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經濟運行與企業發展都會存在周期性,這意味著企業發展難免遇到低谷。挑戰和困難并不可怕,堅韌不拔的企業家精神往往是走出困境、邁向新生的關鍵。而要比較好地做到這一點,最重要的一條是一定要勇于接受挑戰
文/陳九霖
中央統戰部黨外知識分子建言獻策專家組財政經濟組秘書長、北京約瑟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清華大學法學博士
2024年12月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當前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不利影響加深,我國經濟運行仍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主要是國內需求不足,部分企業生產經營困難,群眾就業增收面臨壓力,風險隱患仍然較多。近年來很多民營企業的生存不易,“活著”成為不少企業最大的訴求,我作為一名企業負責人感同身受。我們既然是企業負責人,就該堅韌不拔。我特別通過《董事會》雜志,跟民營企業家朋友分享企業如何應對艱難困苦,在唱響經濟光明論的同時,以我的親身經歷為大家加油鼓勁,讓大家認識到困難只是暫時的,熬過去便可迎來新生。
走出困境的關鍵
我近期在看《中國通史》紀錄片。人類一路走來,經歷過各種艱難險阻,因為不屈不撓才走到今天。這和企業家精神相通。在企業家精神豐富的內涵中,最令人感嘆、值得謳歌的就是堅韌不拔,這是一種極為珍貴和強大無比的精神品質。
企業難免遭遇低谷期,而堅韌不拔的企業家精神往往成為帶領企業走出困境、邁向新生的關鍵。企業處于谷底時,會面臨市場份額急劇下降、資金鏈緊張、人才流失等諸多挑戰。堅韌不拔的領導者不會輕易被困難所擊垮。他們會保持堅定的信念,堅信企業能夠度過危機;這種信念會傳遞給整個團隊,激發員工的斗志和信心,使大家齊心協力、共渡難關。他們會以頑強的毅力,不斷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會毫不畏懼地嘗試新的策略,哪怕多次失敗也不放棄,直到找到有效的解決方案;同時,他們能夠在困境中保持冷靜和清晰的頭腦,客觀地分析形勢,做出明智的決策,不會被情緒所左右。
這就意味著,企業家在面對困難、面對挑戰時要保持堅定的信念、堅強不屈的毅力,要能夠迅速調整心態,從失敗中汲取教訓,重新振作起來,對目標執著追求;要具有長遠眼光,不為短期利益所惑,愿意為實現企業的長遠發展付出長期的努力。
我的“現身說法”
關于堅韌不拔,我來一次“現身說法”。
受母公司中國航油集團(當時是中國航空油料公司)委派,1997年7月我去中國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擔任CEO:恢復經營中斷了兩年的公司。從1997年7月2日泰國宣布放棄固定匯率、實行浮動匯率制起,著名的亞洲金融危機開始了。新加坡作為亞洲的金融“中轉站”,直接而正面地遭受沖擊。在那種情況下,企業想從市場中取得融資很難。當時,集團僅給了我21.9萬美元赴新加坡處理化債事宜,并重啟公司運營。公司償還債務后,起步資金只有大約150萬元人民幣。可以說,公司當時面臨著無辦公室、無充足資金、無專業貿易人員、無市場經驗的“四無”狀態。
當時還有一個很不利的因素:油價暴跌。從1997年1月至1998年12月,布倫特原油價格自24.80美元/桶的高點跌至9.75美元/桶,區間最大跌幅高達61%。這導致公司完全沒有能力進行石油貿易,靠原本的船務經紀業務難以獲得足夠的現金流支撐公司生存,更別說發展。
剛剛恢復運營的中國航油處境艱難。如果想繼續發展,首先要找到第一桶金。經過深思熟慮后,我決定推翻公司之前船務經紀的發展模式,制定了“戰略石油投資、國際石油貿易、國內石油進口”的“三足鼎立”發展戰略,圍繞這一模式挖掘第一桶金。當時,我幾乎跑遍了新加坡和周邊國家的主要銀行,希望可以找到愿意貸款的銀行。
當時還處于亞洲金融危機期間,但功夫不負有心人,堅持到1998年上半年,中國航油通過“過賬”國際石油貿易,賺到39萬美元的第一桶金。我們因此信心倍增。接著,經過反復溝通,我們從法國巴黎銀行(BNP)獲得第一筆規模1000萬美元的貸款。于是,公司從中東、東非購買國際原油,運輸到新加坡煉油廠進行煉制,將成品油銷售到中國、菲律賓、日本和韓國等地。出售石油產品后,就地清洗油艙裝入其他油品,銷售到美國西海岸;同時,將塑料原料拉到臺塑集團,換取航空煤油銷售到中國航油集團——這種易貨貿易節省大量運輸成本。此外,公司還以批量采購、集中運輸的辦法降低成本,為母公司系統的用油戶以及其他客戶采購石油。
萬事開頭難。當做出生意并與生意伙伴達成一定信任后,陸續有合作伙伴愿意給中國航油提供賬期了。隨著亞洲金融危機結束,經濟開始回暖、生意好轉,銀行貸款也越來越容易。在度過低谷期后,企業開始進入高速發展時期,2001年12月在新加坡交易所成功上市;之后通過并購,中國航油一度成為中國在海外最大的中資企業、新加坡第四大上市公司。
然而,2004年,在公司發展到高峰、當年營收高達1830億元時,國際石油市場劇烈波動,加上管理等方面的原因,中國航油再次遭遇重大挫折,本可以實現巨額盈利的石油貿易期權業務招致5.5億美元的虧損。后來的事情,許多讀者非常清楚。好在,在之前奠定的厚實基礎上,重組后的中國航油至今每年有超過千億元的收入和高額利潤。這正得益于堅韌不拔。
勇于接受挑戰
如同經濟運行有周期,企業發展也會經歷低谷和高峰等不同時期。那么,企業家應該如何樹立堅韌不拔的精神,以穿越周期、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呢?
首先,要認識到經濟運行與企業發展的周期性規律。企業發展,既會因自己的周期性運轉而遭遇困難,也會因宏觀經濟的周期性波動而受到影響。其次,要明確自己的商業目標和發展愿景,這會成為企業家在困難時期堅持下去的動力源泉。制定的目標既應具有可操作性和可實現性,也應具有挑戰性和長遠性,這樣才能不斷激勵企業家努力追求。再次,要不斷增強自我認知,了解自己的優勢和劣勢,要通過不斷的自我反思和心理調適,提高應對困難的能力、心理素質,尤其是面對壓力和挫折時的反應能力。最后,要持續不斷地堅持學習,只有不斷學習新知識、新技能,才能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企業家通過知識學習和經驗積累,可以增強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克服困難的信心。
結合自身的經歷,從企業家精神層面來講,我認為最重要的一條是一定要勇于接受挑戰。企業家平時就應該主動走出“舒適區”,接受具有一定難度的任務和項目。在挑戰中鍛煉自己的意志和能力,培養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其間,企業家要在長期的奮斗中主動培養耐心和毅力,不要急于求成,因為成功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付出時間和持續的努力。企業家也要善于從失敗中汲取教訓,學會把失敗視為成長的機會,認真分析失敗的原因,總結教訓,并在后續的工作中加以改進。
在商海中,企業家如同勇敢的舵手,駕馭著企業之舟在洶涌的波濤中不斷前行。低谷時,堅韌不拔的企業家精神就是黑暗中的燈塔,引領企業砥礪前行、迎來新生。企業家,請不要放棄,堅持、再堅持。挺過低谷,就能迎來新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