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紅牛近期針對泰國天絲發布的相關內容進行了反駁。近期泰國天絲在其微信公眾號上圍繞50年《協議書》的“意義”發表萬字長文,主要觀點就是“50年協議”無效。但泰國天絲的觀點卻站不住腳,中國紅牛方面表示,泰國天絲的聲明通篇不再明確否認簽署過50年《協議書》或聲稱不存在該份協議,實則已自認該協議真實。而泰國天絲提出的商標糾紛,最高人民法院已認定中國紅牛與泰國天絲之間關于使用紅牛商標以及生產紅牛飲料產生的糾紛,“已有另案訴訟,應另行解決”。
回顧紅牛在中國的發展歷程,無論是斗牛商標的使用,還是生產批文的獲得,以及市場開拓的努力,都是中國紅牛努力的成果。中國紅牛此前曾表示,泰國天絲的輿論戰改變不了歷史事實和鐵的證據,反而盡顯其踐踏中泰企業保穩定、促預期經貿合作之路的劣行。當前,中國紅牛生產銷售一切正常。
中國紅牛“反擊”
2月28日,泰國天絲方面突然發布信息稱,“誰在混淆視聽?‘ 50年協議’毫無意義”,這也是其發布的《正本清源系列聲明》第二篇。該文章稱,華彬方及其管理團隊為了長期攫取非法利益,非法控制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一手炮制了所謂的“50年協議”之爭,無視最高院生效判決,一再利用所謂“50年協議”大做文章。
對此,3月3日中國紅牛方面進行了公開回應,50年《協議書》明確丙方是中泰紅牛或經政府批準的其它名稱的公司。泰國天絲以偏概全,故意抹去《協議書》丙方定義的后半句,試圖暗示50年《協議書》真實性“存疑”,反而欲蓋彌彰。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2023)京民終935號生效裁定書已認定中國紅牛是50年《協議書》簽約主體,享有該協議約定權利。
此外,針對泰國天絲強調50年《協議書》沒有加蓋企業公章。中國紅牛表示,《98年合資合同》簽字頁,泰國天絲簽署時也沒有加蓋企業公章,并且PAVANA女士是泰國天絲的簽字代表。顯然,PAVANA女士簽字以及簽字加蓋公章,都是泰國天絲對外簽署協議的慣例,且泰國天絲對該兩種簽約方式均認可其合法性、有效性。泰國天絲將《1995年合資合同》的簽章頁與《協議書》并列在一起做對比,但卻故意不與《1998年合資合同》做對比,意在誤導媒體與消費者,擾亂視聽。
中國紅牛方面還表示,50年《協議書》原件經司法鑒定機構鑒定簽字真實。泰國天絲斷章取義,在深圳國際仲裁院裁決案件中,掩蓋仲裁庭因50年《協議書》不屬于仲裁案件審理范圍,故未對該協議進行審查的事實,以未采納該協議影射協議真實性,惡意歪曲事實,欺騙媒體和公眾。
在2月28日發布的信息中,泰國天絲以合資合同20年期限否定50年《協議書》約定中國紅牛50年的期限利益不能成立。對此中國紅牛表示,50年《協議書》與紅牛飲料在中國的合法化直接相關,泰國天絲不能在中國經營紅牛飲料的情況下,與中國國企合作,多方達成由合資公司50年獨家經營約定。
雙方簽署的協議,是否能決定合資企業的發展?在西南政法大學中國-東盟法律研究中心舉辦的“國際商事合作長期契約利益保護”專家研討會上,中國法學會商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劉凱湘也認為,合資協議、合作企業成立的法律基礎都是合同。公司章程之前的憲章性協議先于章程和后續的具體協議。憲章性協議是所有股東之間的協議,具有比章程更高的效力來約束股東。基于當時的政策、法律,對合資企業而言,憲章性協議甚至有大于公司章程的約束力。
商標案“另案另訴”
中國紅牛與泰國天絲的糾紛起于2016年。2016年,泰國天絲即發動商標侵權訴訟,以商標侵權為名要求法院判決中國紅牛停產、架空50年《協議書》約定的中國紅牛獨家經營權,此時50年《協議書》履行尚未過半。
中國紅牛方面也在回應中表示,最高人民法院已認定中國紅牛與泰國天絲之間關于使用紅牛商標以及生產紅牛飲料產生的糾紛,“已有另案訴訟,應另行解決”。在相關案件正在審理之時,泰國天絲對事實和裁判文書肆意剪接拼湊、斷章取義、歪曲事實,是其試圖干擾司法和市場秩序的一貫做法,炮制虛假消息、欺騙蒙蔽誤導公眾的慣用手段。
事實上,在新近的關于商標的判決書中,泰國天絲針對商標侵權的訴求被駁回。2021年,泰國天絲以侵害商標權,對中國紅牛經銷商長沙市華廈糖酒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廈糖酒公司”)提起訴訟。2024年7月,長沙中院審理認定,因尚無充分有效證據證明紅牛公司侵犯了天絲公司的商標權,其主張紅牛公司的下級經銷商糖酒公司侵犯商標權依據不足,法院因此不予支持,駁回了天絲公司的全部訴訟請求。
1982年是中國現代飲料行業元年。飲料工業剛起步時,我國飲料產量僅為44萬噸。1995年之前,中國飲料市場沒有功能性飲料品類,華彬集團將紅牛飲料產品引入并落地中國市場,同時配合監管部門完成了配方調整,進行了功能性和安全性論證,最終實現中國紅牛戴著“藍帽子”(保健食品批準證書)落地。商標方面,紅牛的“斗牛圖”商標又和當時國內某游樂場的商標高度相似。在經過中方股東深圳中浩數月的談判后,最終在1996年1月13日完成了“斗牛圖”的商標轉讓,也為中國紅牛品牌誕生和廣告宣傳掃清了障礙。
在華彬集團、中國紅牛的持續投入之下,中國消費者逐步對功能飲料有所認知,中國紅牛的銷量也從連續十年的不足2億罐猛增到2015年的55億罐,一度占據了中國功能飲料市場80%的份額。到2023年12月,中國紅牛累計工業產量已經超過580億罐。
中國紅牛在最新的回應中表示,中國紅牛相信各級司法機關會對50年《協議書》作出公平、公正的認定,對中國紅牛及其龐大產業鏈的小微企業的合法權益給予公平、公正的保護。中國紅牛是紅牛飲料及品牌在中國的實際創立者、經營者和主要貢獻者,將依法采取法律手段,堅決維護企業和合作伙伴合法權益。
(本文轉載于“奔流新聞”。如有侵權請聯系zggcbs@163.com或zggcb@cnen.hk處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