醇醇欲醉《將進酒》
文/李壽謙
李白是唐代最偉大的詩人,杜甫贊他的詩“筆若驚風雨,詩成泣鬼神?!彼麑懙摹秾⑦M酒》是一篇充滿豪情和人生哲理的力作。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被稱作“謫仙”。有一個成語與李白有關,就是“鐵杵成針”。傳說李白少年時候不愛學習,還逃學。一天他離開學校到野外游玩,在河邊見一老婆婆在石頭上磨一鐵棍。他很好奇,問老婆婆:“您老人家磨這鐵棍干啥?”老婆婆說:“我要磨一根繡花針。”李白大惑不解,這么粗的鐵棍怎能磨成針?。坷掀牌耪f:“鐵棍越磨越細,只要功夫深,鐵杵也能磨成針。”李白受到啟發,從此再不貪玩逃學了,學業很有長進。
《將進酒》寫于天寶年間,唐玄宗天寶初年,李白由道士吳人筠推薦,被召進京,玄宗命李白為供奉翰林。不久,因權貴讒毀,于天寶三年,李白被排擠出京,玄宗賜金放還。后來李白在江淮一帶盤桓。因思想苦悶,重新踏上云游祖國山河的漫漫旅程。這一時期,李白與友人岑勛(岑夫子)和另一好友元丹丘(丹丘生),三人登高飲宴,借酒放歌。詩人懷才不遇,借酒抒情,寫下《將進酒》,發泄了滿腔不平之氣。
開頭三句,寫人的壽命如黃河之水一去不返。要珍惜當下,及時行樂,莫負韶華。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睂懭松毁F不會長久,千金散盡,且為樂,圣賢寂寞,飲者留名。并以陳王曹植為例,抒發心中的不平。
“天生我材必有用”,這句充滿了自信和肯定。世間沒有無用之人,命運掌握在自己手里。我想起四十多年前的奮斗歷程,當年面朝黃土背朝天,在社會底層苦苦掙扎。我沒有消極沉淪,堅持讀書學習。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一九七八年,我考上大學,改變了自己的命運,也給家人帶來新的希望。
讀著《將進酒》,我浮想聯翩。如果沒有李白,我不知道桃花潭水有多深,廬山瀑布有多高。我仿佛聽到了三峽兩岸的猿啼,看見了發自白帝城的帆影。我想起了高堂白發的父母,當年他們為撫養兒女含辛茹苦。如今兒孫們都過上了幸福生活,父母在天之靈得到安慰。
《將進酒》其實就是勸酒之歌,“將進酒,杯莫停?!薄熬灰姡S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倍潭淌邆€字,雖無一個酒字,卻使我們感到了醉意,從而受到鼓舞,鼓勵我們珍惜時間,把握當下,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將進酒》不僅展示了李白的豪情壯志,還表現了對人生的感悟。這是一首充滿豪情壯志和人生哲理的詩,讀了《將進酒》,使我們受到極大的鼓舞,激勵我們在今后的學習和工作中取得優異的成績。
【作者簡介】李壽謙(男),泰安肥城市人。高中教師,大學學歷,現退休,寓居寧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