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者被公司拖欠工資和賠償款,
公司實在無財產可供執行怎么辦?
公司只有一個直播賬號,
虛擬財產可以用來抵債嗎?
近日,
湖南省株洲市荷塘區人民法院順利執結了
一起勞動爭議案件。
01
基本案情
2021年12月至2022年4月期間,申請執行人周某在株洲某商貿有限公司從事服裝貿易工作,后周某離職時公司尚欠付3個月工資,周某遂向株洲市荷塘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仲裁委裁決該公司應向周某支付拖欠工資款和經濟補償金合計4萬余元。裁決生效后,周某多次催促支付未果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02
法院執行
執行法官通過傳統查控手段均未查詢到該公司名下有可供執行財產,被執行人法定代表人李某也表示公司目前運營不善,實在沒有償還能力,案件一時陷入僵局。
經執行法官上門深入了解后發現,該公司平時依靠網絡直播賣貨維持運營,目前擁有一個數十萬粉絲的“抖音”直播賬號,經查該賬號具備一定的財產價值。
結案申請書
在確定李某確無可供執行的財產后,執行法官立即組織雙方當事人協商,并提出是否可用該直播賬號抵償債務。面對法官提出的新方案,周某考慮到自己目前仍從事服裝貿易工作,且直播市場前景較好,最終同意該建議。雙方當事人在執行法官的見證下完成了賬號權限的完整交付,至此該案得以執結。
03
法官說法
“數據”就是財富,隨著互聯網絡迅速發展,出現了大量如游戲裝備、網絡直播賬號等衍生產品,數據財產日漸成為民事主體的重要財產之一,虛擬財產的價值也逐漸被大眾所肯定。
本案中,面對新形勢、新情況,如何準確把握善意文明執行理念成為解決問題的關鍵。將網絡直播賬號用以抵押是一次打破常規有形資產處置思維定式的新嘗試,是一次拓展財產處置范圍及路徑的新探索,不僅最大限度保障了勝訴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也為虛擬財產的執行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消息來源:湖南高院
法治浦東綜合編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