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亞洲戰爭史中,史學家無法回避帖木兒的存在,這位來自中亞的征服者,在蒙古四大汗國衰亡后強勢崛起,一手創建強大的帖木兒帝國。
帖木兒曾將成吉思汗視為偶像,他延續了當年蒙古騎兵的戰術,給當時的亞洲帶來一場血與火的考驗。作為一位杰出的戰爭指揮官,帖木兒的一生鮮有敗績,在帖木兒帝國的周邊,許多強國都曾遭到這位征服者的打擊,就連東方的大明王朝,也險些與帖木兒爆發戰爭。
△描述帖木兒宮廷的畫像
公元1336年,帖木兒出生于察合臺汗國的渴石城,其父塔剌海出身巴魯剌思部,這個部落被認為是蒙古諸部之一,在遷居中亞后被當地人同化。
帖木兒出生的巴魯剌思部,在察合臺汗國有著較高的地位,許多將領和大臣都來自這個部落,因此帖木兒的家境非常富裕,他的父親塔剌海經常接濟窮人和托缽僧。
帖木兒的母親是一位來自布哈拉的波斯人,其家族以盛產學者而聞名,正是因為受到母親的影響,帖木兒對波斯文化非常感興趣,尤其酷愛波斯詩歌。
公元1347年,察合臺汗國陷入分裂,同樣出身巴魯剌思部的迦茲罕,開始控制西察合臺汗國,而帖木兒在長大后,也曾依附過權勢滔天的迦茲罕。
公元1357年,迦茲罕去世,西察合臺汗國再次陷入分裂,帖木兒的叔叔哈吉成為渴石城總督。
公元1360年,東察合臺汗國的軍隊遠征河中地區,當時的帖木兒已經二十六歲,此次沖突喚醒了他的野心,帖木兒在叔叔逃離渴石城后,選擇向東察合臺汗國效忠,并且受到可汗禿忽魯帖木兒的器重。
當東察合臺汗國的軍隊離開河中地區后,禿忽魯帖木兒任命其子也里牙思火者為河中總督,并且讓帖木兒輔佐也里牙思火者管理河中地區。
不過不久之后,由于也里牙思火者在城鎮中四處搜尋少女,引起當地居民的不滿,而血氣方剛的帖木兒也決定起身反抗,他私自釋放被囚禁的少女,結果遭到也里牙思火者的追捕,帖木兒被迫逃往喀布爾,前去投靠自己的內兄忽辛。
投奔忽辛之后,帖木兒加入了雇傭軍,靠替人打仗來換取酬勞,在那段時期,帖木兒在戰場上失去兩只手指,右腿也落下終身殘疾,因此也得到跛子帖木兒的外號。
公元1363年,帖木兒與忽辛率軍進入河中地區,他們趕走了東察合臺汗國的軍隊,并且扶持一位成吉思汗后裔為可汗。
兩年之后,帖木兒再次與也里牙思火者爆發沖突,結果由于沒有和忽辛的軍隊密切配合,帖木兒在泥沼之戰中被擊敗,但是由于撒馬爾罕的居民堅決抵抗東察合臺汗國,導致也里牙思火者被迫退兵,帖木兒和忽辛奪取河中地區的權力。
由于在泥沼之戰中,帖木兒與忽辛曾爆發矛盾,當他們度過這段危機后,兩人的關系越來越差,并且爆發爭奪權力的戰爭。
公元1370年,帖木兒徹底擊敗忽辛,成為河中地區的唯一統治者。當時的帖木兒,試圖將自己的家世與成吉思汗聯系在一起,以此來確保統治的合法性。
但是經過學者的論證,帖木兒并不是成吉思汗的后裔,無奈的帖木兒,最終決定迎娶成吉思汗后裔為妻,但是卻始終無法成為合法可汗,只能自稱為埃米爾和蘇丹。
帖木兒在解決完忽辛后,便開始擴大自己的地盤,當時的帖木兒,十分崇拜成吉思汗,他試圖統一成吉思汗后裔建立的汗國,而這些汗國,則成為他前期作戰的主要目標。
公元1376年,帖木兒開始扶持術赤家族的脫脫迷失,并且幫助脫脫迷失成為金帳汗,可是不久之后,帖木兒與脫脫迷失因為邊境問題發生矛盾,雙方隨后便爆發戰爭。
從公元1387年開始,帖木兒多次與脫脫迷失爆發沖突,最終導致帖木兒多次遠征金帳汗國,而帖木兒對金帳汗國的遠征,無疑是斷送了金帳汗國最后的國運,金帳汗國的軍隊,在抵抗帖木兒時精銳盡失,無數著名城市被摧毀,脫脫迷失也被迫逃亡。
在與金帳汗國作戰的同時,帖木兒還多次率軍攻打伊朗高原,黑羊王朝和札剌亦兒王朝被征服,伊朗高原的土地被蹂躪后,帖木兒繼續率軍西進,而巴格達的陷落仍然沒有讓帖木兒停下腳步,他在1394年率軍北上,在進入格魯吉亞后,給當地居民帶來了一場浩劫。
△帖木兒的畫像
當時的帖木兒,沿用了當年蒙古軍隊的戰術,帖木兒率軍所到之處,膽敢頑抗的城市皆被摧毀,帖木兒將這種戰術運用的淋漓盡致,他通過屠城來擴大恐慌,以此來打擊抵抗者的勇氣。
公元1396年,返回撒馬爾罕的帖木兒扣押各國大使,隨后開始集結軍隊,開始第二階段的領土擴張,而印度的德里蘇丹國,則成為了帖木兒的首個目標。
公元1398年,帖木兒率軍進入印度北部,他在渡過印度河時,曾立誓要完成當年成吉思汗未完成的事業,在遠征印度那段時間,帖木兒巧妙使用火駱駝陣,重創德里蘇丹國引以為傲的象兵。
而帖木兒的這場遠征,則成為南亞歷史上最沉重的一場災難,無數戰俘和居民被處決,戰利品被源源不斷的運往撒馬爾罕。
公元1400年,帖木兒率軍遠征敘利亞,當時的敘利亞屬于馬穆魯克王朝,他們曾阻擋蒙古人的第三次西征。
可是面對強大的帖木兒帝國,馬穆魯克王朝竟毫無招架之力,帖木兒在阿勒頗城下擊敗馬穆魯克軍隊,大馬士革隨后也被占領。
公元1402年,帖木兒開始向奧斯曼帝國進軍,他與奧斯曼蘇丹巴耶塞特一世,爆發著名的安卡拉戰役,而綽號閃電的巴耶塞特,在這場殘酷的戰役中被擊敗,導致奧斯曼帝國險些滅亡,巴耶塞特本人也在被俘不久后病逝。
擊敗奧斯曼帝國后,帖木兒下令返回撒馬爾罕,他開始休整軍隊,并且正在預謀一場足以改變歷史的戰爭。
抵達撒馬爾罕后,帖木兒召開了一場軍事會議,決定對東方的大明王朝發動戰爭,而帖木兒對此事已經蓄謀已久,在此之前,他早已派出使臣前往東方,以此來打聽明朝的實力,但是當帖木兒得知明朝的強大實力后,東征明朝的想法便被擱置。
而此時的帖木兒已經年邁,他深知自己的壽命已經無法繼續等待,他已經對此次東征做足功課,并且制定了詳細的作戰計劃。
公元1404年的冬天,帖木兒親率二十萬大軍離開撒馬爾罕,而他派出的先鋒部隊,此時已推進至伊犁河流域。
到了第二年的一月,帖木兒抵達訛答剌城,此時的帖木兒非常煩躁,他聽聞擔任先鋒大將的孫子哈利勒,因戀上一位女奴而耽誤軍務,而且由于暴風雪的降臨,其軍隊的后勤也出現問題。
△帖木兒的兒子沙哈魯
此時的帖木兒,或許也曾感慨自己沒有成吉思汗的福氣,沒有擁有能夠獨當一面的后裔,以至于已經七十歲高齡的他,仍然要親自率軍東征。
公元1405年的2月,高燒不退的帖木兒在訛答剌城病逝,其后裔隨后便與明朝恢復關系,一場險些導致生靈涂炭的戰爭也宣告終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