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美國中央情報局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對烏克蘭來說災難接踵而至。
在美國宣布暫停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以后,緊接著,3月6日,美國中央情報局又證實將暫停與烏克蘭的情報分享。
這對于已經深陷戰火的烏克蘭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在討論烏克蘭離了美國情報能撐多久之前,我們先看烏克蘭的對外依賴程度到底有多強。
烏克蘭自己能夠解決55%的武器需求,這部分中包括自己能夠生產的無人機、炮彈等,以及一些通過援助資金購買其他渠道的設備。
其中,歐盟提供了25%,美國則提供了20%。
然而,盡管從數量上看,失去美國的武器供應似乎影響不大。
圖為“愛國者”防空導彈
但關鍵在于美國提供的武器具有不可替代的關鍵性作用。例如,“愛國者”防空導彈,對于抵御俄羅斯的空中威脅至關重要。
而英法所援助的諸如“風暴陰影”、“海馬斯”,但數量不足,供應能力不行,就無法抵御俄羅斯。俄烏沖突不到半年,歐洲的彈藥庫存空空如也。
除了武器依賴,情報共享也是重要因素。在過去,美國利用衛星、監控等提供的情報,讓烏克蘭能夠提前獲知敵方的行動,從而做出有效的防御。
圖為星鏈系統
馬斯克的星鏈系統,在早期對烏克蘭的作戰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它如同“滴滴打車模式”,把星鏈和手機連接,讓烏克蘭能夠迅速定位并打擊敵方目標。
然而,情報共享和軍事援助的停止,這就相當于釜底抽薪,讓烏克蘭在戰場上更為艱難。
面對美援暫停的現狀,烏克蘭能否堅持下去成為了一個關鍵問題。
首先,烏克蘭不會立即崩潰,畢竟三年的沖突積累了一定的抵抗力,但失去美制武器和情報支持將使其面臨更大的傷亡風險。
圖為烏克蘭士兵
前線士兵將不得不面對武器不足的困境,而后方則可能因為防空系統不足而無力抵御敵方的導彈攻擊。
然而,烏克蘭也并非完全沒有希望。
現存的一些系統以及自己生產的武器或許能夠支撐烏克蘭頂上半年左右。
但超過這個時間,如果美國仍然不提供任何援助,烏克蘭能否繼續堅持下去就成為了一個懸疑。
所以,沒有美制武器,烏克蘭雖然不會立即崩潰,但最多扛半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