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英特爾在處理器(尤其是移動處理器領域)的戰略調整,2025年我們或將見證這樣的現象:新一代處理器平臺在多個應用場景中的表現與上代相差無幾。眼下,正是Core Ultra+RTX50新品上市前夕,小E我深感有必要重新認識一下14代酷睿與RTX40這一對“黃金組合”。同時,眼前需要購機的用戶也可以乘著“國補”大潮的機會,以優惠價格“抄底”。
2024年,來自惠普旗下OMEN系列的OMEN 暗影精靈 10 高性能游戲本吸引了諸多玩家,市場銷售情況良好。首先,它擁有多種配置(CPU/GPU/內存)可選,接口規格與數量分配合理,內部可擴展能力優秀;其次,它擁有高效的散熱能力,性能釋放強勁。因此,小E今天找來了這款游戲筆記本,看看在最新的操作系統與驅動加持下,它能給出怎樣的表現。
我們來看看暗影精靈10的外觀設計和各類功能、配置等信息。整個游戲本風格沉穩內斂,我們開玩笑說這是一臺“正經”游戲本,其極具低調質感的外觀之下隱藏著強勁的性能內核。它的屏幕通過轉軸“懸浮”于C面之上,顯得優雅;這樣設計的好處在于不會阻擋散熱出風口;而且它還支持近180°開合,很多場景下更易調整屏幕角度以便展示內容。
本次時間有限,我們沒有對暗影精靈10進行拆解。根據了解,它采用了增強版酷涼風暴散熱技術:簡單來說,它擁有兩進四出六風道設計,內置五根熱管,搭配12V三相馬達,液態軸承,且雙風扇均采用高密度低噪的Y形扇葉設計,葉片數量達120以上,大幅度提升空氣導通性,同時將散熱效率與噪音控制達成良好平衡,能夠保障游戲流暢、高速運行。
暗影精靈10所采用的顯示屏值得一提。它是一片2.5K分辨率(2560x1440),刷新高達240Hz的LCD屏;響應時間僅為3ms;色域達到了100% sRGB;硬件層面上支持NVIDIA GSync技術。憑借優秀的色準(ΔE<2)與100% sRGB色域覆蓋,這塊屏幕不僅適用于游戲,更能滿足創意設計需求。
一般我們說筆記本有“2A+2C”就是不錯的接口配置了,質量數量都有。而OMEN10則更為厚道,其2個Type-C接口均為標準ThunderBolt 4協議,支持4K視頻輸出、40Gbps高速數據傳輸及高功率供電。這里需要提一下的是,暗影精靈10的TypeC接口支持的是標準的PD協議,只要是標準的PD協議的充電頭,都能正常兼容使用。
這款游戲本頂部內置1080P全高清級攝像頭,支持TNR技術。即便在相對弱光場景下,它也能提供低噪點,高解析力的畫質。游戲博主或自媒體博主用其進行直播也毫無問題。
我們體驗的這款游戲本支持四分區背光,玩家們可在OMEN GAMING HUB中設置,或下載插件進行更細致的設計。鍵盤本身采用了全尺寸設計,也提供了方便用戶的小鍵盤區域;按鍵回彈力度反饋感清晰,WASD有專屬LED顏色,游戲玩家表示好評。
我們現在拿到的這款暗影精靈10是高配機型,包含了32GB DDR5內存。其內部配備雙內存插槽,支持擴展至64GB DDR5內存,滿足創意設計等高負載任務需求;固態硬盤方面,它同樣有兩個PCIe 4.0規范的NVMe SSD插槽,標準配置為單根1TB容量。
接下來,我們通過一系列完整的測試來了解它的輸出能力。看看在更新的散熱架構之下,暗影精靈10能發揮出多少性能。
我們首先通過AIDA64 Cache&Memory了解其基本硬件配置。暗影精靈10搭載了來自英特爾的14代酷睿i9-14900HX處理器,具有24核心32線程設計(8P+16E結構);最高睿頻頻率可達5.8GHz。內存方面,標準配置為兩條三星DDR5-5600MT 16G。從測試中可見,其讀寫性能均表現不錯,延遲也相對較低。
在包括英特爾等諸多大廠認證的CrossMark 1.0.1測試中,暗影精靈10總分達到2162,較i9HX+RTX4060+16G平臺提升近200分。
接下來是大家喜聞樂見的Cinebench與CPU-Z的處理器基準測試項目。從各項得分來看,這顆i9HX的性能得到了有效的發揮。
在3Dmark的顯卡測試中,我們測試了多個項目的跑分。因為手上這臺暗影精靈10搭配了RTX4070 Laptop獨立顯卡,并升級了最新的驅動程序。其最終得分相較我們熟悉的RTX4060有著更高的表現。
在游戲測試中,我們全部開啟最高檔位的畫質與特效,3A大作開啟DLSS(均衡或畫面效果),力求在2.5K分辨率(2560x1440)下獲得高幀數與高畫質“我全都要”的結果。這里小E想重點說一說《黑神話:悟空》。在經過多個驅動版本的升級之后,移動版的RTX4070也能表現出高幀率,58%的采樣率并不太影響畫質效果。而高頻的i9HX處理器則使得全程幀數更為穩定。
暗影精靈10內置一條三星原廠NVMe SSD,容量為1TB,符合PCIe 4.0規范。我們隨手測試了下它的成績,其讀取速度接近該規格SSD的頂峰,寫入成績也相當理想。可以說,暗影精靈10并沒有在存儲方面進行“縮水”。
既然這款游戲本的處理器核心數量多,線程多,頻率高;獨立顯卡支持CUDA架構,只是拿來玩游戲多少有些“浪費”。這里我們使用了專業的建模、渲染,3D構圖集成測試軟件SPECviewperf,無論是3dsmax還是SolidWorks,這款筆記本都能給出極高的渲染幀數。
現在我們該揭曉這款筆記本性能出色的原委了——在OMEN GAMING HUB中開啟狂暴模式可提升性能釋放,并且,在此基礎上開啟“智能性能提升”將獲得15W額外功耗,將總功耗提升至185W。在單獨壓力測試中,該處理器開始可以100W的功耗運行,之后長時間穩定在90W。
在GPU壓力測試中,RTX4070可獲得“滿血”140W的功耗供應。其實在多個3A大作中,我們可以通過NVIDIA的官方監控軟件,看到其長時間在100~120W功耗下運行。穩定的散熱,持久的供電,從而保證了暗影精靈10的高能輸出。
那么對于暗影精靈10的游戲表現,我們的結論是:優秀的2.5K級分辨率游戲平臺。無論是3A大作還是FPS游戲。前者我們可以在一定設置下(例如關閉體積霧,開啟DLSS均衡或偏向畫質)獲得70~100fps;后者也可滿足200~240fps的高刷體驗。在整個體驗中,我們認為它的散熱表現不錯,四出風口設計分攤工作,能更快帶走熱量,也不至于“烤手”(散熱不影響使用鼠標),鍵盤區沒有明顯高發熱區域。
那么暗影精靈10作為創設工作機是否OK呢?我想這一點也無需擔心。畢竟是多核心多線程的i9處理器(有些時候甚至比某些新款處理器還強),畢竟是RTX4070獨顯(CUDA,編解碼優勢)。我們使用該筆記本進行了一個短片的剪輯體驗,該短片為4K 60p格式,S-log3,需還原lut后進行調色處理。在正確配置達芬奇并優化后,無論我們做復雜的場景或是渲染,都不會感受到什么卡頓或延遲。
如今,正是英特爾新一代Core Ultra處理器,NVIDIA RTX50系獨顯登場之際。小E認為以OMEN暗影精靈10為代表的14th Core+RTX40游戲本反而更體現出了不錯的性價比,特別是在各類國補加持之下。而且,這些筆記本經過了市場的考驗,十分成熟。其與操作系統經過了磨合,驅動經過了升級,已然是穩定高效的常態。
雖然體驗的時間有限,小E我還有許多游戲沒時間玩。不過即便只是看它在《黑神話:悟空》中的表現,我們也有理由向大家推薦這款產品。如今我們試用的版本,在網商平臺的售價約為10999元,國補后低至8999。此外,這款產品還有眾多型號,比如i7-14650HX+RTX 4070,國補期間低至6640,更具性價比,值得向近期需要購機的小伙伴們推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