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Monica.im
3月6日凌晨
是屬于科技圈的不眠之夜
一個名為Manus的產品刷屏了
很多人徹夜蹲守邀請碼
二手平臺上一個邀請碼已被炒至5萬元
什么樣的AI如此受關注?
它和此前爆火的ChatGPT、DeepSeek
又有什么不同?
全球首款通用型AI Agent產品
日前,來自中國的創業公司Monica正式對外發布通用型AI Agent產品Manus。據團隊介紹,Manus在GAIA基準測試中取得了SOTA(State-of-the-Art)的成績,顯示其性能超越Open AI的同層次大模型。
據悉,這是全球首款真正意義上的通用AI Agent,從官網展示的案例可以看到,它能夠獨立思考、規劃并執行復雜任務,直接交付完整成果。官方宣稱,Manus不僅僅是一個只會聊天的對話式AI工具,而是一個真正的自主智能體(Agent)。
從介紹來看,相較于目前的大模型產品,作為通用型Agent,Manus定位于一位性能強大的通用型助手,對于用戶不僅僅是提供想法,而是能將想法付諸實踐,真正解決問題。
而Manus在拉丁文里象征著“手”。也就是說,知識不僅要在腦子里,還要能用手執行。這正是Agent相較于AI Bot(聊天機器人)產品的本質進階。
從發布的視頻演示來看,Manus在接到用戶指令后可以直接操作電腦完成一系列報告撰寫、表格制作等工作,并在最后導出符合用戶需求的產品。
并且,不同于此前各類功能相對簡單的人工智能助手,Manus擁有具備超強學習能力和適應性的“數字大腦”,不再局限于單一任務,而是能夠理解復雜指令、自主學習、跨領域協同,真正像人一樣思考和行動。
Manus能做什么?
那么,Manus的能力,到底能為人類做什么?官方演示首先從一個常見的人力資源任務——篩選簡歷開始。
演示一開始就放了個大招,官方向Manus發送了一個包含10份簡歷的壓縮文件,Manus像一個專業招聘人員一樣,先解壓文件,然后逐頁瀏覽每份簡歷,并記錄重要信息。Manus還能異步處理文件,這意味著你可以隨時關閉電腦,等任務完成后,它會通知你。在這個過程中,你也可以隨時給它新的指令。
圖片來源:Monica.im
接著,繼續向Manus上傳5份簡歷。在認真閱讀了所有15份簡歷后,Manus 給出了排名建議,并提供了候選人資料和評估標準作為參考。
這還沒完,我們還可以讓Manus生成電子表格。由于Manus具有知識獲取和記憶能力,所以下次執行類似任務時,它會直接以電子表格的形式交付結果。
Manus還能做什么?
- 旅行規劃:不僅整合旅行信息,還為用戶創建定制旅行手冊。例如,為用戶規劃日本四月旅行,提供個性化的旅行建議和詳細手冊。
- 教育內容創建:為中學教師創建視頻演示材料,解釋動量定理等復雜概念,幫助教師更有效地教學。
- 保險政策比較:創建清晰的保險政策比較表,提供最佳決策建議,幫助用戶選擇最適合的保險產品。
- 供應商采購:在整個網絡中進行深入研究,找到最適合用戶需求的供應商,作為真正公平的代理為用戶服務。
- 財務報告分析:通過研究和數據分析捕捉市場對特定公司(如亞馬遜)的情緒變化,提供過去四個季度的市場情緒分析。
- 創業公司列表整理:訪問相關網站識別符合條件的公司,并將其整理成表格。
- 在線商店運營分析:分析在線商店銷售數據,提供可操作的洞察、詳細可視化和定制策略,幫助提升銷售業績。
“Monica新推出的Agent產品Manus,讓我第一次有了真的請了個具有主觀能動性的實習生在幫我持續工作的感覺,而且過程中你也可以再臨時提要求布置任務,就期待著看這些實習生過段時間后能給我交付什么成果了。”一位開發者在體驗完Manus后表示。
全網求邀請碼
相關股票價格飆升
目前,該產品還在內測之中,用戶可在登錄后申請加入內測。Manus作為一個多智能體系統,由幾種不同的大模型支持。團隊首席科學家Peak還表示,團隊計劃后續開源部分技術,推動AI社區共同發展。3月6日,AI智能體板塊大爆發,多股漲停。
一部分人在感嘆其智能化的程度,另一部分人則在海內外各大社區留言“求邀請碼”,只因這一預覽版產品目前未完全開放,只能通過邀請碼體驗。
“我們還在找邀請碼,但是目前看起來,它還沒有真正執行的能力,還是在通過類似 browser的方式進行操作。我們還得去深入看一下他們的能力圈到底在哪。”一位開發者交流時說。
目前試用需要輸入邀請碼,但Manus的邀請碼更是一碼難求。在二手交易平臺上,不少網友都在求購邀請碼,但出售的賣家寥寥無幾。邀請碼標價999元至5萬元不等,有開價5萬元的賣家表示不接受砍價,“現在就是這個行情價,數量太少了,非常難得。”
3月6日,Manus AI合伙人張濤在社交平臺澄清稱,感謝大家對Manus的關注,但他們從未開設任何付費獲取邀請碼的渠道,也從未投入任何市場推廣預算。內測期間系統容量有限,將優先保障現有用戶的核心體驗,并逐步有序釋放邀請碼。
2025年
AI技術會有重大突破嗎?
Manus背后的創始人肖弘畢業于華中科技大學。2015年,他畢業后創業,推出“壹伴助手”和“微伴助手”,2022年大模型浪潮興起后,他正式創立Monica,專注海外市場,這是一款All-in-One的AI助手,當用戶在瀏覽器中點開它的小圖標,就能直接使用其接入的各大主流模型。2024年,Monica用戶數量翻番,達1000萬。
Manus打著“全球首款通用型Agent”的旗號出現,效果雖然震撼,但由于不完全對外開放,目前很難有全面的評測信息。云端操作桌面+調用大模型+能實現AI編程似乎是現有技術整合后工作流也可實現的功能,此外不少從業者還有疑問,這樣的Agent應用,會不會撞到大模型公司下一代產品的槍口上?畢竟此前,有多家大廠都發布了智能體相關的應用。
圖源:視覺中國
去年12月,谷歌發布其最新版大模型Gemini 2.0系列,表示 “專為智能體時代設計”,并同時介紹了多個智能體應用,包括Project Astra。谷歌CEO桑達爾·皮查伊(Sundar Pichai)認為Project Astra “展示了通用AI助手的曙光”。
“AI智能體在現實中的應用是一個令人振奮且充滿可能性的研究領域。”谷歌稱,團隊正在探索這個全新的領域,并開發出了一系列原型,幫助人們完成任務。
除谷歌外,去年10月微軟連發10個AI智能體,面向銷售、運營等場景,11月微軟又宣布Copilot Studio平臺已支持用戶構建自主智能體,同時發布5款預構建的智能體。在國內,字節、百度、騰訊、阿里等科技大廠,以及智譜等AI廠商也在發力AI智能體。
在此前的采訪中,瑞銀證券中國科技軟件分析師張維璇預測,“2025年是Agent(智能體)發展的大年。”她表示,看到美國領先的軟件廠商發布了AI 智能體的產品,通過智能體將企業的工作流自動化,在前中后臺的很多應用都能看到對客戶的效率和用戶體驗的提高,并且這些軟件公司也獲得了提價。
“隨著越來越多的大廠布局AI Agent產品和生態,預計2025年將會成為AI Agent商用爆發的年度。”中信建投證券此前發布研報表示。
來源:綜合第一財經、每日經濟新聞、中國證券網、界面新聞、中新經緯、揚子晚報 運營:卞維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