想到了小時候的我們,也是每天成群結隊到處跑,到飯點,爸媽在家扯著嗓子喊回家吃飯,聲音大到全村都聽到那種。
其實拍得還是挺貼近生活的,那個年代就是這樣的鬧騰,每個人臉上都充滿笑容,都有奔頭,屬于那個時代獨有的記憶。
導演把開頭拍得如此熱鬧,是為了與后面衰敗后安靜的畫面形成鮮明對比吧。
《北上》前一兩集看不進的原因不僅是“吵”,還有出場人物太多,五戶人家,十幾號人物一下子涌進畫面,看得人眼花繚亂。
第二集剛能把名字和人對得上號,理清人物之間的關系,畫面一轉,過了七年,那幫小孩又換了另一批演員,又得重新認一遍人物。前一兩集光認人物了,且劇情節奏太快,故事多且散,讓觀眾難以抓住重點。
同樣是年代群像劇,很多觀眾拿《小巷人家》來對比《北上》。
《小巷人家》開頭就能吸引人,得益于其幽默、細膩溫馨的畫面,以及簡單的人物關系。主要人物只有兩家人、三個孩子、四個大人,大量語言鏡頭將人物刻畫得十分飽滿。
開頭宋瑩把兒子往領導家一丟轉身就走,潑辣的形象一下子立住了,小林棟哲在領導家哭,跟母親里應外合,“人小鬼大”、“小機靈鬼”林棟哲一下子就討得觀眾喜歡,宋瑩潑辣的形象和小林棟哲的機靈可愛,都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
相比之下,《北上》人物太多,一兩集時間沒辦法把各個人物性格細節展現出來,一會是這個家庭七零八落的事,一會兒是那個家庭的雞飛狗跳。一會講謝天成討債不成,一會講謝望和他們去偷油,還來了段溫情的回憶。故事有點多且散,讓人目不暇接。
盡管如此,《北上》的一眾主演演技都在線,胡軍扛大旗,白鹿與歐豪也不錯,人物都立住了。所以,目前只播了一小部分,后續劇情如何發展還有待觀察。不應急于下定論!
【注:圖片來源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