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密探財經(ID:Spy Finance)
剛剛,漢口銀行約193萬股正被股東湖北國資長江產業經營公司掛牌出售,價格面議。
無獨有偶。漢口銀行1297.65萬股已被股東中國移動旗下湖北通信以4567.07萬元掛牌出售,折合每股近3.52元,但即將到期。
今年2月中旬起,中國電信對外出售漢口銀行2460萬股,占該行總股本的0.51%,轉讓底價6508.7萬元,較去年9月轉讓底價1.3億元打5折,折合每股約2.646元。
更早些時候,漢口銀行2464.92萬股曾被中建三局對外掛牌出售,占該總股本的0.5106%,但后來無人問津,干脆不賣了。
這從側面可以看出,漢口銀行的這些股權并不“香”。
雖如此,但近期以來,漢口銀行資本層面發生了“重大”變動,即已完成約8.735億股新股增發,發行價5.25元/股,資本金由48.28億元增加到57億元。該次增發股本有11家法人股東參與,總募資約45.9億元。
跟前述多筆掛牌賣股單價比,漢口銀行此次每股發行價5.25元高出了不少。問題是,為什么沒人去搶那幾筆掛牌股?
看此次增發的詳情,其中武漢城建認購約2.6億股,武漢金控認購1.9億股,武漢國資運營集團、武漢高科、武漢城發均認購9523萬股,黃石交投建材認購4000萬股,武漢旅體集團、武漢恒澤資產均認購2435萬股,十堰城運集團認購2000萬股,武漢城投開發集團認購1904萬股,潛江產發集團認購1000萬股。
很顯然,看漢口銀行當時前十大股東名單中,包括第一大股東聯想控股、第二大股東武鋼集團以及其他多家重量級股東均未參與定增,比如武漢城建、武漢國資運營集團等為新投資方,其中武漢城建因深耕武漢樓市在近幾年異軍突起,手上有錢。
漢口銀行此次定增約8.735股新股,必然帶來新老股東的持股比例“大洗牌”。比如原持股9.78%且位列第三大股東的武漢金控,躍升為第一大股東,持股達到11.62%,而原持股13.11%的第一大股東聯想控股,如今被稀釋成第二大股東,持股11.1%。此外,武鋼集團對漢口銀行的持股比例降至了約9.66%。
截至2024年底,漢口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及資本充足率分別是9.29%、10.92%、14.38%,較該年9月底時對應7.97%、9.62%、13.11%分別上升了1.32個、1.3個、1.27個百分點。
海通證券相關報告指出,漢口銀行實施增資擴股補充資本,提升資本充足率,但隨著業務不斷發展,資本持續消耗,資本充足指標仍面臨一定壓力。
另據披露,漢口銀行截至去年9月底總資產5459.4億元,較2023年底5336.2億元增加了123.2億元,增幅2.31%。其中,各項存款余額3884.18億元,較上年底增幅5.96%,而各項貸款余額3260.55億元,較上年底增幅1.59%。為何2024年前3季度存款規模增幅要明顯高于貸款規模增速?
從貸款質量的角度看,漢口銀行截至去年9月底不良貸款率達到2.92%,較上年底及前年底均為2.61%增加了0.31個百分點,持續處于較高水平暗示其資產質量有待提高。該期末,漢口銀行不良貸款余額約95.5億元。
該期末,漢口銀行撥備覆蓋率155.53%,較上年底162.48%下滑了6.95個百分點,意味著該銀行應對潛在風險的緩沖墊有所變薄。
去年前3季度,漢口銀行實現營收約60.12億元,凈利潤約9.77億元,較上年同期約12.15億元下滑了19.59%,凈息差收窄至1.23%。
早在2010年,漢口銀行就進入了上市輔導期,至今長達15年,但至今暫未遞交IPO招股書,從2021年至2023年這三年營收及凈利看,營收持續遞增,凈利在2023年同比有所下滑,今年前3季度又跌幅不輕。
值得一提的是,漢口銀行襄陽分行上個月被罰30萬元,主要牽涉“貸前調查未盡職”。據不完全統計,漢口銀行2024年累計被罰670萬元,其中該年4月因信貸管理不到位,以貸轉存質押放貸等14項違規被罰485萬元。
接下來,漢口銀行如何實現業績、資產質量、內控管理等多重突圍,仍有待管理層加把勁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